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集货交易市场消防管理的探讨

时间:2022-10-09 12:48:11

关于集货交易市场消防管理的探讨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集货交易市场增多,这也给消防工作带来了新的隐患,本文实际对市场消防通道,三合一商户等消防隐患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集货交易;三合一;建筑审核

中图分类号:TU998.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集货市场的发展已经成了必然趋势,商品交易市场的数量近几年来呈现上升趋势,普通的市场划分成若干摊位,各个摊位内存放货物的数量不多。而集货市场大部分是仓储式集贸市场,即进门是店面,店面后是仓库区,商家的货物全部储存在库区内,储存销售一体,在日常工作中,该如何进行仓储式集货市场的消防管理呢?

我们先来分析集货市场常存在的消防隐患问题。

一、建筑审核方面

1.建筑耐火等级低。有些集货市场建在城乡结合部,主要客户在农村,大部分集货市场采用租赁的方式,管理者定期收取商户租金,产权所有者只注重收益,在安全方面的投入不足,有的借用旧式房屋,大部分是三级建筑,且年久失修。

2.生活区、办公区与仓库区三合一。有些商家直接将办公区放在仓库区内,同时在仓库区内住宿生活,办公仓储混在一起没有任何分隔,由于办公区、生活区可以吸烟、使用电器设备,这就有可能给没有防火分隔好的仓库区带来火苗,并且影响其中的人员疏散。

3.人流、物流流动性大,储存物品品种多样。长期以来,由于疏于监管,导致部分集货交易市场成了销赃黑市,家用电器、木材、小商品、小型锅炉、甚至废旧的油罐各种货物都有,有的同时对货物进行二次加工、翻新,火灾荷载大。人员拥挤,发生火灾后易造成群死群伤,经济损失惨重。这就要求市场留有足够的公共面积,同时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4.电气线路设备敷设不规范。动力线路与照明线路未分开,仓库区内电线路未穿非燃管保护,开关、插座设在仓内等等。

二、消防管理方面

1.市场内有生活居住现象。作为商家的办公场所,商家每天有不少时间停留在市场内,很自然就要求在市场内有临时休息地方甚至是固定居住,吸烟烧水做饭较随意,使用空调、冰箱等电器。有些租户还进行二次装修,大量使用可燃材料,这些行为都有可能给市场造成隐患。

2.消防设施配置不足。市场内未设有室外消防给水系统、室内消火栓,灭火器的配置维护也因责任主体不明容易出现不到位的情况。

3.仓库区货物堆码不规范,商家力求多储存货物,对货物分垛未留有消防通道,或堆放过高,距离灯具以及周边墙柱的安全距离不足。有的商家在办公区甚至公共区域都堆放货物,甚至违规存放危险物品,是典型的只顾经济效益不顾安全。

4.业主与租户的消防安全责任不明确,造成平时没人管,出事后互相推委的情况,一些消防基础工作不能落实到位。

以上问题有些可以依据相关规范予以解决,但有些问题适用的条款较模糊,管理过松易乱出事,这方面有过火的教训;管理过严则市场不能正常开展经营,不利于经济发展。如何把握好一个“度”,使得市场在满足安全条件前提下,健康有序发展,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1.首先要提高集货市场管理者的消防安全意识,使其在初建市场时自觉的遵循有关消防法律法规,市场如内装修应报消防审批,避免给市场留下先天隐患,并在出租签定合同时明确消防安全责任,落实消防责任制,该由业主负责的事务业主应制定制度主动完成,该由租户承担的责任业主也有必要予以督促,不能放任自流,大家联防群治,共同保障市场的安全。

2.考虑到仓储式集贸市场一般都是人流、物流集中的地方,因此集货市场建筑耐火等级不宜低于二级。

3.集货交易市场要按商品的种类和火灾危险性,划分若干区域,区域之间保持相应的安全疏散通道,禁止对集货进行二次加工,尤其是对可燃、易燃的物品进行翻新时很容易引起火灾。

4.能否在集货市场这一类的仓储式集贸市场内生活居住,这是个空白地带。市场内的商家多是外来人员,有些商家出于经商方便或经济原因,在自己租用的市场办公区或仓库区内划出空间生活居住,使用各种电器及明火,安全意识高些的用防火材料分隔,安全意识淡薄的则完全连通。这类情况如何看待?笔者认为,对于仓库区,按《消防法》规定,在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建筑物内,不得设置员工集体宿舍。但是未明确规定不能设置个别值守人员的休息场所,只是要求不能在其中使用大功率电器,移动照明。若值守人员不违反任何仓库内的电器管理及用火要求,应可作为值守在内休息,而且要求门内外都不能用插销;对于办公区,《集贸市场消防安全管理办法》未明文限制不得在内生活居住,所以在内居住需要加强用火用电管理,不得个人拉设临时线路。出于安全考虑,笔者建议市场产权单位应考虑租户需要,在市场内独立于仓库区、办公区设置临时生活居住区;或明确要求租户不得在市场内生活居住,由市场管理者统一安排巡守,保障安全。

集货交易市场,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的一种必然产物,虽然在消防监督管理上存在难度,但受我国目前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和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完全限制这种建筑形式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产权单位应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国家现行消防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文进行建设和管理,消防监督部门对这类建筑也应从严要求。

上一篇:浅析建筑工程中地质勘察问题 下一篇:大连地区野生水生植物种质资源开发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