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的界面规则与治理机制

时间:2022-10-08 07:25:08

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的界面规则与治理机制

摘 要:借鉴工程技术学理论和组织理论,提出界面规则是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的基础,进而讨论了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界面规则的形成和演变的路径依赖特征,构建了一个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网络界面规则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对构成界面规则的要素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大学跨学科合作发展机制的特点,强调跨学科团队协调和跨团队关系治理的重要性要大于跨学科合作的科层体系建构及其制度安排。

关键词:大学跨学科研究;界面规则;关系治理;治理机制

如何在大学内部促进多学科之间开展有效的协同创新,始终是大学发展基础研究和跨学科合作发展管理的重要问题。[1]长期以来在大学内部的学科专业分化与科研独立发展在不同学科和不同团队间形成的不同的兴趣领域、专有知识、学术规范等等,以及大学内部所形成的学科资源配置、学科研究传统和研究评价体系及其所带来的竞争合作关系等,成为大学建构跨学科合作关系的界面因素,制约着大学内部在多学科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跨学科发展网络。因此,在大学内部发展跨学科合作必须充分认识和科学治理在学科之间所形成的科学与社会界面关系,促进学科之间的研究合作的科学与社会关系建构,并通过新的跨学科合作活动使新的学术文化得到不断复制、传播和遗传,使传统的学科内部依赖现象被跨学科路径依赖所影响和占领。

我们认为,大学在建构多学科之间的科学和社会关系过程中,跨学科性的组织学习与组织记忆是最重要的机制之一。这种跨学科性的组织学习机制使不同学科的研究团队之间能够进行知识共享、知识转移、知识整合、知识转化等知识创造活动[2],从而有助于建立起跨学科学习与记忆。可以说,大学跨学科合作是促进特定学科及其团队学习和借鉴其他学科的科学证据、科学问题、理论逻辑体系等方面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从而在科学资源和学术能力上获得新的竞争优势。因此而形成的学科之间的各种科学与社会要素相互适应的界面规则,决定了特定大学建构跨学科合作关系的思维方式和科学风格,以及在新的跨学科方向选择和协同创造方式选择上所具有的学术延续性。

一、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界面规则的形成与演变

一个标准的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是由多个具有独立研究能力的模块化的学科团队所构成的一个多学科合作研究网络。在这样的跨学科合作关系中,跨学科网络成员都是具有自组织特性的能力要素模块化学科团队,不同学科团队在控制信息和资源并帮助其他学科团队方面所具备的能力不同,因而学科团队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和能力存在明显区别。能力要素互补的模块化团队之间相互促进知识分享和协同开展知识创造,可以共同降低科学研究方面的不确定性,并支持跨学科合作创新的实现。[3]这个亚学科形态的系统,实际上是一种大学内部的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

在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网络中,存在着相互作用的网络向心力与网络离心力。一个学科团队是否加入或退出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取决于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网络自身的吸引力的大小和单个学科团队自组织能力的大小。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网络的资源丰度、配置秩序、科学价值与学术氛围都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时,对单个学科团队具有网络向心力作用;单个学科团队自身获取资源的能力以及本学科方向上的研究价值具有更大吸引力时,对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具有离心力作用。而使这两种力在网络中呈现均衡状态的就是跨学科关系的界面规则,主要是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的内部制度建构、知识共享机制和资源配置能力,它们是决定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自身的向心力与单个模块学科团队离心力达到均衡状态的内在基础。只有当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的资源丰度、配置能力和潜在价值被不断建构和挖掘,所形成的吸引力超越离心力时,跨学科合作关系才能被有序建构并持续深化。

借鉴工程技术学理论和组织理论,界面是指组织间结点关系及其协调,核心是促成临近要素之间的相互适应。[4]用界面概念作为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的方法论工具,可以把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的界面规则定义为“处理学科间关系的各节点关系,解决各个学科和团队在科学分工与协作需要之间的矛盾,实现跨学科合作研究整体控制、协作与沟通,提高大学跨学科合作协同创新能力的制度性规则”。界面规则的核心思想是推进集成管理,推动系统各个部分建立必须的相互支持、相互连接,更好地处理要素与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跨学科合作关系界面是通过建立多学科间的接口关系和界面分析,使两个以上学科及其研究团队借助于界面实现相互间知识、信息和资源联系,能够在知识资源与科研资源的共享与协同方面建构起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势,从而使大学自身建构出具有跨学术竞争优势的“协同创造场所”。

