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千:卖面的学问

时间:2022-10-08 05:25:00

味千(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创始人、主席兼行政总裁潘慰女士以60亿元的身价,成为《2007胡润餐饮富豪榜》的中国餐饮业首富。对很多人来说,靠卖拉面卖出60亿身价是多么难以想象的事;对很多同行来说,在短短十年里,从零开始到上市,更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十年磨一剑,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味千拉面如何从无到有,一步一步成长为中国餐饮业的领头羊之一?

永远离顾客最近

味千拉面是日本九州的一个拉面品牌。当时,想做味千中国的不止潘慰一家。但潘慰多年的食品行业从业经验和内地已有的人员、厂房、设备,使她具有竞争优势。“我们联系了味千拉面的崇光社长,带他来深圳看我的工厂,亲自带他去大山里看我们采购的柿饼。”考察完毕后,崇光社长对潘慰说:“我来教你怎么做,我对你很有信心!”终于,潘慰取得味千拉而在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的独家权。

“拿下权之后,我决定先建工厂后开店。我感到,工厂是味千拉面最有含金量的部分。我投了1000万港币,用于厂房的建设。现在想来,如果不足先建工厂,日本味千拉面可能就不会把最好的食品技术传授给我们。1996年,味千在铜锣湾开出了第一家店,利润率能达到30%。先建厂的策略还保证了味千后来扩张时的成本控制。”潘慰如今回想起她当年的公司规划时非常肯定自己当初的举措。

而把一家新店选在哪里才能真正合理经济?想必这也是让众多餐饮连锁企业头痛的事情,这曾经也令潘慰伤神。10年前,味千拉面在深圳“世界之窗”前推车试卖,顾客们排队等候,几天下来取得令人惊喜的销售成绩。其在大陆的首次亮相以一种低端的方式,却得到了高规格的认可,巨大的成功激起潘慰迫切地开一家真正的味千拉面店的热情,但是店址选在哪里才合适呢?潘慰左思右想,她脑中挥之不去的,是“世界之窗”前那列队等候的顾客,“对了,顾客,店址首先要方便顾客”,于是她毅然将店址定在了华强北,当年深圳最繁华、人流量最大的黄金商圈。

一碗拉面,选在黄金商业街,在当时很多人看来这也许是一种不可理喻的行为,然而这一冒险行为却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庞大的人流量解决了味千的客源问题,快速的上餐又成就了超高的翻台率,地道的口味吸引了不少回头客的同时,也使得味千拉而口碑相传。仅仅一个月时间,华强北店便实现了盈利。华强北店的成功,更坚定了潘慰将店址选在顾客身边,让顾客第一时间就能找到味千的选址策略。从此,人们便逐渐在各大城市的黄金地段看到味千拉面,这也着实省了味千不少的广告费,赢得的不光是经济上的字面效益,更多的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美誉度。

口味至上的威力

如果说10年前“世界之窗”门口排队吃面的场景,让潘慰看到了中国市场巨大的潜在商机;那么吃面人的那一句“还可以”,则种下了十年来味千拉面不做广告、只靠口碑宣传的基因;就这一句“还可以”,形成了味千拉面口味至上的信条,即使在10年后“卖服务”大行其道的时候,味千依然固执地认为:口味是一个餐饮品牌得以延续的最重要因素。

俗话说“众口难调”,然而但凡品尝过味千的消费者普遍对其口味表示出惊人的认同,均表示:“汤很鲜”、“面条口感好”。味千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这也许要归功于味千高层的试吃制度,这也是味千检验产品的一个重要步骤。“你们觉得哪碗味道好?”潘慰一边咂着口中的汤,一边说出了自己的意见:“我倒是觉得第二碗味道好,第一碗只是喝进去觉得香,但是过去就过去了;第二碗的香味更醇厚,吃完了还留在喉咙间。不仅年轻人喜欢,老年人也可能更喜欢这种有内涵的。”对于半年更换一次菜单,每年菜品更新率高达40%的味千拉面来说,试吃是每月都要频繁进行的工作。而老总们手中的这碗汤面,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出现在味千拉面的新产品菜单上。

潘慰保持至今的一大习惯就是下班后到处巡店。通常潘慰会先来到递菜窗口,试试面碗的温度;接着来到后厨,打开垃圾桶看看,有时还会用工具翻一翻。这样做的目的,是看原材料有没有浪费;其次,潘慰还会观察顾客剩下的是而多还是汤多,以改进口味。

符合消费潮流的定位

具有内涵的快餐拉面,这是潘慰一直追求的味千拉面品质。尽管味千主要菜品是中国传统的面食,但按照潘慰的说法,味千拉面并不完全属于中餐,而是介于西式快餐和中式传统餐饮之间的“快速休闲餐”。对于中西餐的差别,潘慰有句著名的论断:“西式快餐足饭在等你,中式是你在等饭。”而味千拉面则巧妙地结合了中餐的口味、营养和西餐的快速。

在味千拉面上海淮海路店装有透明玻璃的后厨,工业化的煮面过程犹如一条生产线:成包拉面从中心厨房运来,每包一豌。每口大锅里有6个笊篱,拉面放进去后定时,时间一到,笊篱自动浮出水面。厨师把面倒入碗中,盛上用统一配送的原汤勾兑的骨汤,熟练撒上完全按比例调配的配菜。一碗味千拉面上桌,短到只用3分钟。较之传统的中餐,味千的速度要快很多。昧千的后台有标准化的流程管理,食物制作时间有严格的统筹规划,餐厅的客人周转非常快。虽是快餐,但相比西式快餐,在潘慰看来,味千的优势在于:“我们有比较健康的东西,比如汤,这样的饮食习惯比较健康。而西式快餐除了炸的东西,就是冷的东西。一般的中国人,尤其是年纪大的人,不愿意吃太冷的东西。而我们是热乎乎的东西,比较容易接受。”

做面工业化,开店人性化

目前,味千拉面全国200家门店的骨汤原汁、面条、原料,都采取统一生产、统一采购,门店的后厨只需进行最后的简单再加工工序。把每一碗面都做到工业化,把每一家店都做到系统化,这就是味千能够上市的逻辑。所以,味千人能够自豪地说:“我们全国所有门店的100个菜品中,每一碗面条,每一份小料的分量、口味都是一模一样的。”

除了集中生产、统一配送外,味千还使用标准化的管理系统和技术管理每一家餐厅,并用相同方法迅速开设新的餐厅。

虽然是系统化的工作流程,但味千给人的感觉却丝毫不刻板。来到味千的店铺,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温馨的气氛。曾有调查公司帮味千做过分析,最吸引消费者的三点是口味的认同、服务的满意和环境的舒适。消费者觉得服务员很热情,主动询问和推荐。他们还对味千的环境很满意,感觉都很舒服。说到环境,味千的要求极为苛刻。就连店面装修的瓷砖、涂料等装饰材料都要同一品牌、同一颜色,全国如此。

味千抢足了休闲快餐的先机之后,凭口味和服务,每年的营业额高达几亿元,上市是继续发展的最佳选择。2007年3月30日,味千(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交易,融资2.5亿美元,成为内地第一家登陆海外资本市场的连锁餐饮企业,打破了餐饮业不易上市的僵局。

上一篇:续探“达娃之争” 下一篇:夏新走到了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