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凡:“女神”还是“女神经”

时间:2022-10-08 02:17:56

李逸凡:“女神”还是“女神经”

90后的世界每天都充斥着千千万万的点子,但如果不去做,那就永远都是0。从0到1,看似一步之遥,其实真的很难。

姓名:李逸凡

职务:SAT晋考团 晋学堂创始人CEO

所在地:山西 太原

生日:1994年9月4日

星座:处女座

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

爱好:美食、美剧

李逸凡,如果你百度她的名字,会看到很多光鲜个性的媒体标签:90后创业、传统行业、世界名校。她是晋学堂创始人兼CEO,17岁开始创业,18岁独自去泰国乡村支教,高中毕业拒绝加拿大排名第一的麦吉尔大学2万加元奖学金的offer,选择gap year(间隔年)继续创业。

随着她的经历被大众知晓,各种赞叹、羡慕、不解、质疑的声音也接踵而来。聚光灯下,她穿着定制旗袍在各种公开场合侃侃而谈,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沉稳气场;光鲜背后的她,穿着旧衣服、旧裤子,笤帚放在旁边,簸箕倚身前,一手拿着充电宝,一手握着手机接客户电话。到底是“女神”还是“女神经”,是离经叛道还是执着自我,李逸凡在接受《东方企业家》记者采访中笑称,她只是一个不服输、不服于命运安排的,喜欢追求新鲜事物的有趣的小姑娘。

凭借我的学霸名气

2012年6月,我第一次去香港参加SAT考试。本想自己去,但香港订酒店、机票又贵又难,几经比较,我只好报广州的考团,在香港住一天,辗转从广州回太原,整个行程非常辛苦。于是,我看到了商机:SAT成绩是申请进入美国大学本科学习及获得奖学金的重要参考,目前中国内地没有开设SAT考点,离我们最近的考点只有台湾和香港,山西的考生们只能去北京报考团,或者是和家长一道辗转广州、深圳过关,我当下便决定要成立一个从山西直接出发的晋考团。

一个还在太原五中读高三的学生,突然说要去做生意,别人怎么看都有点儿不切实际,甚至父母也觉得我做得这个事情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但事实上,这是有可行性的。在太原这样的二三线城市,有一个好处就是出国家庭的社交圈相对较小,最早开始的一些出国家庭互相都有交集。我的成绩一直是拔尖儿的,高二时,托福成绩已考到109分,凭借我的学霸名气,我拉拢身边的“出国党”,挖掘各种资源,游说身边的同学和同学的同学,就这样聚集起来第一批考试的34个同学。有了人气就有了众筹的资本,我的玩法就是自融资金,有多少钱干多少钱的事,靠现金流运转,当考团的第一批学生先交了钱之后,我着手订机票、酒店,剩下的一部分余款,便成了我的第一笔启动资金。

有股打了鸡血似的傻劲

晋考团刚起步,教室我自己去租,老师我去社交网络上找,大雪天骑车给学生补课,每天陪学生自习到天黑回家。那时我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无时无刻不在琢磨,学生真正需要什么,怎么样把产品服务极致化,想到就去做,有股打了鸡血似的傻劲。跟东航、港龙接洽,确保飞机永远有票、准点;给学生编制考试指南小册子,方便学生了解考试流程;帮所有人员购买旅行保险、香港电话卡、“全日通”交通卡;在考前发费列罗巧克力,确保学生在冗长的考试保存体力;每个考点安排老师送考,酒店中心安排调度老师,为忘带准考证或忘带港澳通行证的学生送证件。

从前期准备到后续跟踪服务,我都精心尽力的去做,家长们看到我“踏实、靠谱、为学生着想”,便逐渐积累了口碑和生源。经过三年的稳健发展,目前晋考团成为山西省最大的SAT考团,提分率最高的SAT托福培训机构。

晋考团有了名气。但比起这些嘘头,没名儿的事比有名儿的事更让我收获。公司搬家初期,正好赶上过年放假,我们只能自己跟着装修队一起装修,我给师傅买饭、买鸡蛋,穿着工服搬桌子、安玻璃、倒垃圾。我学会了拿着改锥卸东西,会安水晶字儿,会扛着十几斤的书往公司拖,我要灌白板笔水,我能调好打印机。那时的我,在40摄氏度的大太阳下,没吃饭、没喝水、踩着高跟鞋,在合作单位中穿梭,别人一个电话就冲出去。别人总问我“你这么拼,值得吗?”其实当你把公司、产品当成自己孩子的时候,你就会懂得我个中滋味。

看似一步之遥,其实很难

当我有点子的时候便抓住机会创业了,甚至选择gap year(间隔年),晚些上大学有什么呢。来加拿大之后,我的公司遇到更好的机会,要发展新项目,我便决定申请交换生回国。

在我提交一次次简历和言辞恳切的长篇介绍信之后,北大光华对外交流主管黄芳老师回信说:“作为交换学生项目,我们一般不接受中国国籍的同学来光华交换。看了你的简历我们觉得可以破例一次。”由于麦吉尔大学没有读满一学年是不批准出国读书的,我一次次地跑办公室,在我坚持跑了一个月后,院长真的专门开会讨论了我的问题,说:“nothing can hold you back from studying abroad,( 没什么能阻止你去中国学习)make an exception(给你破例)。”

90后的特点在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异彩纷呈的个体,认定一件事,就会特别拼命的去做。细数那些再苦再累再难,也得坚定内心、踽踽前行的经历,是90后创业一个最频繁、最正常的现象,而不是大众认为的离经叛道、不切实际。90后的世界每天都充溢着千千万万的点子,但如果不去做,那就永远都是0。我们脑子里的点子,都需要很拼很拼才能做到,需要跟这个世界很执着较真才能实现,从0到1,看似一步之遥,其实真的很难。

十问90后

01. 你最钦慕的企业是?

Vogue

02.BAT三大掌门,打个分(假定100是满分)

可以给李彦宏加分吗哈哈因为颜好。每个人都有异于常人的卓绝的毅力,才能取得非一般的成就。

03.愿意和你的(未来)伴侣分享你的创业得失吗?

感觉是不必要的,工作是工作,家庭是家庭。

04.对同龄人说一句话

脚踏实地,从0到1最难。

05.你最珍惜的财产是什么?

家庭

06.你(认为)最奢侈的是什么?

时间

07.你最喜欢的职业是什么?

旅行规划

08.什么值得买?

书和机票

09.觉得自己最有底气、最自豪的能力是?

不怕吃苦,不怕低头,从0开始。

10.2015年的目标是?

公司按照规划发展,去更多的国家 。

上一篇: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下一篇: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在侵袭性深部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