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传人(下)

时间:2022-10-08 01:49:50

龙的第二个特点,能屈能伸,变化多端。

看看变化的“化”字。

“化”字非常有趣,这是两个“人”字,一个是正立的人,一个是倒立的,好像表演杂技。正过来,倒过去,这就是变化。我们说“自然造化”,宇宙的终极奥妙无非两个,一是创造,一是变化。自然科学当中有一门“化学”,研究的就是物质变化的学问,奥妙无穷。

龙是善于变化的动物,根据形势和时机而变化。《说文解字》说得很神奇,“龍,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在三国演义里面,关于龙的变化,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话,就是大家熟悉的青梅煮酒论英雄那一段。那天曹操在一个高楼上摆下鸿门宴,请刘备喝酒。酒过三巡,突然天色大变,云生水起。这时有人指着远方,“看,那是龙挂”。龙挂,又叫龙绞水,是一种自然现象,其实就是今天说的龙卷风。曹操和刘备两个远远望去,龙卷风气势非凡。曹操就借题发挥问刘备:“使君知龙之变化否?”刘备当然装糊涂:“未知其详。”曹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这一番话说得好生气派。龙就是英雄的化身。虽说曹操奸诈,在这一刻可真是光明磊落。当然,刘备是不会露底的,咬定牙关,装傻到底。最后被曹操挑明了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吓得刘备把筷子都震落到地下。

三国时还有一个人,也被称为龙,大家都知道,卧龙岗的卧龙先生,诸葛孔明。说明那时候,龙还没有被皇帝垄断,只要是英雄,是俊杰,都可以被人称为“人中之龙”,甚至可以自称为龙。而且,诸葛亮肯定没想到,他的这个“卧龙”的号,过了几百年,还救了另一个人的性命。这个人,也可称人中之龙。就是大名鼎鼎的坡。坡才华盖世,但是说话比较直,得罪了人,遭到妒忌。有人陷害他,搞了一起文字狱,说他诽谤朝廷的政策,把他下在牢里。这时候,总有人落井下石,有一个叫王珪的人,跑去向神宗皇帝打小报告。说坡的诗里有一首咏桧树的,大有问题。“根到九泉无曲处,岁寒唯有蛰龙知”。陛下是真龙天子,这苏轼却要到九泉之下去找什么蛰龙。这不是谋反至少也是污蔑?文字狱就是靠这么牵强附会罗织出来的,正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幸亏神宗皇帝可不是个昏君,没有听信这种诬陷,很清醒地说:他咏桧树是他的事,和朕有什么关系。龙就一定是指皇帝吗?当年诸葛亮称卧龙,难道也是谋逆?人臣也可以称龙,又有什么大不了的。一番话说得王珪哑口无言,自讨没趣。后来在众人的营救下,坡被免去死罪,和皇帝比较开明也是有关系的。换做清朝的皇帝,此事恐怕就没那么容易善了了。

当然,把伟人比作龙,远在三国更早之前就有了。孔子有一次去见老子,回来以后,怅然若失的样子。弟子就问了,“夫子和老子谈了些什么呢?”孔子叹了口气,说,“兽,我知道它可以跑,鸟,我知道它可以飞,鱼,我知道它可以游。只要知道他们的特点,总有办法可以应对。鸟兽鱼虫我都是很容易了解的,只有龙,乘着云变化万千,不可预知,老子神秘莫测,就像龙啊。在他面前,我说不出什么话来。”这么说来,龙也可说就是“道”的象征。得道的人,就像龙。

