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监督与司法公正

时间:2022-10-08 06:50:35

传媒监督与司法公正

在人们对传媒监督热切期望的今天,传媒对司法的监督正被搞得热火朝天:不光司法机关内部要求,如最高人民法院2009年12月8日出台了《关于人民法院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若干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政务公开”,也有明确倡导新闻监督(等同传媒监督)的意蕴;而且传媒本身也主动出击,如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再就是今天的因特网也闻风而至,总之,凡是传媒几乎都与法律沾了边,或以图,或以文,或以声,或者几者并茂,各显神通。人们之所以越来越重视传媒对司法的监督,是因为传媒监督就像镜子和鞭子,当司法权力恶性膨胀并企图凌驾于公民利益之上时,镜子可以照出真相而鞭子可以抽打其回归本位,实现公平公正。

如果我们好好回味分析一下传媒给我们带来的信息,就会发现这么一个事实:很多案件久拖不决,经过媒体的曝光后,立即得到解决;很多案件又是上访又是,无济于事,经媒体一反映,马上完事。这给了我们一个传媒与法律是对头的感觉,老是在搞对抗,而且传媒代表的观点往往会获胜,似乎是有点神通广大。其实,这实在是深刻的片面,是我们长期的感性认识所形成的偏见。实际上传媒既不是法律的冤家,也没有那么神通。在现代社会中,就总体而言,传媒与法律活动不存在根本上的矛盾,因为传媒是公众立场的代表者,法律也是公众的法律,法律活动的行使也是代表公众的国家来行使的公众活动,公众立场与公众活动在理论上讲应该不存在根本上的紧张关系。两者之间出现的对抗是偶然的,但也不可否认,这种零星的偶然的出现也是必然的。

我国正面临着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考验,在政府充分发挥其职能来处理这些问题的同时,社会还要求有来自民间的声音来反映问题和监督问题的解决。因为政府可供支配的资源总是相当有限的,零散的民间声音需要有个统一的发言者才能形成足够的力量,所以媒体就是扮演这个统一发言者的最好角色。在我国,新闻舆论不是一种国家权力,而是一种从宪法中延伸出来的社会权利。《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这两条宪法规定为传媒监督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传媒监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公开性。今天我们谈论运用新闻舆论来监督司法公正,就是要通过公开的新闻舆论来监督司法程序的公正性,使司法人员加强责任心,保证案件能及时正确地处理,从而实现结果上的公正;并且有效地保证人民群众对于国家活动,尤其是司法活动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从而也达到使人民群众了解法律,遵守法律,正确运用法律的普法教育目的。

当然,有学者认为,法治的关键要素就是法院适用法律而不是某一时刻的所谓民意,担心新闻舆论监督单位会由于各种原因干扰司法独立性。他们认为司法审判工作需要一个封闭的环境,隔绝各种公共权利、社会势力、社会情绪对法官的指令、干扰和影响,使法官真正依据法律和事实审判。而媒体的介入、媒体的报道评论都有可能给法官、给大众造成先入为主的偏见而影响公正的判决。因为媒体以自己的特定利益为基点发表的社会见解,包括对司法审判活动的见解,会形成舆论导向,影响大众对事实的判断。特别是当时媒体评论的内容与法庭审判的结果不相符时,就可能给大众造成司法机构不可信的错觉,从而损害法律的权威。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笔者认为,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传媒监督必不可少。任何一种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专制和腐败,权力必须受到监督和制约,司法权力也不例外。现实生活中无数事例证明,运用得当的传媒监督对彰显社会公正、推进民主进程、遏制司法腐败、培育法治精神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当前我们提出加强传媒监督,促进司法公正,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在此领域的正确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新闻舆论监督司法公正的主要对象是程序的公正性,新闻舆论监督和司法活动一样都是以追求客观真实为目标的。我国的法律体现的是审判公开的原则,宪法也赋予了公民相关的权利,那么就应当让新闻媒体真正发挥监督平台作用;第二,当前一些地方仍存在司法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个别司法人员违法乱纪、收受或变相接受当事人好处等现象,从而导致了程序上的不合法,允许并促进新闻监督能够有效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公开鞭挞这些现象;第三,媒体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往往能起到代表社会道德良心的作用,当司法程序不公正现象发生时,也能为受害的当事人这一弱者起到舆论救济的作用;第四,允许媒体对司法公正进行独立合法的监督,更有利于实现司法独立,能够有效地避免各种行政、经济等司法外力量对判决公正的影响,避免过去个别地方法律审判以上级领导说了算的现象;第五,程序的公正性不但需要法律的监督,新闻舆论的监督也能够起到“双保险”的作用,既能向公众说明情况,也能为司法审理提供更多的线索,并更有效地促进公民学法、守法、用法,为建设和谐的法治社会提供基础。