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的界面规则一经形成即将产生路径依赖性。跨学科关系成员和整个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所形成的知识共享秩序、资源配置方式等网络行为是相同的或类似的,跨学科间关系通常遵循较为稳定的界面规则来运行,因为这些界面规则代表着学科间关系过去应对环境变化和建立适应行为的基本经验。大学跨学科合作环境一经形成,跨学科合作关系行为就会呈现出惯例化特征,各团队成员和整个跨学科网络只需按照已有相应界面规则的要求做出行为反应,就可节约跨学科合作成本并提高科学研究效能。如果现有跨学科界面规则可以促使多个参与学科获得更高质量的科学研究成果,那么多个学科之间就倾向于保持并复制这种效能。这种界面规则既是保护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成员团队各自核心竞争力的有效制度安排,也是通过学科间信任获得相对优势资源和实现学科研究价值递增的组织制度设计。

大学内部跨学科合作的科研资源基础、专有知识基础、关系网络演化及其制度化等都是跨学科合作关系的重要界面要素。首先,当一个团队面临着资源获取不足与外部竞争环境不确定时,该团队更倾向于与外部竞争环境中重要资源建立联结,以获取资源交换或产生,并决定相互之间的依赖性及其行为关系。[5]一个学科团队可以通过加入跨学科合作研究来取得新的知识资源和研究资助,各个学科团队之间因为资源互补而寻求建立合作关系和新的竞争优势。第二,跨学科合作关系是网络中的研究者、科研活动与研究资源之间的关系建构。多个团队建立组织间关系的原因是跨组织的学习与竞争有助于提升组织竞争优势。[6]学科团队对新的竞争优势的追求和实践会影响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的演化与整体绩效。第三,一般来说,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建构目的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学术产出和学科发展,并通过结构性关系形成具有超组织的竞争优势重组。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可以使各个成员团队共享兼容领域、争取相互利益,并在彼此之间建立起高度合作化的知识共享与创造依赖。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的界面规则是在学科间研究合作关系成员之间、学科与外部前沿知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中逐渐演化形成的,涉及不同学科及团队间的角色定位、知识贡献、资源配置、利益协调、科学发现优先权竞争等多个层面。在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建构初期,各学科团队都遵照传统的学科界面规则行事,并将在跨学科合作中产生冲突,合作各方的冲突管理方式实际上是界面规则产生及其治理的过程。在跨学科合作冲突中,关键是如何控制破坏性冲突并引导建设性冲突[7],并建构起跨学科团队之间的良好合作伙伴关系。只有当一个团队对其他团队的合作表示“满意”时,才能形成面向未来的深化合作的信心来源,团队之间的高度认同会增加双方知识共享的信心和频率。[8] [9]一个团队的合作行为会被跨学科网络所记录,所有团队的合作行为取向与规模水平,都最终决定着大学内部跨学科关系趋向凝聚还是趋向离散,决定着跨学科合作界面规则适应水平的高低和最终的科研绩效。

二、构成大学跨学科合作界面规则的要素

1. 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网络

在大学内部日渐发展壮大的横断学科网络、交叉学科网络、项目研发团队等中间组织形态的科学研究网络的共同追求是:实现不同学科不同团队间的知识共享、资源共享与合作知识创造,以获得“知识共享与协同创新”效益。以这种中间组织为基础的大学内部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正在形成。全世界范围内的一流大学跨学科合作计划都强调,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导致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横断学科的不断涌现,学科间的科学联系越来越明显,传统的学科纵向研究越来越被横向、交叉和边缘领域所影响。[10][11]这就是说,传统的学科研究边界正在被持续突破,新型的跨学科间研究已成为新的科学研究网络的重要内容。

