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回归自然为重的西湖文化公园规划设计

时间:2022-10-08 11:32:18

以回归自然为重的西湖文化公园规划设计

摘要:以长沙西湖文化公园的规划设计为例,阐述了风景园林建设的价值观,探讨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及具体做法。提出了在“两型社会”下以自然生态为重,将人为的干扰降至最低,反对过度人工化园林景观,倡导“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两型”园林景观。

关键词:自然;生态;规划设计;因地制宜;两型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但随之带来的是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激化。在现阶段的中国,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日益面临挑战,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已成为必然选择[1]。针对这一严峻形势,我国政府提出了“两型社会”的构想,在湖南成立了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积极倡导“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两型”社会建设。在这一大环境下,作为城市的绿肺――城市公园,承担的不仅是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更重要的是发挥其生态效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以“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为前提的“两型”园林是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是人性回归自然需求的重要决策。

2项目概况

2.1规划背景

西湖文化公园位于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北部,是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位于长沙“两型社会”先导区范围内。规划用地东至滨湖路,南至枫林路,西北以龙王港为县(图1、图2)。公园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65.1hm2,净用地约面积158.4hm2。现状水域面积约116.3hm2(其中龙王港水域8.7hm2)。公园在长沙“两型社会”先导区、风景名胜区双重大背景下,规划将其定位于一个开放型的城市公园,一方面融入岳麓山游憩系统,使之成为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能适应当下时代城市市居民生活,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游乐的公共空间。

2.2现状分析

规划用地内现状场地四周高,中间低,成盆地状。南、西、北场地标高高出湖面8~11m,东部场地与湖面高差3~11m不等,见图3。

规划区内的现状用地为西湖渔场,是湘江水系在长沙城内面积较大的湖泊之一,与岳麓山形成山水相映的空间格局(图4)。但由于周边内的水质严重受周围环境污染,导致湖面垃圾遍布、恶臭难闻。整治景区环境,恢复生态自然面貌,使之真正发挥其最大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周边城市道路均高于景区用地,整治规划需要衔接好景区与城市的交通。由于该景区的整体景观风貌较差、地形特殊、可利用的自然景观单元少,对于重塑与岳麓山系于一体的山水场景,回归生态自然风貌,建设成“两型”城市公园有一定难度。规划设计从现状分析入手,尊重场地特性,因地制宜地把园林构成五大要素轻轻置入该场地,使之符合长沙“两型社会”先导区内示范性城市公园。

3以回归自然为重的规划设计对策

对于城市公园来说,使用的主体是人,自然要以人为本,然而人是自然的中一员,自然却不属于人,所以人们常用“天人合一”来表达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人性需要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则是天人合一的境地,也是风景园林设计追求的最高境地。笔者认为“天人合一”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对人,以人为本;二是对场地,因地制宜。因此以回归自然为重的设计的前提是“以人为本、因地制宜”。

设计者一般用“以人为本”的原则来体现人文关怀;用“因地制宜”来描述对目标环境的认知和利用的智慧。笔者认为“以人为本”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从宏观层面考虑的。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的种群,与其他生物一样,生存离不开与生物一起协同演化的自然环境,也就是说,人类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生命支持系统而生存。所以我们在做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时,以回归自然为重,还自然一片净地,对自然破坏降至最低,是“以人为本”的前提。另一方面,从微观层面考虑的。即是我们常常见到的以考虑人的尺度而设计的各种小空间、小品等。“因地制宜”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设计者用来描述对目标环境的认知和利用的智慧。其包含了两个基本面:一方面指的是场所利用的最大化,即尽可能利用场所中的既有资源,发挥场所的最大效益;另一方面是对于场所扰动的最小化,是指在景观营造过程中完成设计目标的同时最低限度地对场所进行干预,反对过度化设计与营造。因此,“因地制宜”的设计可以实现对场所的集约化利用,体现了可持续的节约型风景园林设计理念[2]。

3.1以回归自然为重的总体布局

规划通过对景区资源及其自然地形环境的分析,提出三维立体空间设计,即立体空间的思路出发,充分利用地形地势优势,达到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形成立体的“两轴三区”空间结构(图5)。

两轴分别指城市中轴和水轴。城市中轴是指从市政府延伸至岳麓山的一条山水景观主轴,该轴从本景区通过,成为风景名胜区与城市景观相互渗透的景观通廊。水轴是一条虚轴,意指景区内贯穿东西的水面与龙王港、湘江融为一体,强调水空间的纵深感。三区分别为南岸滨水区、北岸滨水区、水域体验区。南岸以连续自然景观为特色的滨水生态休闲区,作为岳麓山山脉的延伸;北岸以营造观赏山水相映场所的人文景观滨水区;水域体验区是多种水域休闲的聚合地。

