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河两岸骆驼刺资源及其利用

时间:2022-10-08 05:26:24

塔里木河两岸骆驼刺资源及其利用

摘要 介绍了骆驼刺属植物在在塔里木河地区的分布、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征、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开发利用途径,以期促进骆驼刺资源的合理利用。

关键词 骆驼刺;资源;利用;塔里木河

中图分类号 Q94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1-0266-02

塔里木河(以下简称“塔河”)干流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呈狭长带状分布,起始于叶尔羌河、阿克苏河与和田河的交汇处,归宿于台特玛湖,干流全长1 321 km,流域面积1.76万km2。塔河干流属大陆性暖温带极端干旱气候,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多风,日照长,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干冷。多年平均气温10.7 ℃,极端最高气温43.6 ℃,极端最低气温-30.9 ℃。大于10 ℃的积温在4 000~4 500 ℃,日照时数约3 000 h,无霜期187~233 d。多年平均降水量17.4~42.8 mm,蒸发能力为1 125~1 600 mm,干旱指数为17~50。

1 骆驼刺属植物在塔河两岸的分布

骆驼刺属植物广泛分布于旱区,其为一类优良野生豆科牧草。在塔里木河两岸约100万hm2,新疆约有160万hm2以上。据统计资料,塔河两岸的骆驼刺属植物分布于低地草甸类中,可分为4个亚类[1-2],10个类型,即疏林—低地草甸亚类、灌丛低地草甸亚类、荒漠化低地草甸亚类、盐化低地草甸亚类。在草场类型中骆驼刺属植物或作为主要伴生种或建群,在冲积平原下部泉水溢出带、湖滨平原、洪积湖相沉积平原、山前洪—冲积扇均能得到良好的生长发育。所形成的四季牧场大多为当地普遍利用的草场类型。骆驼刺属植物对土壤基质的要求不高,其分布极为广泛,既能在草甸沼泽土、盐化草甸土、草甸盐土、沙土、碱土、盐土等非地带性土壤中成为优势种或主要伴生种,也能在棕钙土、棕漠土等土壤类型上建群。甚至能在有坚硬的盐壳(盐壳达5 cm)、盐碱滩、干燥的龟裂型土上的稀疏地土壤中生长。在沙漠景观中也伴生少量骆驼刺属植物;在固定沙丘的覆沙地、绿洲和沙漠边缘的沙丘间洼地也能出现。沙漠边缘区域、塔里木河至冲积扇缘的冲—洪积平原有其独特的生态环境,该区域属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位于欧亚大陆中心。降水量少而蒸发强,空气异常干燥,大风较多;四季分明,冷热悬殊;光照热量资源极为丰富;促使两河流域的平原区低地草甸植被以耐盐植物、潜水旱生植物、中生和旱中生植物为主。平原区低地草甸的形成又受地下水、土壤盐分和地形条件等非生物因子的直接控制。因而,使地表蒸发异常强烈,地下水位较高等,该区域特有的典型气候因子促使土壤盐分剧增,形成不同程度的盐碱或盐性土壤基质。

总之,骆驼刺属植物的生态学特性和地理分布的特点,对于在干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发展草地畜牧业极为重要,是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饲草资源。

2 骆驼刺属植物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骆驼刺是豆科骆驼刺属(Alhagi)几种植物的统称。据资料,骆驼刺属植物全世界有7种,分布于欧亚荒漠、半荒漠和北非;苏联境内有5种。《新疆植被及其利用》一书中记录Alhagi sparsifolia 1种。《新疆草地植物名录》中收录A.spar-sifolia、A.pseudalhagi、A.maurorum 3种。塔河流域分布有2种骆驼刺,即疏叶骆驼刺(A.pseudalhagi(M.B.)Desv.)和骆驼刺(A.maurorum)。

2.1 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

在新疆塔里木盆地,骆驼刺属植物一般3月下旬萌发,5—7月开花,8—10月结果。骆驼刺地下部分可占100m2以上,根系发达,根入土深度为10~30 m,在极为炎热干旱的夏季能保证其在荒漠地区得到正常供水。骆驼刺在盐化低地草甸草场上生长发育良好,因其根部能积累和吸收一定盐分,故既耐盐碱又耐旱,常成丛生长,丛径60 cm×70 cm,草层高度40~80 cm,草地盖度40%~50%。

