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水清肝饮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08 08:42:15

【摘要】 目的:观察滋水清肝饮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门诊患者依就诊顺序,按1:1:1随机分成三组,中药组20例,予以滋水清肝饮组;西药组20例,予以激素替代治疗;中西药组20例予以滋水清肝饮联合激素替代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60%,西药组总有效率为55%,中西药组总有效率为85%,中药组疗效与西药组疗效相当(P>0.05),中西药组优于西药组(P

【关键词】 滋水清肝饮; 中医疗法; 围绝经期抑郁症

围绝经抑郁症是指初次发病于围绝经期,以焦虑不安、情绪低落、失眠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该病多发生于45~55岁,以情感持续性低落为主,社会功能明显降低,严重者还会有不同程度的轻生念头,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近年来中药治疗因其副作用小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笔者以滋水清肝饮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病例均来自门诊,依门诊顺序,按1∶1∶1随机分组。中药组20例,年龄39~60岁,平均49.1岁,病程6个月~6年,平均3.3年。激素替代组20例,年龄42~59岁,平均48.6岁,病程10个月~7年,平均3.5年。滋水清肝饮联合激素替代组20例,年龄41~58岁,平均48.7岁,病程8个月~5.5年,平均3.2年。三组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沈渔主编《精神病学》更年期抑郁症的诊断标准[1];汉密尔顿抑郁量表采用HAMD17项版本[2],按HAMD的评分分为:轻度抑郁8~19分,中度抑郁20~34分,重度抑郁≥35分。中药组轻度者8例,中度者10例,重度者2例;西药组轻度者7例,中度者8例 ,重度者4例;中西药组轻度者8例,中度者9例 ,重度者3例;三组病情严重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3 治疗方法 中药组:根据滋水清肝饮方制备,方组:生地12 g,山药12 g,柴胡10 g,白芍10 g,当归10 g,知母10 g,山茱萸12 g,牡丹皮10 g,茯苓10 g,酸枣仁15 g,泽泻10 g,山栀子10 g,陈皮12 g。中药药材由本院提供,水煎并浓缩,相当于生药1 kg/L,4 ℃冰箱冷藏。用法用量:每日1剂,分2次温服,共3个月。西药组:服用倍美力0.625 mg/d,服药第16天加服安宫黄体酮10 mg/d,共5 d,用药3个月。中西药组:上述两种药物联合用药。

1.4 疗效判定标准 以HAMD评分减分率作为疗效评价的指标。显效:治疗后评分减分率>70%;有效:治疗后评分减分率40%~70%;无效:治疗后评分减分率

1.5 统计学处理 统计采用SPSS 13.0版,计数资料采用Analysze-Nonparametic Tests进行统计。以P

2 结果

2.1 三组疗效比较 用药3个月后,中药组总有效率为60%,西药组总有效率为55%,中西药组总有效率为85%,中药组疗效与西药组疗效相当(P>0.05),中西药组优于西药组(P

2.2 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用药3个月后,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围绝经抑郁症是指初次发病于围绝经期,以焦虑不安、情绪低落、失眠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多发生于45~55岁,随着社会发展,竞争剧烈,生存压力增加,发病率逐渐增高,达26.34%~41.07%[3-5],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

现代医学认为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神经内分泌失调是该病发生的生理基础和始动因素。目前该病的治疗主要通过激素替代,西药治疗虽然在短期内能改善症状,但其产生的副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事实,患者依从性差。与目前西药治疗比较,中药的治疗有其独特优势而日益受到关注。

祖国医学认为,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生主要与肾脏功能虚衰,累及心、肝、脑有关。妇女进入更年期,肾气渐衰,天葵将竭,冲任之脉虚衰,月经失调而至绝经,生殖能力降低直至消失,将出现一系列抑郁综合征。所以肾精不足、肝气郁结、心神失守、脑神失养是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主要病理机制。滋水清肝饮出自清·高鼓峰《医宗已任篇》。方由丹栀逍遥散和六味地黄丸加减组成。现代研究表明,六味地黄丸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可以调理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6];能显著注降低过氧化脂质含量,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具抗氧化损伤、抗衰老作用[7];丹栀逍遥散则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8]。本例将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分为三组,结果表明中药组与激素组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说明滋水清肝饮可通过补肾疏肝、宁心安神的作用,对本病治疗有较好的疗效,西药联合中药治疗效果更佳,尤其对失眠症状的改善特别明显。

因此,滋水清肝饮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可以作为围绝经期抑郁症治疗的有效方法,尤其适用于有激素治疗禁忌证者。但其疗效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沈渔.精神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70-371.

[2]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刊.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7-131,131-133,220-224,253-256.

[3] 王晓慧,孙家华.现代精神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2-154.

[4]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37.

[5] 王红霞,张会君,吕红梅.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5,20(18):66-67.

[6] 杨兰英.六味地黄丸治疗卵巢早衰的实验研究[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3(1):21.

[7] 强世平,赵华.六味地黄汤对老龄小鼠血清SOD和LPO的影响[J].中医药研究,1998,14(6):42-43.

[8] 徐志伟,吴丽丽,严灿,等.逍遥散和丹栀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学报,2003,31(3):16-17.

(收稿日期:2012-09-24) (本文编辑:车艳)

上一篇:人血白蛋白与苯巴比妥钠佐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8... 下一篇:《爱》:最真实,最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