其实,在比孔子更早的《周易》里,早就描绘龙的变化了。我们知道周易第一卦是《乾》卦。乾代表天,代表帝王。所以乾卦里的每一句爻辞,都和龙有关,是龙的六种状态。最下面初九爻,“潜龙勿用”,不得时机的时候,龙是要潜伏起来的,就像秦琼卖马,韩信流落江边向漂母要饭的时候。往上是九二爻,“现龙在田”,这时候龙稍微崭露头角了。这时候要特别小心谨慎,九三爻“终日乾乾”,每天不懈努力。然后如果时机恰当,它就要升腾起来,九四爻“或跃在渊”。到了这时候,开始渐入佳境,终于达到顶点。九五爻叫做“飞龙在天”,那是龙最得意的时候。龙可大可小,可升可隐,但是水里毕竟不是久困的地方,“龙游浅滩遭虾戏”,只有天上,才是让龙一展抱负的舞台。过去皇帝叫真龙天子,又叫九五之尊,就是从这里来的。那么,既然九五已经是到了顶点,上面为什么还有一爻?难道还有比九五至尊更尊贵的吗?当然不是,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不提倡极端。水满则溢,月满则亏,“飞龙在天”之上,是“亢龙有悔”。龙的力量用得太尽,升得太高,反而不好。这些大家都很熟悉,后来都被金庸借去做武侠小说里降龙十八掌的招式名了。

我们看从潜龙勿用到飞龙在天再到亢龙有悔的过程,可以是一个人成长奋斗的过程,也可以是一个民族崛起的过程。也许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善于把握时机,与时俱进,穷则变,变则通,才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延续生存到今天,一脉相承的民族。

龙的第三个特点:奋发图强,力求上进。

龙不但本身善于变化,而且普通的动物,只要经过努力,就可以化成龙。

比如说,鲤鱼可以变龙。“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在黄河壶口最狭窄的地方,有一个龙门。据说每年春季,鲤鱼会逆流而上,千辛万苦到了这个关口,是最险要的所在,如果能够跳过去,天火就会降下,烧去它的鱼尾巴,从此脱胎换骨,化作金龙。过去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从此改变命运,飞黄腾达,就叫“跳龙门”。所以过去人家的年画有一个经典的主题,就是鲤鱼跳龙门。今年是龙年,更加应景。这是一个相当励志的画面。

蛇也可以成龙。传说龙的初级形态叫做“虺”,就是小蛇。虺五百年化蛟,千年化龙,再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应龙是带翅膀的龙。不过和西方的dragon还是不是一回事。一条小蛇要成应龙,需要两千年的刻苦修炼。比逆流而上的鲤鱼更不容易。

还有,马也可以成龙。我们常说“龙马精神”。《周礼》当中记载:马八尺以上为龙。据说龙是可以拉车的。天帝坐着龙拉的车。于是人间皇帝拉车的马,也被叫做龙,“五色云车驾六龙”里的六龙,就是指马。据说龙可以化为马,马也可以化为龙。西游记里就有白龙马。

我们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各种普通的动物成龙的传说。说到底,还是普通人内心的一种改变命运的情结。现在的父母一个个都“望子成龙”。其实古代也是一样。有个有名的故事,说古代有个小孩特别聪明。有一次父亲带他出门,要翻一座山,山路很难走,老爷子心疼孩子,就把他背起来走。结果路上遇到一位长辈,看到了就故意嘲笑说:“以父为马”。小孩子骑在爸爸头上,像什么话。结果孩子反应很快,立刻对了下联:“望子成龙”。对得非常工整。这个故事让人想起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父母望子成龙,情愿给孩子当牛做马,常常弄得孩子压力很大。其实,望子成龙并没有错,但是“成龙”之前,先要“成人”,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然后才谈得上“成龙”。作为一个国家,也是一样,我们总说,巨龙腾飞,中华民族锐意进取,这是非常好的精神。成龙之路上,每一步,都要走得稳。

说到龙,不能不谈另外一种传说中的动物:凤。我们现在总说龙飞凤舞,龙凤呈祥,龙和凤好像是天生一对。皇帝是龙,穿龙袍,皇后就是凤,要带凤冠。其实,本来龙是龙,凤是凤,龙有雌龙,雄龙。凤也有,凤凰凤凰,雄性的是凤,雌性的是凰。司马相如有名的《凤求凰》,就是把自己比作凤,把卓文君比作凰。

《说文解字》说:凤,神鸟也,見則天下大安寧。说明是传说中的鸟,也许不是实际存在的。但如果真的出现,那就吉祥无比。有人认为,凤凰的原型可能是山鸡,因为它长着色彩斑斓的羽毛。但是就算是这样,凤凰至多是取得山鸡的一些外貌特征,要论内涵和气质,那是远远不能比的。凤凰寄托着人理想一种完美的鸟,既有高贵的外表,又有高洁的品质。