所谓大学内部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是指在大学内部的不同学科间建立具有合作性质的交叉学科、横断学科和边缘学科等多学科合作研究网络,或者是将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引入不同学科研究组织中,以各个学科团队作为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的研究主体,建立起一种学科性与跨学科性相结合的跨学科合作复杂网络机制。例如,在我国H大学的微纳米技术研究网络涉及由材料学科、机电工程学科和物理学科等13个研究团队所构成的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而实际的学科边界正变得日益模糊化、虚拟化。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微纳米研究团队中建立知识关联的基础,是通过包括隐性契约关系在内的各种社会关系契约所建立的松散耦合关系。也可以说,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是合作网络中的各个研究主体全部知识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总和,体现了科学研究合作网络中的各个参与主体的科学利益、社会利益和其他利益。

一般来说,大学内部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的协调原则可以归纳为:(1)引进竞争机制。将跨学科网络中的各个研究团队视为独立发展的自组织,通过资源配置的公平与优化、科学发现收益分配的公平与优化,有弹性地与网络中的各个团队进行公平而快速的知识共享与创造竞争,才能扩大跨学科合作的效率优势。(2)构建一个高效率的资源分配和跨学科合作协同机制,以指导和激励各个独立研究团队的协同创新决策,包括资源配套激励、学术成果激励和评价测量系统。比如对科学家的跨学科聘用有助于其在不同学科开展工作、创造知识并促进学科间建立联系。(3)建立跨学科协同合作的领导机制,加强对各个独立研究团队的联系与协调,并强化跨学科合作的相关性调节。[12]国外知名大学的跨学科合作计划,比如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学跨学科合作计划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集群聘请计划的顺利推行表明,多个学科的关键性成员的积极行动参与,是实施和加强跨学科合作研究的重要基础。

2. 建构跨学科网络的协同创新机制

随着大学内部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的构建与发展,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的协同创新机制既有学科自组织创新的特点,又体现了学科间合作与协同创新的特点。大学内部跨学科协同创新机制必须遵从科学发现优先权与合作贡献者价值认同的思想,即跨学科合作研究成员的任何一次知识贡献与转译,必须按照相应的贡献者获得认同的原则来得到承认,使每一次内部知识网络间研究主体的知识共享与合作创造都能够与外部网络环境下的知识创造收益相符。科学发现优先权原则具体到跨学科知识创造过程,要求在跨学科合作组织的研究团队之间实行独立竞争原则,即每一个研究主体在跨学科合作组织中的知识贡献得到相应承认,并在知识创造过程中以科学优先权的形式予以固定,以鼓励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为促进学科融合做出贡献。

在实践中贯彻协同创新原则,需要理顺不同学科与团队间合作开展知识创造过程中知识转化、转译与创新环节的知识共享与科学优先权分享关系。我们认为,大学内部跨学科网络的知识共享机制的核心是强化学科与学科团队之间的研究合作关系,以推动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从知识转移关系转向合作与协同创造关系。合作研究关系是包含合作关系开创、持续和加强的研究决策过程,并存在于知识创造理论所提出的显性化、内在化、外在化和系统化四个阶段,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跨学科合作研究所需要的关系能力是不同的。在跨学科合作研究中,合作关系可以保持在显性知识交换阶段,也可以维持在局部的隐性知识交换的阶段,而要达到合作与协同创造的高级阶段则需要推进交互性的隐性知识共享并形成系统化研究合作机制。

在跨学科合作研究中,交换战略性知识、共享科学事实新发现等,跨学科“信任”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当不同学科团队构成相互合作的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时,代表着已经建立起某种程度信任机制的协同关系。借鉴“信任”关系研究[13],处于跨学科网络中的不同团队要从信息交换关系发展为更进一步的协同创新关系,必须首先建立起跨学科合作的组织信任机制,即彼此之间愿意承担更多的合作研究与协同创新的协调关系,将有机会作出更多的跨学科合作的战略性决策,甚至可以改变对方的学术兴趣与研究投入。因而只有当双方开始增加对其他研究伙伴的协同行为承诺时,才标志着跨学科合作开始转向关系协同而不仅仅是知识共享。

