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秀雁荡山

时间:2022-10-09 12:43:47

我一直以为书画家笔下的奇峰怪石都是经过他们艺术加工了的夸张之作,大自然中哪有这些精灵古怪的峰石呢。到了雁荡山方知自己太孤陋寡闻了,放眼望去,那千姿百态的雁荡山奇峰怪石,让我惊异不已,我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雁荡山位于浙江省乐清市北部,有高速公路可以直达,我从江苏苏州启程到雁荡山需经6个小时的汽车高速行程。好在江浙两省的高速公路上下坡度不大,逢山有隧道,逢水有高桥,可谓“一马平川”,在旅途中无劳顿颠波之苦,加上沿途设施齐全的高速公路服务区,让人宾至如归。

雁荡山是一座适宜于游山观景的山,它看山不爬山,即使要爬一点山,也是一些坡度较缓、高度不高的山。山景迷人的雁荡山用“奇秀”两字来形容,真是恰如其分。它的峰石稀奇古怪,姿态万千,或似旗杆卓立,或似红旗招展,或似双笋破土,或似群佛参禅,或似母抱婴儿,或似少女含羞,或似老僧观钟……还有许多酷似动物的怪石,或熊,或虎,或狐,或兔,不一而足。其中最使我号叹不已的是一座名叫“合掌峰”的峰石,这块峰石是由一块名叫“倚天峰”的峰石和一块名叫“灵峰”的峰石组成,酷似佛教徒双手合十之态。其峰高270多米,矗立在群峰环绕的山谷之中,倍显高大突兀,气象森严。令人称绝的是,合掌峰两峰之间有一高113米,宽14米,深70米的裂罅,经能工巧匠的巧思妙构,在裂罅中建造起一座9层高的寺庙,取名“观音洞”,迄今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了。洞中天王殿、罗汉殿、大雄宝殿等一应俱全,游人进入这些殿堂需自下而上,攀登407级台阶方可到达洞顶的大雄宝殿。洞顶有“洗心泉”、“石釜泉”两眼泉水,常年滴水不息。自洞中向外眺望,蓝天仅显狭长一隙,洞外诸峰似倚天之剑直插云天,蔚为奇观。到了夜晚,合掌峰象一个魔术师似的又呈现出另外一番景致,从不同的角度看合掌峰,变幻出不同的景象,或似雄鹰欲飞,或似情侣双拥,或似少女倚壁远眺,或似哺乳婴儿的母亲那丰满的双乳。上世纪60年代初,著名学者邓柘先生游合掌峰后,欣然题诗赞之:“群峰高耸入长空,山色奇幽月影笼。仰望巨鹰凌碧海,从知雁荡果英雄。”

雁荡山除峰奇石怪外,它的泉水也别具特色,其中以“大龙湫”和“三折瀑”最为著名。大龙湫地处雁荡山连云璋环抱之中,从高197米的峭壁之上,凌空而下一瀑布,其落差之大比有名的黄果树瀑布还有过之而无不及。若在多风多雨时节,山风在大龙湫里回旋而上,常常引得瀑布在半天空中“玉虬鳞甲满天飞”。雨过天晴,又见满谷瀑水如云雾飞扬,中间一道道彩虹随瀑水飞舞,蔚为壮观。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有“龙湫山高势绝天,一线飞瀑走罗锦,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况复百丈又千丈,烟云水雾难分焉。”的诗句来赞美大龙湫瀑布。再说“三折瀑”,其名气不在大龙湫之下,它由上折瀑、中折瀑、下折瀑三瀑组成,尤似体育健儿的“三级跳”那样地精彩动人。“三折瀑”中以中折瀑最为著名,在高达130多米,形若竖井的峭壁之上,有无数珍珠似的瀑水向深潭中倾洒而下,似珠帘,似美人泪,叹为奇观。我国一代文学巨匠郭沫若先生1964年游雁荡山时,特赋诗赞之:“我爱中折瀑,珠帘掩翠楼(瀑后峭壁一名翠楼峰),新松侍千尺,水量当更遒。”一首写雁荡山的小诗都写了中折瀑,足见他对中折瀑的偏爱。

据地质专家们的勘察,中折瀑原是一亿二千万年前白垩纪时代的火山口,后来又经过了冰河期的侵蚀,才形成了今天这种形同竖井的奇观。火与冰本是两种相克不相容的自然物质,却同心合力地创造了中折瀑这个奇观,足以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和神奇。

雁荡山山奇峰怪,历来是书画家们描摹的对象,张大千、于非、谢稚柳、黄君璧、方介堪等一批书画金石名家在雁荡山留下了他们的足迹。1937年,张大千等一行结伴游雁荡山,张大千挥毫作《大龙湫图》,同行的于非、谢稚柳、黄君璧都未带印章,金石名家方介堪即席篆刻“东西南北人”一印盖在画上,成为中国书画金石史上的一段佳话。“东西南北人”分别是江苏谢稚柳,浙江方介堪(东),四川张大千(西),广东黄君璧(南),北京于非(北),虽然“东西南北人”中没有一个是雁荡山人,但却都因缘于雁荡山的奇山秀水而产生了“东西南北人”这件文化胜事。

上一篇:妊娠饮食有宜忌 下一篇:儿童的“左右开弓”及右脑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