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分支 乐声各异

时间:2022-10-08 11:16:17

少数民族音乐之旅

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人口最多、分布较广、支系庞杂的少数民族,以大分散、小聚居的形式分布在川、滇、黔、桂西北等地,并以云南境内的人口最多。在民间流传的传说中,彝族始祖仲牟由生有六子即彝族“六祖”,后来六祖分支继续南迁,形成今天散布在西南各地的彝族。由于分布广、分支多、历史久、来源广等特点,各地彝族的语言、服饰、生活习俗乃至音乐等有很大差异,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

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彝族音乐具有东亚乐系的诸多特征,主要涉及民间音乐一类。民间信仰如祭祀、占卜或驱鬼仪式中“毕摩”或“苏尼”(巫师)使用的音乐,也可以归于民间音乐的范畴。在所有类别中,民歌是彝族人民表达感情、传承传播民族历史文化和自我娱乐的一种重要形式。若以体裁、功能等特点划分,则大致可分山歌、情歌、叙事歌、风俗歌、儿歌,以及求神祈福或驱鬼除魔等民间信仰活动且吟且唱的祭祀歌,等等。

彝族的民歌音乐存在三个色彩区:四川凉山和云南宁蒗的大小凉山,云南的中、南、北部,贵州六盘山和毕节地区。凉山彝族的山歌称“丫”或“丫合”,独用假声或小嗓的高腔唱法,调式常有交替或游移现象。由于当地生产力低下、群众的生活非常困苦,倾诉悲惨生活、渴望自由的“撒朱合”(诉苦歌)山歌非常多。此外,凉山彝族的叙事歌、婚嫁仪式过程中的“媳谐尼几”(婚嫁歌),以及由“阿冉妞”作为特有歌头词句贯穿的“古朱合”(情歌)等歌种,也很有代表性。其中,意为“妈妈的女儿”的《阿莫里惹》,叙述历史的创世史诗《勒俄特依》等长篇叙事歌,也都是彝族民间文学中的杰作。

云南彝族的支系十分复杂,音乐也各有特色。流传在红河地区的“四大腔”(海菜腔、山药腔、五山腔和四腔)是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一种大型多段套曲,多为男女在“吃火草烟”这类交际习俗活动中演唱。它的歌词用汉语,篇幅长大、结构复杂、演唱形式多样,在我国民歌中亦非常罕见。其中,历史渊源流长、旋律优美动听、演唱别具一格的海菜腔在海内外享有盛誉,于2006年被列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至于贵州的彝族民歌形式多样且带有地域特色,民间常按大、小的分类观念划分为山上唱的和家里唱的两类,前者主要包括歌会、歌节上按一定程式对唱或独唱的“曲谷”和用汉语唱彝歌的“霎叉”,后者包括婚礼各环节伴娘考问接亲人的“骂挪”、“搓果朴”、“鲁果朴”,宾主互祝的“鲁外”,新娘出嫁前的“曲介”等婚礼歌,以及统称“y合”的丧事歌、叙唱民间故事和历史神话传说的“走谷”等等。

民间流传的乐器种类繁多,较有代表性的有吹奏类的巴乌、埙、葫芦笙、马布、竹笛等,拉弦乐器的彝族四胡和胡惹,弹奏类的大、小三弦、月琴、口弦,等等。竹笛主要流行于云南境内,彝语称“直拉万亚莫”、“直拉成额蒿扎”、“直拉万莫念”,形制大、中、小不等,常用来表达爱情,是小伙子们最喜爱的乐器。马布主要流行在四川大凉山一带,它的管尾常套一牛角制的喇叭筒,音色明亮、音量较大,既可用以吹奏欢快的独奏曲,也可用于合奏。月琴和口弦十分普遍,几乎所有妇女襟前都挂着一付口弦,而月琴则多为中青年男子喜爱,用以表达爱情、传递信息。彝族的民间器乐合奏多用于婚丧嫁娶等民俗场合,或为歌舞等伴奏;器乐曲以独奏曲为主,著名的有口弦调《麻歌调》、月琴曲《雷波调》、短笛曲《放牛调》等。

彝族人民个个能歌善舞,有载歌载舞的歌舞和以乐器伴奏的乐舞两类。前者最著名的如“打歌”、“跌脚”等,节奏鲜明、音调明快;后者因伴奏乐器的不同而各具特色,较具代表性的有“跳乐”、“烟盒舞”等。1950年代以来,彝族地区又出现由叙事歌发展而来的说唱“甲苏”和“四弦弹唱”,以及音乐源于民歌、歌舞曲和器乐曲的彝剧。这些新的艺术样式大大丰富了彝族人们的音乐生活,并使彝族的传统音乐焕发新的光彩。■

上一篇:18位大师带来世界潮流爵士气息 下一篇:大师们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