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浅析

时间:2022-10-08 11:06:07

探究式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浅析

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为我们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探究式学习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即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为基本,着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具体的授课环节,我们不仅仅要对所有的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梳理,知道事件本身的情况,而且还要善于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进行发散思维,进行深入思考,得出结论,进而对我们的现实实践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例如,在讲授有关“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历史事件时,关于事件本身的起因经过与结果让学生自己去读教材,谈话题,看影像资料就可以达到教学效果,而我们教师就要针对课后题比较单一的现状,给学生提出几条较为深刻的问题。譬如,是哪些因素促成了中共中央必须进行长征,从长征事件中你认为当前的党建工作应从中吸取哪些教训,新时代的“重走长征路”活动你觉得有必要吗,是不是仅仅是在进行炒作,或者作秀,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提出,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历史素养与整体素质。

二、加强预习指导,培养探究的意识

当前在许多初中学校,历史学科的专职教师都由一些退居二线的老龄教师担任,或者由一些中层领导兼职,这种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对于历史的淡漠态度,其实这种认识是极不正确的。我们历史学科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从历史事件中对照古今,给当前的社会建设以一个历史的借鉴,从这个角度来说,把历史学科看成一个可有可无的学科就不但是学生的悲哀,而且是整个中国教育的悲哀。我们一定要摒弃当前教师认为的历史学科就是所谓的教师在教材上勾勾画画,学生在底下背背写写的学科。在指导学生预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抛给学生一些有深度的问题,让他们在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探究意识。譬如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事件中,我们就可以对学生说,当前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开辟丝绸之路的,丝绸之路的开辟对于当时的社会发展有着怎样的积极意义,现在的丝绸之路对于当今的社会发展有着怎样的存在意义等等。再如中国历史第一册当中有个材料“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不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为此我在给学生讲解后,要学生思考:这句话对今天对我们生活有没有指导意义,然后要学生搜集有关林木资源对我们今天人类来说的重要意义,对学生进行环保渗透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的意识。

三、以多媒体创设历史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现在看来它们从时间和空间上都很陌生,这给学生带来了学习上的难度。但是,教师可以精心选用情景资料,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再现”历史场景,缩短和缩小学生感知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感其情,以此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如讲“三国鼎立”这一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三国中不同类型的历史人物分门别类,并将诸葛亮、曹操、刘备、张飞、吕布、司马懿等人物一一展现在屏幕上,同时在下方打上字幕并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学生边看边听边随声附和,如痴如醉。之后,再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三国历史故事的视频,诸如《三顾茅庐》《挥泪斩马谡》等等,让学生在影像资料的欣赏中学习历史知识,自然进入探究角色,教学效果很好。

四、注重历史知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发展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应用。在当前的社会形势极其复杂,多元化的价值观良莠并存的情况下,我们如何积极针对当前西方思潮的影响,摒弃其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想,而充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优良思想,这就要让学生结合历史事件分析当前社会现象的利弊,并从历史不断的发展历程中思考得出相关的社会策略与措施,让培养学生自身的发展与历史知识应用相结合,成为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如在讲授汉朝的休养生息政策时,教师可联系实际,要求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体会。学生很自然想到和理解现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减轻农民过重负担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五、组织活动课,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会探究

面对新课改的激烈冲击,我们知道只有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教学活动中自我探究,合作进取,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与整体素质,在初中阶段历史教学的具体课堂上,我们要积极组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如辩论会、演讲赛、征文比赛、历史剧等,让学生在创作、表演的过程中一步步体会历史教学的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六、联系生活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学习历史就是要照耀今天,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就历史事件积极联系现实,在对比中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譬如让学生考虑当前的考试制度与传统的科举制度有什么区别,应当怎样看待传统的科举制度,在他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我接着说:“我们今天的考试制度是在最早的考试制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在,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我国最早的考试制度――科举制度这一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讲完以后,我再让学生从古代考试制度、考试内容、人才培养要求甚至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等诸多方面去探究,从而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上一篇:浅析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 下一篇:浅谈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