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的思考与认识

时间:2022-10-08 01:42:34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的思考与认识

2009年,河北省高中实行新课程改革。这在高中教育教学中是一件大事,它不仅仅是教科书的更换,更是教学理念的变化,是教学思想的更新。它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能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要求管理方式的变革,要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新课程改革的巨大变化,昭示着我们的高中教学走进了新的时代。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学习新课程理论,用现代教育思想武装头脑。在业务上,学习新知识,接受专业知识培训。在学生发展的同时,努力使自己的专业能力得到发展。

新课程的改革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教师并不是因为课程改革了,教学思想就会随之而改变。有些教师的课程意识还没有形成,在他们的心目中尚没有学生意识,教学过程中更缺少开放意识和问题意识。即使是课程改革进行了五个年头,很多教师脑子里依然是教材意识、教参意识,离不开课本,离不开教学参考书。那种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做法依然统治者教师的思想,课堂上眼睛盯着知识点,目中没有学生。试卷讲评,强调的是标准答案,而不关注学生思维的过程。学习的目的是应对统一考试,而不是学生的终身发展。新课程理念一再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师的教学方式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要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主动探究式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每一个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主动探究。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必须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要创设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学会发现问题,学会解决问题。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有问题意识,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要提出问题,让学生发现发现问题。要将把教材里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中去主动探究,主动解决问题。就新教材与现行教材相比,我们会发现新教材注重知识和呈现方式多样性,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不仅仅是一种方式,可以多样化。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问题的答案趋向多样性、开放性。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更活。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自己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习惯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诸多的变化,对教师的挑战非常大,如果教师裹足不前,就很难适应新课改革。

一、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途径

新教材开放程度高,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也必须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新教材中有许多“空白”,这不是教学内容的俭省,而是给教师留有教学的空间,让教师充分发挥自己教学的智慧,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同时,也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在这样的课堂,我们的教师该做什么?该让学生做什么?这是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新的课程观强调,课程是师生共建新知识的过程。既然如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当基于教师和学生的经验,不断充实新的内容,不断生成新的内容。而一改过去就教材教教材,用教学参考订正答案。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新课标,把握课程改革的内涵,不断用新的思路去改变教学方法。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师生是一个活动的共同体,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是不成熟的课堂,它就缺乏了合作的意识,缺乏了师生的互动。课堂之间师生的关系也就不会平等,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不能得到真正体现。创设师生之间平等交往的互动的教学关系,是课堂教学改革成功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超越,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新角色。

二、不断创新是课程改革的不竭动力

教学上要不断创新,就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质疑,要敢于对教师的教学提出质疑,要敢于挑战。当然,这种质疑与挑战是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要解决任何一个问题,必须有相关的知识和基本的技能。当人们面临新情境、新问题,试图去解决它时,必须把它与自己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当发现已有知识不足以解决面临的新问题时,就必须进一步学习相关的知识,训练相关的技能。学生提出问题,善于分析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学需要学生的猜想与发现,需要学生的探究。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就能够去思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许多知识将在学生进一步学习中得到应用,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用数学是学数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材必须重视从实际问题出发,引人数学课题,最后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数学课题都要从实际引入,数学体系有其内在的逻辑结构和规律,许多数学概念是从前面的概念中通过演绎而得,又返回到数学的逻辑结构。

如上思考,是本人对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浅薄的认识,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数学知识将日益广泛地渗透到科学技术,经济生活及现实世界的各个领域之中,数学课堂改革并将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巨大作用。

(责编 张景贤)

上一篇:浅议幼儿艺术化教育 下一篇:由“爸爸去哪儿”析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