3.2以回归自然为重的设计举措

“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是“两型”社会倡导的建设主题,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重视的实质举措。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肺腑,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主要元素,更应注重自然环境,应对城市的发展,生态环境恶化,跟上时代的步伐,是园林规划设计者要着重考虑的。笔者有幸参与了长沙市西湖文化公园规划设计,该规划设计以“回归自然生态”为重,全力恢复和保护自然环境,以符合大河西先导区“两型”社会建设要求。规划设计通过对长沙市西湖文化公园现状条件分析,综合考虑建筑的节能、游路的交通组织、水资源环境、植物、新能源运用等几个方面,从园林设计构成五大要素着手,探索在“两型”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进行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更优方法。

3.2.1还原自然空间的三维地形设计

自然的才是美的,一处原始自然景观被人利用之前都能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心里深层次的愉悦。因此尊重原有地貌,尽量做到不破坏原生态环境,不仅是园林规划设计者所追求的,也是人性回归自然的需求。景区地形成盆地状,与四周有近10m的高差。尊重自然场地特性,利用地形自身的特性,相地布置,改造地形,恢复自然生态,成为地形设计的重点。

陆地地形设计与场地利用相结合。“以自然为重”的地形设计应采用三维立体空间设计法,即充分利用现有地形条件从地面、地下、土方三方面考虑,设计成立体的活动空间。

2014年7月绿色科技第7期(1)地面自然放坡。利用景区现有地形特点,地面整体成盆地状,从四周向水体逐级叠落或自然放坡,在局部平缓地设计微地形,以丰富场地空间变化。

(2)人为干扰活动空间转入地下。首先是建筑隐藏,景区的建筑是人流活动的主要场所,是人为干扰最突出的场地。结合场地特殊地形,将这些场所藏于绿色台地或活动广场之下。建筑一面朝湖水,一面与周边场地相接,一方面使建筑空间和水体之间紧密联系,另一方面把建筑屋顶利用起来作为公园绿地活动空间,不但节约了土地资源增加了公园绿地面积,而且具有节能减排、释氧固碳的功能,发挥了更大的生态效益,符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

其次对环境有污染的交通场地隐藏,结合场地特殊地形地势和人流活动的主要场所设计组织对外交通,并处理好与周边道路的竖向关系,使内部环道与车库及周边道路能够顺畅的衔接。机动车环道、地下车库等设施采取半地下或局部覆盖的方式的布置(图6、图7场地剖面图)。

(3)现场土方平衡,降低城市环境干扰。地形营造必先通过土方工程对原地形进行改造,才能满足场地功能的需求。因现状用地主要是水域,而建设公园需要大量的硬质活动场地,填方是必然的。为了减少土方,实现土方平衡,顺应“两型”建设要求。一方面对现场土资源内部调配,另一方面将创意文化街建筑群、地下车库、地铁2号线、地下环道、地下商业建筑、地下雨水净化中心这些设施设计于地下或半下地下,以减少填方。

3.2.2回归自然的水环境设计

水是自然生态的第一要素,水环境污染给自然生态带来灾难甚至毁灭,因此水环境的治理和生态恢复,是公园景观环境回归自然生态环境的关键。景区水面积占公园面积的绝大部分,建立生态保环的水环境系统是符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

水质净化系统规划采用科学技术手段和自然生态净水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分为人工净化工程、自然净化工程两部分内容。

(1)人工净化工程。设计水处理净化中心将西湖内的水体提升进入水处理中心,通过沉淀、过滤、消毒等工艺处理达到地表水Ⅳ类水质标准后再回注湖内。

(2)自然净化工程。一方面采用植物净水,即设计集中人工湿地雨水净化区和环湖设计生态驳岸净化带,种植具有净化功能的水生植物,如菹草、大水芹、水筛、水盾草等,以植物净化湖水。另一方面通过设置滚水坝及景观喷泉的富氧推流设施,产生的曝气效果,达到改善湖体水质的效果。

3.2.3还原自然形态的植物种植规划

保护和治理景区环境,回归自然生态原貌,植物配置主张向大自然学习。即利用植物生态学的原理,揭示植物和环境之间正常的或失常的关系,掌握自然规律,以便人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治理和保护环境。使人们在进行生产活动时达到最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3]。

规划在保护与利用基地原有植物群落的基础上,有机复制现有生境。植物空间营造满足景区内各节点功能景观要求,植物选择遵循适地适树原则,注重植物天际线与周边城市轮廓线的协调,植物配置与岳麓区风景名胜区风格相统一,在南侧以色叶木为主,从岳麓山顶俯瞰层林尽染的景象,发挥植物的最大生态效益及景观效益。