传媒监督和司法公正是维护社会正义的两大力量,损害任何一方都是社会的巨大损失。而这两大力量的配合恰恰体现在相互制约上,在制约中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作用,在制约中将各自潜在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这就要求媒体和司法各自保持相对独立的立场,同时新闻媒体不能侵犯司法独立,禁止“媒体审判”。而司法机关也要采取宽容、积极、灵活的姿态配合新闻媒体的正常监督。

媒体在监督司法、维护司法公正方面应做的努力是:(1)明确定位,禁止“媒体审判”。媒体报道新闻时,只是客观的反映者,不应该是裁判者。新闻从业人员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分清楚在社会生活中的正确位置和应当行使的职责,明确自身的权利、义务、责任,从而自觉地规范自身的行为。记者不是法官、不是包青天、不是观音,记者就是记者,避免客串角色,越位行事。(2)遵循真实、客观、公正原则。对新闻媒体来说,其生命力最终来自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和准确性。客观性是监督的基础,公正性是监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真实性也是法律的要求。在报道司法活动过程中,新闻从业人员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捕风捉影,要坚持“不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的基本职业准则,全面了解案件的过程和问题的实质,认真交代新闻事实的来源、出处,不作故意捏造事实的歪曲报道。在进行监督时,就事论事,不要轻易对司法机关人员进行评论,更不要进行人身攻击,客观、公正地向公众报道事实的真相,传达真实的司法过程,不能随意夸大、渲染案件情节。反映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坚持用客观事实说话,不要带感情倾向性和片面性报道案件。(3)维护司法权威,遵循法律法规。遵循“与程序共进”原则和“无罪推定”原则,严格按照程序办案是司法活动的要求,新闻监督不能超越程序予以报道,更不能利用新闻媒介对司法机关施加舆论压力,损害司法权威,影响公正审判。(4)加强新闻行业自律。1997年等四部门联合发出了《关于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应该成为每位媒体从业人员的行为准则。应客观报道事实,监督程序,不得接受当事人贿赂,将舆论监督变成实现个人牟利的工具和手段。(5)提升自身素质使司法报道专门化、专业化。尤其是报道有关政法方面的新闻工作者,应当较为专业化,既有过得硬的新闻理论素养,又具备一定法律知识。

司法机关在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方面应做的努力是:(1)遵循公开、开放原则。司法机关要妥善处理法院与媒体的关系,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提高司法公信。不断提升队伍素质、提高办案效率与水平,严格依法办案。(2)坚持新闻自由原则,采取宽容的态度配合新闻报道。司法机关坚持公开审判制度,不能给新闻监督设置过多的障碍,除了法律规定不允许公开的案件、事项、环节外都应当接受新闻的监督。同时,要尽可能地为媒体提供帮助。(3)保障新闻机构的独立人格。新闻媒体、大众传播的监督权如同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一样不容非法剥夺,司法机关要保障新闻媒体的监督权和从业人员的人身权利不受侵害。(4)建立司法机关新闻发言人制度、记者招待会制度。司法机关应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和不同阶段,定期适时司法活动的信息,及时和新闻记者沟通,以便使记者和公众及时了解事件的真相和诉讼的进展,既可以避免新闻报道失实,也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5)建立与新闻媒体及其主管部门固定的沟通联络机制,对于新闻媒体报道中反映的司法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反映审判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司法机关应当及时调查、核实。查证属实的,应当依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

另外在适当时候,我们也可以制定有关传媒监督方面的法律,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纳入法制轨道。认识到传媒监督的重要性,在司法独立与新闻监督的关系上表现出了灵活的态度,新闻单位和人民法院就能相互了解、理解、谅解,互相支持合作,共同促进司法公正和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卢勇杰:《论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关系》,《新西部(下半月)》,2009(4)。

2.刘康复:《传媒监督与司法独立》,《文史博览(理论)》,2009(3)。

3.田茵、钱学锋:《浅析司法和传媒的和谐》,《法制与社会》,2009(14)。

(作者单位:河南教育学院政治系)

编校:郑 艳

上一篇:构建法治环境下的新闻自由 下一篇:探究新闻照片的著作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