3. 跨学科信任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可知,信任是组织间关系的重要行为机制。组织间的信任主要是避免参与各方的投机行为,以替代科层管理体系而优化发展机制,进而推动组织形成竞争优势。[14]大学跨学科合作组织发展的难点即在于如何发展出跨学科信任,即如何使主体学科对支撑学科产生信任以及学科团队之间产生信任,包括学术规范信任、隐性知识价值信任、知识贡献信任和科学优先权共享等方面的信任。只有两个以上研究团队对彼此存在跨学科信任,才能推动双方形成跨学科合作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在知识创造过程中降低学科间的破坏性冲突,进而形成快速有效的合作研究响应机制。

从科学发现优先权竞争的视角来看,具有隐性知识优势的研究者在贡献出隐性知识后,合作研究者可以通过隐性知识整合,并通过外在化和系统化阶段的知识转化来建立更具竞争性的知识优势,或者使得另一方有机会在此基础上加快隐性知识转化和显性化而提高竞争力,或者让主导地位的学科团队认为跨学科合作对支撑学科团队更有益而主导学科获益更少时,都会导致所谓的单方依赖问题,进而提高在跨学科合作中的投机风险与非理性决策。如果投机风险无法被有效地降低或控制,将会使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中的知识共享行为减少,将会导致对知识共享契约或网络制度关系的更高要求。按照交易成本理论将信任作为管理机制的观点[15],建立跨学科合作团队间的信任关系可以减轻团队间知识共享中的不确定性以及依赖性所可能产生的投机行为:当合作方是可以信任的时候,有助于降低合作各方的沟通成本,使知识共享可以更容易地进行,而且不需要其他方式来监督对方;团队间信任可以降低协调成本并减少冲突,还可以积极地鼓励双方改进知识共享与创造关系;信任还会改进研究合作和相互适应,提高协同创新的效能,并有计划地维持和加强跨学科合作关系。

我们认为,在大学内部发展跨学科合作必须以学科间信任为基础,学科间信任或团队间信任是建构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的重要正向因素。跨学科信任是多维度的,既包括了对参与团队的学术能力、学术规范和知识共享的信任,也包括了社会交换理论所强调的基于协同创造过程的知识建构的信任、关系式的信任和科学优先权分享的信任等。

4. 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网络的资源厚度

由于跨学科团队本身的学科模块化,大学内部的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的各结点只能将跨学科合作决策方式从集中式关系转向分散式关系,从而形成各网络结点团队形成独立研究的分散性跨学科合作体系。[16]这种研究体系必然要求:(1)在主导学科团队、支撑学科团队、参与学科团队之间进行跨学科的松散耦合;(2)跨学科合作创造系统在团队模块化的基础上实现知识共享与知识创造;(3)非制度化关系成为维系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的重要纽带;(4)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和科研资源等能够在多学科之间自由流动。

一般来说,跨学科关系治理和减少跨学科合作研究的不确定性与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的资源厚度密切相关。跨学科资源厚度表示在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中可提供科研资助数量、科学家群体及水平、专有知识储备数量及水平等。这个资源厚度是受诸如科研资助、潜在价值、科研需求、未来收益、科学家、企业、研究水平以及科研政策等综合因素驱动的。在一定的资源厚度下,加入大学跨学科网络中的模块化团队会发现遵照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的界面规则,提升其科研水平和协同能力是最为可取的决策,而且整个大学内部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的收益也因为界面规则实施而得到增加。跨学科合作界面规则的普遍化和协同创造“场域”的超学科化,极大地增加了网络内提供显隐性知识的数量或资源厚度,最终使跨学科研究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降低。在其他条件都相同时,出于对更高水平的隐性知识的追求,特定团队总是偏好在一定资源厚度的模块化团队中寻找合作者。