3.2.4恢复生态,营造绿色建筑

多一片绿地,多一些绿氧,多净化一片空气。景区内建筑提倡绿色建筑,一方面结合现状盆地式地形特色设计覆土建筑,尽可能把建筑融入到景区的环境中;另一方面运用绿色生态技术,建设成节能、减排型建筑。

(1)生态建筑利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等,根据自然生态环境,合理组织建筑与周围的关系,使建筑隐藏于环境之中,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结合体,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生活、休闲舒适环境的需求,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使之符合“两型社会”先导区的建设要求的生态建筑。主要措施有:设计立体绿化和绿化隔音带。立体绿化即是在建筑外侧做垂直绿化、在屋顶做屋顶绿化;绿化隔音带即在建筑内设计天井庭院、周围设计绿化带以达到隔音、调节小气候的目的。

(2)绿色生态技术主要通过现代节能技术,如结构保温材料太阳能光热、绿色照明等技术等,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3.2.5回归自然生态的绿色交通规划

人类到某场所活动,必需经过道路联系,有路必将会对生态环境干扰,以自然为重,最大限度的减少碳排放,做到节能、环保,倡导低碳生活。景区的采用立体开发模式,立体交通系统与之相应。一方面减少土方量,节约了土地资源,另一方面减少碳排放量,建立了绿色交通系统。规划在不影响景区地面功能的前提下,结合地形地势形成人上车下的立体交通格局。交通组织分为地面交通组织、地下交通组织、上下转换节点组织、无障碍设计四大部分(图8)。

(1)地面交通组织。地面交通即园区的游览系统。景区以步行交通方式为主,其它均以采用低能耗、零排放的绿色交通系统。在园区内设置电瓶车场、自行车出租点各一处(图8)。

(2)地下交通组织。地下交通主要指公园与城市的外部联系的交通,包括机动车交通系统、静态停车场。地下交通系统设计与建设以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填湖土方量,让出更多的绿化空间,方便使用为原则。利用地形高差及景点功能设计成半地下或半开敞机动车道和半地下停车场。使机动车交通系统隐藏于绿化之下,达到回归自然,还原自然,置人为干扰降至最低的目的(图9)。

(1)地面交通组织。地面交通即园区的游览系统。景区以步行交通方式为主,其它均以采用低能耗、零排放的绿色交通系统。在园区内设置电瓶车场、自行车出租点各一处(图8)。

(2)地下交通组织。地下交通主要指公园与城市的外部联系的交通,包括机动车交通系统、静态停车场。地下交通系统设计与建设以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填湖土方量,让出更多的绿化空间,方便使用为原则。利用地形高差及景点功能设计成半地下或半开敞机动车道和半地下停车场。使机动车交通系统隐藏于绿化之下,达到回归自然,还原自然,置人为干扰降至最低的目的(图9)。

3)上下转换节点。即景区地下交通与地下交通的

转换点。通过在主要节点设计下沉广场和转换节点设置楼梯、电梯、自动扶梯等进行交通转换以实现立体交通系统的无缝对接。

(4)无障碍设计。景区作为公共活动场所,无障碍设计非常必要。规划在景区四个主要人行出入口及主游路中满足无障碍设计的要求,并通一定的无障碍工程措施,确保景区主要活动场所的可达性。

3.2.6环保型园林小品

园林小品是园林构成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丰富园林景观表现力,甚至在有些景点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但园林小品使用越多人工化味道越浓,因此园林小品设计一方面与自然环境相宜,并采用多环保型材料;另一方面园林小品数量以少而精为原则。

4结语

“两型社会”建设倡导“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表明政府对环境越来越重视,人们对环境品质需求的呼声越来越高。作为城市绿肺――城市公园,应把自然生态放在首位,人的游憩娱乐次之,反对过度人工化园林景观。园林景观从园林构成五大要素入手,在每个设计环节均以人的生态环境为重,“以人为本,应地制宜”,利用生态学原理及绿色生态技术,营造低成本、高生态效益的“两型”园林景观。

自然的才是最美的,倡导以自然生态为重,将人的干扰降至最低,建设“两型”园林景观,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使公园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是建设可持续园林景观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佚名.低碳经济――中国的必然选择[J].涟钢科技与管理,2010(5).

[2] 成玉宁.基于耦合法的风景园林减量设计策略 [J].中国园林,2013(8):10.

[3] 于晓森.浅谈植物生态学原理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河北林业科技,2007(3).1.2.

上一篇:太谷县绿荫西湖规划设计方法及应用 下一篇:浅析林业育种和生物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