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塞外绿城

时间:2022-10-08 09:06:04

包头城市森林体系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城区绿美相融、城郊森林环绕、城外绿色田园,植物多样、景观优美”。作为我国老牌重工业基地和塞外城市,包头城市森林建设成就显著,绿色,为这个城市增添着迷人的风采。

包头市地处内蒙古中西部,是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能源、重工业基地,同时也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干旱多风,阴山山脉横亘市境中部,使地区差异大,年降水量在175-340毫米之间,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使得包头市生态环境先天脆弱。在一般人眼里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建设森林城市,根本是不可能的,但是如今在包头这座西北边陲城市这已成为了现实。到2006年底,全市森林面积达到400.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6.1%(不含草原牧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3%,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4.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7平方米,已经形成了以乔木为主,灌木为辅,花草为茵的森林生态景观。

2004年以来,包头市明确提出了“争创‘国家森林城市’,促进城乡造林绿化一体化,打造城市新形象”的建设目标,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确立为包头市“十一五”奋斗目标之一。明确规定每年安排不低于财政支出1%的资金,用于支持解决突出的生态环境和造林绿化问题。目前已累计投入12亿元资金用于建设森林城市。

包头市坚持提高城市发展品位、树立城市生态形象。逐步确立了“既要工业立城,又要环境兴城;既要加快发展,又要持续发展;既要奔小康,又要保健康”的城市森林建设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不断完善了城市森林发展规划,并按照“以城先行、城乡统筹”建设思路,大力实施了以市区为中心向外辐射、以绿色通道为纽带、以城区森林生态圈、近郊森林生态圈和远郊森林生态圈为格局的“三圈一带”城市森林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建设城区森林生态圈,主要通过“拆墙透绿、添景增绿、见缝插绿、建路配绿、留地造绿”等手段,最大限度“还绿于民”,使城区森林建设从小到大,形成规模。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大型公园、广场绿地52个,街头游园、景点120多,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5.2%,达标率达 82.4%,园林式居住区占全市住宅比例62%。城区森林生态圈可概括为“二轴、三横、五片”。“二轴”是指南北贯穿的阿尔丁大街道路绿地和东西成线顺序相连的钢铁大街、建设路、巴彦塔拉大街道路绿地,它们是横贯全市四个主要城区的南北、东西两条绿轴。“三横”是指城区北缘的莫尼路林带、厂前路林带;城市中心的团结林带、青年林带(迎宾公园)和建设路林带;城区南侧黄河路林带,形成贯穿全市东西的三条绿色走廊。“五片”是百公顷以上的昆都仑水库、植物园、劳动公园、赛汗塔拉生态园和南海湿地公园,分别分布于四个城区之间。其中,赛汗塔拉生态园占地11550亩,是我国城市中最大的保存完好的天然草原;南海湿地保护区占地面积23535亩,不仅能有效调节城市小气候,也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良好去处。

建设城郊和远郊森林生态圈,坚持城乡统筹发展,重点建设“一网、一山、两带”(即农田防护林网、大青山天然林、沿黄河护岸防护林和沿大青山山前防护林带),确保了城市森林建设协调发展。自2000年以来,依托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风沙源治理和“三北”防护林四期四大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包头城乡造林绿化步伐大大加快,2003-200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年递增了一个百分点。在城市北郊,建成长36公里、宽100米的北郊防护林带;沿110国道、京藏过境高速营建了以果树经济林为主的道路防护林带;沿黄河营建了黄河防护林;结合“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大力营建农田防护林;结合天然林保护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有效保护了大青山300多万亩的天然森林。建成了4个自治区级(九峰山、巴音杭盖、梅力更、南海子)和2个(春坤山、红花敖包)县级自然保护区,以及1个国家级(五当召)、2个自治区级(九峰山、马鞍山)自治区级森林公园。

建设森林城市、改善人居环境是包头人民绿色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他们奋斗了多年,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梦想的实现。如今年,放眼包头的大街小巷,满目青翠、林木相依、蓊蓊郁郁,到处洋溢着绿色的气息,一个生态和谐的包头正在重新焕发着青春……

上一篇:何不借鉴新韩模式? 下一篇:我国国家森林城市的由来及历届国家森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