从某种意义上说,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是在特定组织形式的学科团队与特定秩序的科研环境影响下形成的。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打破了单一学科团队中的知识资源限制、科学行动惯例和学术方向约束,使跨学科团队形成更加丰富的知识资源基础,更加前沿的学术创新方向,并在理论和方法等方面建立起组织学习优势。因此,在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趋势影响下,在多学科成员之间所建立起来的知识创造和团队整合方面的网络化关系,具有普遍化的“界面规则”特征和超学科化的“资源厚度”特征。跨学科网络是存在于多学科空间和多学科时间态下的。界面规则所强调的是依靠标准化界面的松散耦合而非仪式、制度等文化、惯例约束,协同创新机制强调的是没有制度、信息和环境限制的多学科网络化。更重要的是,跨学科合作关系治理和处理学科间关系的协同创新机制都是建立在竞合关系与界面规则的一致性的基础上的。

三、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的治理机制

对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的界面规则的治理,实际上是在建立和发展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网络的发展机制。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网络的治理是正式或非正式的学科团队及其成员之间通过跨学科合作计划的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嵌入,所构成的以学科间的合作关联为核心的参与各学科团队间的关系安排。在大学跨学科合作的诸多关系及其相互作用过程中,各个单个模块化团队的竞合关系建构是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中的基础,其核心的治理机制与治理目标是建构和发展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网络的界面规则和协同机制,其发展目标是使跨学科合作团队成员共享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资源和网络资本。

1. 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治理的对象是特定学科及其外部的研究合作伙伴关系。建构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网络意味着要在大学内部促进不同学科的知识在不同学科背景的群体中进行流转并促进创造。尤其是在前沿探索中,对新的科学事实的追求和认识通常让研究者涉入到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或横断学科领域,寻求其他学科研究者的知识共享和协同创造是获得科学发现优先权的重要竞争优势。因此,大学内部跨学科合作的各个模块化学科团队必须打破传统的学科研究边界,利用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整合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或横断学科资源,特别是借助其他学科团队的核心能力,采用柔性的知识整合、资源整合和跨团队的流程整合,以形成具有超学科的整体竞争优势。这就对大学跨学科合作治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驱动单个模块化学科团队在获得跨学科合作资源优势的同时,引导其认识并认同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资源和网络资本所带来的协同创新价值。

2. 由于跨学科合作关系强调模块化学科团队从其他团队中获取知识优势并推动协同创新,因此跨学科团队之间的协调和管理比单个学科团队内部的协调和管理更为重要。如何保证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成员之间的有效协同,是建立跨学科合作治理机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学科团队之间的互动和跨学科网络的整合,是跨学科合作关系界面规则的两种核心机制,两者都具有动态性,在不断发展的环境中寻求阶段性均衡。在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网络中的关键性成员间形成中心性网络连接,强调在多个优势学科团队之间、多个学科带头人之间建立跨学科网络,将有助于形成具有连接数量少、凝聚力强的中心网络特征。在这种中心网络带动下,其他支撑性团队或一般型团队将会被逐渐建构进网络连接中,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的界面规则就可以更好地发挥示范性协同机制作用。

3. 大学跨学科合作治理机制是研究合作关系的竞合机制和研究组织的命令机制的协调机制。发展跨学科合作研究机制必然要整合学科团队竞争机制和研究计划的协调机制,在现实研究过程中表现为研究任务式的紧密耦合机制和自由探索式松散耦合机制并存。这种治理机制的特征表现为既鼓励不同学科团队之间的竞争,更注重不同团队之间的跨学科合作,既鼓励单个独立发展的模块化团队实现核心研究精深化,更注重学科团队间知识共享、信息分享、关系交换与战略协同。这种研究发展机制不仅使跨学科长期合作能够实现,而且也能够支持在特定时间针

