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精英学院优良学风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10-08 04:25:58

关于高校精英学院优良学风建设的思考

[摘 要] 高校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自身发展及其培养人才所必需的一项系统工程,加强学风建设将在高校的建设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以中国计量学院量新学院为例,通过分析学风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学风建设的措施,认为精英学院学风建设对促进高校优良学风形成、树立品牌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高校 学风建设 精英学院 措施

学风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风涵盖学校的治校作风,教师的治学作风和学生的学习风气,狭义的学风是指学生的学习风气[1]。本文的学风所指是狭义的学风,即学生的学习风气。学生的学习风气有以下几方面的组成因素:学习目的和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学习环境和氛围[1]。良好的学风建设即是指优良学风的营造。优良学风是高等学校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生思想品质、学习精神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是大学精神和高等学校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2]。学风建设作为高等学校一项基础性工作,是高等学校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是学校创品牌、树信誉、谋求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

近年来,高校不断的扩招使得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教育,学生整体素质有所下降,由此带来了诸多学风问题,如学生作业抄袭严重、考试作弊、逃课等[3]。为了提升学风,树立品牌效应,满足对优秀学生实施精英式教育的需要,我校成立了由校试点班组成的量新学院。学院聘请校内外优秀教师任教,实行一对一的专业导师制,强化学生专业基础及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利用我校独有的计量、标准化、产品质量工程、检验检疫等方面的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特色培养。笔者将对目前学生中存在的学风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提出在精英学院中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1.目前大学中存在的学风问题

学生作为学风建设的主体,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事物的变化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学生自身的某些因素是造成学风问题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1)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散漫;(2)对自己目前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3)学习方法不对,某些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交谈,缺少帮助使得学习缺乏“支撑点”;(4)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足,沉迷网络等等[4]。

这些问题,虽不是大学学风的主流,但对其他同学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与高校培养学生的目标要求是不相容的,与形成良好的学风是相悖的。这些学风中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将导致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2.加强高校精英学院学风建设的想法和措施

2.1 健全体制,规范制度

高校应不断改进和完善学风建设的体制和运行机制,为树立优良学风提供制度保证。我校自2009年开始设立《思想品德行为实践》课程,该课程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四年学习生活,将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表现,如:早读、晚修、上课出勤情况和参加集体活动的优秀表现等统统纳入其中,并且和学生的期末评奖评优挂钩。学生可以实时对自己的行为表现进行查询,及时纠错、完善和进步。同时,我院根据课程办法制定相应的检查评分细则,以班级自查为主,学生会成员和辅导员老师抽查为辅的检查机制。通过该课程的实行,使得优良学风有了强有力的抓手,形成了人人自觉,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2.2 抓住新生教育时机,形成良好学风

严格遵守新生选拔制度,使成绩等各方面优秀的学生进入校试点班学习。新生刚进校,有一个从高中到大学在学习、生活上的“适应期”,虽然这个时期他们对大学的学习生活还缺乏较理性、全面的认识,但这个时期同样也是形成良好学风的黄金时期,在“适应期”中学生的可塑性极高。通过开展系统规范的新生入学教育、心理普测、朋辈辅导、制定发展规划展望和召开班会等形式,使学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了自我,明确了目标,使“要学生学”变为“学生自己要学”。实现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克服原有不端正学习态度,降低不利因素影响,为形成良好学风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主抓导师制,以竞赛促学风

试点班学生在大一、大二进行基础平台课程的学习,学业课程比较繁重,在三年级选择专业,实行一对一的导师培养模式,实行导师负责制。在课程相对较少的情况下,积极鼓励学生跟随导师进入课题进行科学研究和竞赛培养,注重实际应用能力和科研素养的塑造。通过开展挑战杯、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等形式,成果丰硕,平均每年有70余人次在国家和省部级相应比赛中获奖,使学生学有所用,为学生展示聪明才智搭建了良好的平台。班级同学专业和研究方向的差异可以实现互补性的解决相关问题,实现资源共享。在班级和学院形成了良好的以竞赛促学风的良好氛围。

2.4 以学风促就业,进入良性循环

大四,学生进入大学生活的倒计时,进入大学中遇到抉择问题最多的时期,可能要同时安排好考研复习、找工作、与导师做课题的时间,此阶段主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强科学时间管理意识培养,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有效管理时间的相关知识,为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时间观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优良学风班评比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增加了自信,连续4年学院平均考研录取率超过40%,就业率排在学校前列。通过优良学风的培养和深化,帮带作用明显,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主制订学习计划、安排学习时间,自觉实现了自己的学习目标。

3.结语

优良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加强学风建设将在高校的建设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优良学风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思想、育人环境、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是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营造和谐校园的基础。精英学院学风建设的经验和成果必将对高校学风建设起到积极的拉动作用,对促进高校优良学风、树立品牌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金国华,汤啸天.高校优良学风建设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31.

[2]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道德修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89.

[3] 胡友君,余春燕.高校学风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101-103.

[4] ,李绥波,胡靓.面对90后大学生的学风建设问题研究[J]. 科技信息,2010(21) :707.

上一篇: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做个快乐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