门里门外“艳照门”

时间:2022-10-09 12:54:40

前段时间,在电视里看到张柏芝为某产品做的广告,感觉甚是惊艳。广告很素雅,张柏芝一袭黑衣,妆容高傲而冷俊,语言冷静而自信,虽然普通话不甚地道,但信息却传达得十分明确到位。而她本人透过此广告传达出的弦外之音更是有绕梁三日之效:艳照门并未摧毁一个女人,反而使其更加坚强。

名人门前事非多,而牵涉到床帏之事的是非,更是一向让传媒尤其是网媒兴奋。“艳照门”一出,这些牵涉到一个男人和无数个女人的春宫图片,便为2008年白雪皑皑的春节抹上了一片裸的桃红色。门里,是颇失颜面的男男女女,门外,是心态复杂的看客笑客。热闹归热闹,淡定归淡定,虽然不再一惊一乍,但“艳照门”这扇脆弱的门的訇然打开,里里外外有些事还是要费些思量。

物伤其类

这事好像不关我们的事儿,但实际上却很关我们的事儿。

在大家热热闹闹看“戏”的时候,不要忘了一件事,下一个有意无意被卷进这趟浑水的“画中人”,可能就是自己。卞之琳的名诗犹在耳侧:“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如此玄机重重的诗情画意,竟然也暗合了网络传播中的诸种危机: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看别人者,自己也可能被看。别以为出事的只会是名人。名人曾经是平凡人,而平凡人也可能是日后的名人。

风水轮流转,有些事儿真说不准。一旦某人成为可以攫取注意力的资源,他的前世今生都可能被挖出来,就差派个小鬼到阴曹地府把上辈子那些事儿也挖出来了。有些明星眼下红了,就有人把他们N年前拍摄的某种不太光鲜的影像拿出来。有些事,大家都说不准,所以,如果不是准备走豪放派或者可以轻松地置身世外、不管世人飞短流长,还是爱惜点羽毛,小心为妙。我辈俗人,求生于世人,总是安稳些才能惬意些。

郭德纲在相声里反复强调:人啊,千万别跟人性斗。人天生就爱看人热闹,雪碧还就人的这一本性创作过一则妙趣横生的“别怕出窘”的电视广告。网络技术是平等的,可是网络也自有其运行规则,一旦成了目标,那些黑客白客对我们下起手来可能同样丝毫不留情。而且,不要忘了,这世上还有一大批人是唯恐天下不乱的。他们以此为乐,甚至是靠这个来吃饭的。

遇到这种事,大家不妨厚道点。照片看都看了,说话时口下可以多积点德。凡事但能推己于人,事情就会通达很多。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笑人时骂人时先想想这种事若是摊到自己身上自己会做何感想,多一些“物伤其类” 的本能的慈悲,整个事情便会多透出一些人味儿出来。

关门锁户

读大学时,有一次在五六千人的操场上与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在主席台上叫板,他让我教他一句河南话,我告诉他一句我高中英语老师常念叨的话:“谁怕谁啊,关上门,咱怕谁啊;出了门,谁怕咱啊!”此语既出,全场掌声雷动,笔者自觉从未如此拉风过。之所以拽得起来,因为这句话本身的魅力。门里门外,根本就是两重天啊!就是这扇门,这扇门是内外有别的关键,也是个人尊严的保留地。在王小波看来,尊严与每个人都必须拥有的独立的生存空间有关。一个人的一亩三分地,是一个人的生命空间,也是他的尊严底线。

房门之内,一个人想做什么便做什么,只要不危害社会,不破坏公用设他的前世今生都可能被挖出来,就差派个小鬼到阴曹地府把上辈子那些事儿也挖出来了。有些明星眼下红了,就有人把他们N年前拍摄的某种不太光鲜的影像拿出来。有些事,大家都说不准,所以,如果不是准备走豪放派或者可以轻类” 的本能的慈悲,整个事情便会施,不他人意愿……那总是他的自由。自拍照片,自我欣赏,自我纪念,自我娱乐,关别人什么事?在我们关于“自由”的定义里,总该有点关起自家门能想点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权利吧。人家拍的照片再露骨,总是人家自己的事,倒是那些没经邀请就乱看的人,总有点“偷窥狂”的感觉。只是有时候人多势众,就底气多了一些。其实大家都知道,在没经人家允许的情况下,而且又是对方不想让人看到的情况下,看人家照是不对的。“群体动力”是个很有趣的东西,相关学者早就指出过,在群体中个人会更少地进行自我约束,更不理智,也更容易有偏激的做法。在“艳照门”事件中,就是大家一哄而上去看其实不应该看的他人的私生活照片。

前几年,有对夫妇在自家房间里看被派出所抓了引起轩然大波,从当时的争论来看,很多人都已经开始从个人权利角度思考问题了。两年前,有个青岛的网名叫“银瓶梅”的朋友元旦时打电话给当地派出所,说自己在家看,让警察来抓人。结果在家白等了一天。这个朋友的用意也是蛮“歹毒”的。来抓,我就拿个人权利来说事儿;不抓,也可以拿渎职来说事儿。警察最终是没来主动钻这个套子,但我其实挺想知道他们在接到这样的电话之后做何感想。相关法律条文的暧昧不明,解释权的一方独占,使得我们生活里充满了许多似是而非的事情。但是,无论如何,大家的个人空间和隐私意识是越来越强烈了,民情在变,而法律的脚步跟随得却并不那么紧。