对特定领域或特定问题展开合作,并且经过跨学科合作并从中获益后将有机会建立起跨学科联结机制与运作机制。

4. 大学跨学科合作治理机制是在非正式的规范、准则与惯例的制约与调节下的跨学科成员团队之间的结构及其行为过程的总和。跨学科合作发展管理是对学科的单边发展与共同发展的扩展,是大学内部学科间各种关系安排方式和过程的总和,是使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相互的冲突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协同创新的持续的关系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既要引导各个模块化学科团队自觉遵守正式制度、界面规则、研究惯例与科研计划,更要求自觉遵守符合跨学科合作发展总体利益的各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5. 大学跨学科合作发展机制的难点是发展非正式制度安排,核心要素是建立和发展跨学科信任、合作满意度、伦理道德和价值观等。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网络具有知识社区的典型特点,除了跨学科合作计划机制、跨学科网络协调机制,基于学科团队之间和科学家之间的信任机制所建立的社群协调机制是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可以说,只有让不同学科背景的科学家及其团队之间建构起跨学科信任并对对方研究合作具备一定的满意度,并且对于涉入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或横断学科领域寻求更高水平的科学发现产生兴趣,才能真正建立并促进跨学科合作的正式联系,进而扩充跨学科合作的活动规模、协同领域和环境治理。

四、小结

综上所述,大学跨学科合作的界面规则具有特质性,是通过具有学科路径依赖性的过程发展起来的。因此,发展大学跨学科研究合作关系的界面规则既是制度性安排,又是非正式制度安排。我们认为,大学跨学科合作关系本身是一个创造资源优势的手段,是获取资源与信息优势的途径,更是对大学的科学研究能力的整合与发展。界面规则是由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的特殊组合而产生的,通过界面规则所建立的跨学科合作关系是对资源体系、信任、机制、知识转化和社会关系的建构与发展,而不仅仅是通过研究设计和制度安排就能完全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跨学科合作的界面规则是一种网络资源和网络资本,具有在资源和能力方面的独特性,因此决定了大学跨学科合作发展机制的独特性。

参考文献:

[1]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Medicine .Facilitat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R] . 2004, www.nap.edu/catalog/11153. html.

[2]Aboelela SW, et al. Defin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conclusions from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Health Research and Educational Trust, 2007, (2): 329- 346.

[3]Daniel A. Wren, George John. Interface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Coordination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67, 10(1):69-74.

[4]Kuldeep Kumar, and Han G. van Dissel. Sustainable Collaboration: Managing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in Interorganizational Systems [J]. MIS Quarterly, 1996, 20(3): 279-300.

[5]Sherrie E. Human, and Keith G. Provan. Legitimacy Building in the Evolution of Small-firm Multilateral Network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uccess and Demise[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00, 45(2): 327-365.

[6]文少保,杨连生.美国大学跨学科合作组织变迁的路径依赖[J] . 科学学研究,2010,28(4):535-541.

[7]James C. Anderson and James A. Narus. A Model of Distributor Firm and Manufacturer Firm Working Partnerships[J]. The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0, 54(1):42-58.

[8]Shankar Ganesan. Determinants of Long-Term Orientation in Buyer-Seller Relationships[J]. The Journal of Marketing,1994,58(2):1-19.

[9]陈勇等. 促进跨学科合作的有效组织模式研究——基于斯坦福大学Bio-x跨学科合作计划的分析及启示[J]. 科学学研究,2010,28(3):346-350.

[10]刘仲林,赵晓春. 跨学科合作:科学原创性成果的动力之源——以百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奖成果为例[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 22(6):105-109.

[11]张炜,高静. 美欧高校的跨学科实践特征及其比较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26(10): 81-85.

[12]陈艾华等.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合作的实践创新——以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CHI为例[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117-120.

[13]Preet S. Aulakh, Masaaki Kotabe and Arvind Sahay. Trust and Performance in Cross-Border Marketing Partnerships: A Behavioral Approac[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96, 27(5):1005-1032.

[14]John Humphrey, Hubert Schmitz. How does insertion in global value chains affect upgrading in industrial clusters?[J]. Regional Studies, 2002, 36(9):1017-1027.

[15]Patricia M. Doney and Joseph P. Cannon. An Examination of the Nature of Trust in Buyer-Seller Relationships [J]. The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7, 61(2): 35-51.

[16]水超,孙智信. 跨学科合作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的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10(9):22-24.

上一篇:建构主义视角下大学网络课程的建设 下一篇:基于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