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特殊学生管理教育的探索

时间:2022-10-08 07:18:09

关于高校特殊学生管理教育的探索

摘 要 高等学校特殊学生群体备受教育工作者关注,他们的管理和教育常常占据辅导员相当大的精力和时间,而往往却是收效甚微。因此,从特殊学生的特质入手,分析其形成原因,对症下药采取相应举措,来实现有效管理教育,从而达到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的。

关键词 辅导员 管理 教育 特殊学生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on the Management Education of College Special Students

YU Pengfei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5)

Abstract College special students groups are intentioned by educators, their management and education often occupy counselors' considerable effort and time, and it is often with little success. Thus, starting from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analyze the causes and prescribe take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achiev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education, so as to achieve qualified builders and reliable successors aim to cultivate qualified socialism.

Key words counselor; management; education; special students

1 高校特殊学生

所谓高等学校特殊学生群体,是指由于自身原因或者环境改变所造成的、有别于一般正常学生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往往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在心理、情感、学业或是成长道路中或多或少地存在某些问题。而特殊学生的管理教育却常常占据辅导员极大的精力和时间,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却又收效甚微。在“抓两头,带中间”的管理模式下,必须做好特殊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

2 高校特殊学生的主要表征

2.1 学业变化型

当新生经过“残酷”的高考选拨进入大学学习,个别同学以为可以“享受”大学生活,彻底的放松下来,或是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学习的方式方法,经过一学期或者一学年的学习,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同学,在考试中自然而然的败下阵来。高中时候的“尖子生”突然转变为了“差等生”,他们开始选择逃避:或是沉迷在网络世界里寻找一些小小的成就感,或是自暴自弃走一步算一步。他们不会对学习产生些许兴趣,长期发展下去要么降级、要么退学,而往往这部分同学需要花费高校管理者大部分的时间去倾听、了解与关注。

因此,“学业型”特殊学生大部分是所谓的“差等生”,但也有个别成绩优异的学生。

2.2 经济困难型

随着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的进一步落实,高等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公平、公正”的原则来实施本科招生。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的学生在现有的招生选拨机制中,通过自己的百倍努力,背负着改变命运、建设家乡的重托,进入大学深造学习。但是他们却又背负着巨大的经济重担,无时无刻不为自己的学费及日常生活学习所需费用发愁,在享受国家助学贷款的同时,他们大部分在勤工助学,比普通同学更能吃苦耐劳。然而,思想上的包袱远远大于身体上的负担,有的学生自从来校后常年不回家,节假日为了生活而不辞奔波。这样缺少沟通又长期处于压抑状况下,难免形成孤寂、冷漠、自卑、焦躁的性格,这类同学的心理健康堪忧,如果突发现实世界的刺激,压抑情绪被激发,后果不堪设想,马加爵的例子就是典型的写照。

2.3 情感困扰型

大学生情感发展正处于从青春期走向成熟期转变的关键时刻,在此阶段情感培养往往很难把握。大学生情感困扰主要包括:亲情困扰爱情困扰和友情困扰。

亲情困扰主要是由于家庭的突然变故所造成的。当今社会离婚率居高不下,造成相当一部分“单亲”学生。某知名大学理工学院新生报到后发现有近高达10%的同学来自单亲家庭,这些同学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严重,自私,交际障碍,孤僻,自卑,心理脆弱,依耐性强等等。另外,父母等亲人早逝,对学生心理影响甚大。因此,辅导员常常将单亲家庭学生作为重点的管理对象。

大学是学生萌发爱、向往爱的一个重要阶段。而错误的爱情观会导致学生走上极端。这类学生因为错误的爱情观变得自私、冷漠,甚至会不顾一切地达到自己的目的,多少高校血案是源于此。另外,随着思想观念的进一步解放,“同性恋”已经不是高校里面的新鲜词汇,如何处理这类情感问题,是摆在当今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棘手问题。

友情困扰源于部分同学的价值取向出了问题。以金钱、物质交朋友,往往会徒手而归,甚至会引发冲突。

2.4 物质依赖型

“90”后大学生,成长于国家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网络、游戏、烟酒、赌博等渗透到大学校园,自制力较弱的同学就会受到侵蚀,好奇心的趋势甚至会导致无法自拔,长期依赖。沉迷在网络、游戏等虚拟世界的同学,与现实世界缺乏交流、精神萎靡颓废,内向、暴力、冷漠、封闭,同时会伴随成绩骤降等现象;而沉迷于烟酒、赌博之中的同学除了在心理上造成缺陷外,甚至会滑向犯罪的深渊。

2.5 心理疾患型

这类学生入学之后会表现出某种心理缺陷或是直接确诊为某种心理疾患。例如常见的:焦虑、抑郁、强迫、妄想、偏执、分裂、冲动、、依赖、神经衰弱等。造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成长环境、家庭变故、教育等诸多因素。

3 高校特殊学生管理的主要方法

3.1 情感教育,人文关怀

对于情感方面问题的特殊学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宜更多地投入感情,注重情感教育。例如单亲或者是亲情缺失的学生,辅导员应多与之交流交心、关怀其生活,在遇到困难或者思想困惑的时候,给予支持和鼓励,让他们相信辅导员是他们坚强的后盾。并适时安排他们与亲友互通书写、电话,把握情感的主线,很多极端事件就不会发生;尤其在节假日期间更要对独自留校学生关怀备至,陪他们过节,消除心中的孤寂。再则,开展“大学生正确爱情观”系列讲座,畅谈老师和同学的恋爱观念,而后加以正确引导。

3.2 理想信念教育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高校特殊学生的侧重点和基础性工作。①理想信念教育又是高校政治工作的主线,给学生明理想、树信念,时刻警醒他们肩负着振兴中华民族、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重任,描绘远大抱负、明确奋斗方向,从而让他们走出现实环境的孤寂、阴暗和冷漠。这种教育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形势教育课、党团课、班会活动等等。

3.3 个性化指导,分类培养

针对不同学生应给予个性化指导,按照特殊学生的特质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例如:网络成瘾的学生可以引导其向计算机编程、办公软件学习等方面发展,此类学生有一定的电脑基础,发掘他们的潜质,给予更高的平台来展示,在学生会及学生社团活动中充分发挥这些学生在电脑方面的天赋,让他们得到自我的展示,最终走出虚拟的网络。个性化指导,分类培养是特殊学生教育的关键。而针对经济困难的同学,应给予更多的关照,利用好国家和社会的奖助学金,保障他们的学习生活,同时加强心理辅导。

3.4 三位一体,多管齐下

2006年四川大学组建了教导员队伍,聘请资深退休老教授、老专家参与学生管理工作,协助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心理工作。同时,2009年学校推进“名誉班主任”制度,让在职的一线专家、学者担任本科生教学班的班主任,主要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有效地利用教导员和名誉班主任,可以全方位地对特殊学生进行“监护”和教育,不管是从生活学习、心理身体,还是前途未来都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3.5 补充心理知识,防微杜渐

特殊学生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是心理问题,因此辅导员应该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并且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在识别出问题以后并且在自己解决的范围以外后,应到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降低以外的风险。同时,组建班级“心理联络员”,构建心理危机干预长效机制。

面对高校特殊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应与时俱进,掌握他们的特点,全方位立体化管理。同时,对待特殊学生要坚持“不贴标签”的原则,让他们感觉与正常学生无异。

注释

① 林建国.高校特殊学生教育的思考[J].安徽工学院学报,2013(9).

上一篇:微雕腕表的灵动之美 下一篇:论艺术因素辅导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的重要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