但是凤这个字很有意思。它可以拆成两个字。哪两个字?看过《红楼梦》的朋友都知道,

红楼梦里有个王熙凤,很能干。金陵十二钗,每个人都有一首诗作为判词,判定这个人一生的命运,王熙凤的判词里就有这样一句话,“凡鸟偏从末世来”。什么叫“凡鸟”?平凡的鸟?金陵十二钗,个个很厉害,没有一个是平凡的。尤其是这位凤姐,好坏不说,她肯定是非凡的。怎么叫“凡鸟”呢?这其实是个字谜。你看,凡、鸟两个字,合起来正好是个繁体字的“凤”字,王熙凤的名字就藏在里头。

其实,这还不是曹雪芹的发明,这个字谜很有来历。出自《世说新语》,这本书里有好多有意思的事。这个故事讲的是:竹林七贤里最有名嵇康,有个好朋友叫吕安。嵇康和吕安都是性情中人,非常投机。再加上嵇康这个人确实很有魅力,很酷,长得又帅气,据说醒的时候像一棵乔松,醉的时候像将要崩塌的玉山。所以吕安非常佩服他。每次一想起嵇康,不管千里之外,也一定要去和他相会。有一次他登门拜访嵇康,正好嵇康不在家,嵇康的哥哥嵇喜出来接待客人。魏晋时的人脾气都很任性的,吕安看到想见的人不在,也不给主人面子,打量了嵇喜一眼,门也没进就走了。临走的时候,还在人家门上题了一个字。

嵇喜本来挺热情地出来招待弟弟的朋友,结果碰了一鼻子灰,心里当然不痛快。再一看门上的字,是个“凤”字。顿时高兴起来。以为吕安夸他是“人中之凤”。谁知等嵇康回家了,一看门上的字,问是怎么回事,嵇喜很高兴地说了。嵇康叹了口气说,“哥哥,你上了当了。‘凤’这个字,拆开来就是‘凡鸟’。他是说你是一只普通的鸟,算不上高人呢。”

从此以后,就留下来这么个“凡鸟”的典故。其实,从文字学的意义上讲,“凤”是形声字,“凡”是表读音的。把形声字解成会意字,说得好听说创造性发挥,说得不好听,是牵强附会。

所以在早些时候,“凤”一般是拿来形容男性的。古龙笔下有个大侠陆小凤,名字里带凤,很多人觉得奇怪,一条大汉怎么叫个女人的名字。其实,从本意来说,这个“凤”字并不女性化。另外还有三国的时候凤雏庞统,和卧龙诸葛亮齐名的。比他们更早的庄子,也把自己比作凤。说凤是非梧桐不栖,非甘泉不饮的。一般人追求的功名利禄,对凤凰来说不过是就像猫头鹰吃的死老鼠一样,他是连看都不会去看一眼的。

那么凤,后来怎么会变成女性的象征,和龙成了一对呢?这和我们中国人一种朴素的心理有关。传统上我们总是觉得,再怎么好的东西,形单影只就不够好,总要成双成对。那个好字,就是男子与女子的组合。你看,好的古文字:

有的像母亲抱着孩子,有的像男女拥抱。还有一个字,更能说明问题:

这就是吉祥如意的吉字,上面的士,是男性生殖器,下面的“口”是女性生殖器。阴阳调和,大吉大利。龙看起来太有阳刚之气了,两条龙在一起,还显不出阴阳调和,干脆把看起来比较柔美的凤凰和龙配成一对吧。这就像玉帝和西王母在道教当中本来是没有关系的两个神,但是到了民间传说那里,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就被毫不犹豫配成一对老夫老妻了。你看有趣不有趣。

龙是神奇的动物,据说每到龙年都会有大事发生。1976年是龙年,这一年唐山大地震,去世,。改革开放开始。2000年是龙年,这一年我们告别二十世纪,进入新世纪。2012年,又一个龙年,今年会有一些怎样的变化,怎样的进步,我们自然会怀着许多的期待。那就拭目以待吧!到明年我们来写“蛇”字时,一定会有更多的感慨!

上一篇:考场记叙文如何打造“亮点” 下一篇:抡起罗丹的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