与网络传播有关的明确立法还在众人的翘首企盼中迟迟未来。但即使相关法律出台了,我们也不能只等着法律来保护自己。法律发生作用是在事件发生之后,而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其实更为关键。

闺房之事尽露于人前,感觉就像当街被扒光了衣服示众展览,我们都不希望那样。但是,谁又能剥夺我们在屋子里光着身子睡觉的权利呢?有人说永远不要拍照或敏感照片就行了,但问题在于,肉体的皮囊虽然最终难逃毁灭,但它美丽地绽放时,我们仍然希望留下青春的影像。前些年,有些地方兴起了激情照片拍摄热潮,摄影师受邀在隐密的角度为爱人拍摄云雨照片。有人斥之为堕落,而我则更容易想象这对夫妻暮年之时回看当年交欢照片时的那种甜蜜与羞涩。这些滚动着青春汗液的照片,是他们人生的线索,也是记忆的凭证。不想拍的人可以不拍,但想拍的人,总也不能连这点自由都没有吧。社会要尊重每一个人,尤其尊重个体在私有空间里的所思、所行。

理论上,这是说得通的。但现实上,我们能否真正安全,却取决于很多因素。这时候,人人心上要装两把锁。一把防有形之人,一把防无形之骇客。

人之恐惧,不只是“隔墙有耳”的警惕,更要小心“祸起萧墙”的阴森。戴安娜,璩美凤,这些人都曾或早或晚被自以为是“自己人”的人出于各种动机出卖过。尤其是璩美凤,被一个自认为是“闺秘”的女人出卖,心痛犹甚。人生在世,有一门必修课,那就是不要对牛弹琴,而要“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予谈”。话要择人而说,分享秘密就像武功一样,也要讲究境界的级别。在因人而语之外,还有件事切莫忘了――这可是一个恒久变化的世界,“莫待是非来入耳,从前恩爱反成

仇”,当某些外在条件变化时,曾经的“莫逆”也可能变成“叛逆”,此时,汝当若何?当然,我们不能因为世事的流转而从此封口封心,但当你把秘密之琼汁分与朋友时,也要做好琼汁在或远或近的将来变身毒液的准备。也正因此,我很欣赏梁朝伟在《花样年华》中处理秘密的方式,将心事说与大树听,将它永远隐埋在回忆森林……这种方式的确是干净利落,但针对有形之物时就难办一些,所以,如果有那些不便与外人所知的物件,大家只能小心当头,诸事谨慎了。不把电脑交由外人修理,不将秘密的藏身之处告与他人……

与前者的人人可以防控相比,电脑骇客则更骇人一些。除非我们一辈子不上网,否则对方总有下手的机会。网络到底有多危险?许多人有概念,但领悟的度还不够深。孟子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但问题在于,危墙有些时候赫然在目,有些时候则是难以捉摸。如何预测出危墙之所在,也是一件高明的功夫。在网络时代,一根细细的网线就是无数个特洛伊木马的通道,但这条网线到底会为我们造成什么样的损害,却是许多人想象不到,甚至从未认真考虑过的。所谓“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一旦被瞄上了,苦不堪言将成为生活底色。不过,中国那么多人,绝大多数都是平头百姓,江湖布衣,即使愿意展览私密也未必有人愿意看,所以,大多数百姓日子总是可以相对安然一些。但是,怕就怕,一是怕你现在的闺房之事尽露于人前,感觉就像当街被扒光了衣服示众展览,我们都不希望那样。但是,谁又能剥夺我们在屋子里光着身子睡觉的权利呢?有人说永远不要拍照或敏感照片就行了,但问题在于,肉体的皮囊虽然最终难逃毁灭,但它美丽地绽放时,我们仍然希望留下青春的影像。

某些点滴成为日后功成名就时被人渲染的污点,二也怕你哪怕一直过着平民百姓的普通生活,也会因某些不愿被人知道却街闻巷知的鸡毛小事而搞得狼狈不堪。对于这种事,大家能够做到的,也就是有个自保的意识,心里有根弦。总不能因为这种事而惴惴不可终日吧!

心中设防,电脑设防,但也总有防不住的春光。毕竟,再好的防盗门都有被攻陷的时候,总有一些盗贼是防不住的。“念念常如临敌日,心心常似过桥时”,我们将心事付笑谈时,或在电脑上处理、存储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信息时,只能是小心、小心、再小心了。

春光又起,百花又开。江山恰若美人俊士,无数百姓蜂拥而出,上高山,踏绿野,为那心的沉醉。人体本是自然的一部分,却又承载着文化文而化之的诸多律令。一扇仍在风中飘荡的艳照之门,一面拷问人性与法制的玄镜,从此门,人人得窥密雨惊风;由此镜,户户需思人性短长。

上一篇:新创企业的危机管理(下) 下一篇:味道 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