2.2 形态特征

骆驼刺属植物一般高40~130 cm,茎枝灰绿色,有针刺,叶呈宽倒卵圆形,单叶互生,总状花序腋生,花冠红色或紫色,果实串珠状着生,为荚果。

3 经济价值

3.1 营养特点

骆驼刺营养价值较高。据测定,疏叶骆驼刺花期粗灰分为8.80%,其中含钙1.53%、磷0.15%、无氮浸出物46.24%、粗纤维21.56%、粗脂肪1.95%、粗蛋白质12.56%。骆驼刺的可消化物质含量也高,无氮浸出物及粗蛋白质的可消化率达到60%~80%,粗纤维及脂肪消化率为40%。据报道,每50 kg骆驼刺粉营养价值相当于40 kg高粱,可作为家畜精料使用。

3.2 适口性

仅骆驼四季喜食青鲜骆驼刺,其他家畜很少采食,因其青鲜时含有特殊化学物质。在该草春季返青时,有催肥抓膘作用,牛、羊喜食。刈割秋季开花、结实后的骆驼刺调制成干草,并制成干草粉或与其他草类混合饲喂,适口性好,家畜很愿意采食,可提高其利用价值。

3.3 骆驼刺群落生产力

最高混合鲜草产量达7.86 t/hm2,一般为3~4 t/hm2。由于伴生种不同,组成型的植物种间差异较大,产量也存在较大差异。然而骆驼刺确实已成为当地草原畜牧业生产中主要饲草品种之一。实际上,骆驼刺是盐化低地草甸草场的主要饲草资源,而盐化低地草甸草场是当前利用最广泛的草场。

3.4 作为药食物资源利用

刺糖是从骆驼刺叶上分泌出来的黄白色发粘的糖汁,凝成透明小颗粒,味甘、酸,性温无毒。民间用于治疗痢疾、腹泻、腹痛消化不良等疾病。另外,骆驼刺的种子含油量高,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特别高。由此看出,它还是一个很重要的药食物资源。

4 生态价值

骆驼刺在恶劣的生态环境中被作为防风固沙的植物种之一,因其地上分枝多,株丛状,草层较高,具良好的防风固沙作用,根系发达,能适应沙埋。同时骆驼刺因其根部可吸收积累一定量的盐分,还可起到改善土壤质量的作用。因此,从生态工程及系统工程综合效益入手,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在绿洲建设以豆科植物骆驼刺为优势种的防护林及盐化草甸,对于抑制草场退化、减轻干旱荒漠农区绿洲的盐渍化及沙化、保护及扩大绿洲等起着重要作用[3-6]。

5 开发利用途径

一是作为牧草利用。利用方式多是放牧,也有一部分秋季收割,冷季饲用。但是粗放利用率低。据了解,塔河两岸骆驼刺利用率还不到20%。骆驼刺加工成饲料利用[7-9],利用效率可提高到90%以上,而且各种家畜都可饲用。二是作为肥料使用。骆驼刺作肥料具有效率高、效力长的特点。因此,当地农民习惯用它作瓜果的底肥。骆驼刺燃烧时灰少,火力大,因此部分农牧民用大量的骆驼刺作燃料。三是采集刺糖。采集刺糖也是当地人民利用骆驼刺的一种方式。秋季骆驼剌产生刺糖时收割,但由于采集方法粗放、不科学,所以采集量少、质量差。

6 参考文献

[1] 董志国,张苏江.干旱荒漠区骆驼刺资源及利用[J].中国草地,2000(4):73-75.

[2] 许鹏.新疆草地资源及其利用[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3.

[3] 李小明,张希明.策勒绿洲边缘自然植被恢复重建的盖度指标[J].干旱区研究,2002,19(2):12-16.

[4] 李振武,夏阳.绿洲植被防护效益的研究[J].干旱区研究,1995,12(4):20-24.

[5] 赵强,张希明.策勒戈壁盐生草种群特征的初步研究[J].干旱区研究,2003(3):221-225.

[6] 胡玉昆,潘伯荣.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沿线植被及特点[J].干旱区研究,1996,22(4):9-14.

[7] 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队.新疆植被及其利用[M].北京:科学出版杜,1987.

[8] 王少军,张志,赵温霞.塔里木河流域的景观生态系统与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2,16(4):59-62.

[9] 严成,尹林克,魏岩.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B.Keller et Shap.)Shap]的物候学分析[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2,11(3):24-28.

上一篇:德化县梨黑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下一篇:济源市现代渔业发展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