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吉祥装饰的表现技法研究

时间:2022-10-08 01:15:47

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吉祥装饰的表现技法研究

摘 要:赣南客家传统民居是赣南客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建筑吉祥装饰艺术是赣南客家传统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居的重要审美对象之一。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吉祥装饰不仅体现出赣南客家人在建筑装饰艺术上的伟大创造和辉煌成就,同时生动反映了赣南客家族群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模式。本文主要就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吉祥装饰的表现技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吉祥装饰;表现技法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159-02

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吉祥装饰的表现技法主要有木雕、石雕、砖雕、彩绘等。

一、木雕

木雕按雕刻技术分为五种:混雕、线雕、隐雕、剔地雕、透雕(见图1)。

混雕:相当于雕塑技法里的圆雕,具有三维立体的效果,可多面观赏,多应用于撑拱、垂花等部位,常利用混雕技法,将形象刻画得非常精细,充满生气。剔地雕:是传统木雕中最基本的雕刻技法,通常指的是剔除花形以外的木质,使花样突出,剔雕有两种刻法,一种是半混雕刻法,将花样做很深的剔地,再将主要形象进行混雕,成为半立体形象,常用于额枋上。另一种是浮雕刻法,花做得深浅不同的剔地,以表现花样的起伏变化。或者在花样上做刻线装饰,勾勒花形,增加作品的装饰效果,或表现花瓣的轮廓和结构,多用于装板、裙板的雕刻中。线雕:通常以刀刃雕压花纹,讲究刀法,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对于花纹的刻画和形象的勾勒有着重要作用,还可以雕刻纹理,表现景物的质感。通雕:是将木板刻穿,造成上下左右的穿透,然后再做剔地刻或线刻,刻成的作品可正反两面观赏。常见赣南客家民居的花罩、挂落、雀替、木门窗中。贴雕:是后期雕刻技术创新的结果,即将雕刻好的图案直接粘贴到建筑构件中,通常一些难以做剔地的刻件、连续纹样、轴对称的构件都是利用贴雕来完成。

整个赣南民居吉祥装饰木雕多采用具象的表现手法,工匠常以神话传说、良禽怪兽、寓意丰富的植物、受人尊敬的人物等题材,采用谐音、寓意、象征的手法刻画出一副副精美的吉祥木雕装饰。在大型装饰木雕中还常见几种雕刻方法的穿插与融合,虚实分明、线条流畅、层次富有节奏,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二、石雕

石雕是古建筑传统三雕之一,它是使用切割、雕、刻、研磨等手段在石料上制作的艺术手法。赣南客家传统民居中的石雕装饰也很丰富,有石立兽、石抱鼓、门槛石石雕、门边石石雕、柱础石雕、泰山石石雕、旗杆石石雕、栓马石、还有宅门两边的石刻对联等等。这些石雕的材料以石灰岩和花岗岩为主,采用的雕刻手法主要有圆雕、浮雕两种(见图2、图3)。

圆雕:指非压缩的,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赏的三维立体雕塑,与木雕中的混雕技法类似。手法与形式也多种多样,有写实性的与装饰性的,也有具体的与抽象的,户内与户外的,雕塑内容与题材也是丰富多彩,应用范围极广。赣南客家传统民居中的石狮、石柱础等大多采用圆雕手法。

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用压缩的办法来处理对象,靠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并只供一面或两面观看。浮雕一般是附属在石料的平面上,使物像凸起,只从前方位表现物像的“半立体感”,后方位或贴在石料上,或根据石料层情况简略雕刻,或用浅浮雕,或用高浮雕。如赣南客家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中的抱鼓石、门槛石、泰山石敢当等多采用浮雕手法,有的雕饰简单,只凿有线条成简单的图案,或加以简单的文字记录建造时间等信息;有的则在上面刻精美的瑞兽图形。由于气候潮湿的缘故,赣南客家传统民居中室内连接户外的门槛多为石材,条件好的在石门槛通常设有抱鼓石一对,石鼓来自于楚巫文化,被认为有镇灾辟邪的用途。鼓抱石中心部位为鼓型,鼓边刻有鼓钉,或有鼓柄,鼓的下端与下方的整石融为一体,形成“抱”势,鼓边刻有万字符号或卷草纹样,下方的整石通常刻有祥云图案,烘托出石鼓的形状和或神秘或庄重的氛围,鼓的两面通常都雕有或华繁杂或简洁的图案,以吉祥题材为主,通常利用民间传说、谐音的方式寓意。比如赣县夏府的戚氏宗祠门前的抱鼓石上有圆雕狮头,同在夏府的谢氏宗祠门前的抱鼓石却有圆雕猴头,两个宗族一个出武将一个出文人,所以在吉祥事物的选择上也是各异的。另外,常见说法还有八仙的法器能避邪,麒麟有王侯之相,花瓶有平安之意,瓜果有多子之意实,草木有长青之意,天仙有送财赐福之意,鱼有跳龙门高升之意等。

三、砖雕

田野调查中看到,在许多赣南传统民居中还常常出现砖雕。砖雕有平雕、透雕、镂雕、玲珑雕等多层次的雕刻技法。赣南客家传统民居中常见的有砖雕文字,这些文字多为单字,如“福”、“孝”、“寿”等字,常常出现在照壁上或者建筑的墙体上。显露出客家先民们祈求天仁地和、健康长寿、家庭和美、五谷丰登、子孝孙贤、家族兴旺的意愿。

四、彩绘、壁画和壁书

除木雕、石雕和砖雕外,赣南客家传统民居也喜爱用彩绘、壁画和壁书来装饰(见图4、图5)。彩绘的表现技法主要是线描与平涂。线描,也叫白描,即单纯的用线画画,在线描中线条可以有许多变化,如长短、粗细,曲直、疏密、轻重、刚柔和有韵律等。平涂法指的是每块颜色均匀涂抹的方法。赣南客家传统民居装饰彩绘中平涂往往与勾线结合,即在色块的,用线进行勾勒、组织形象。赣南客家传统民居的彩绘通常附着于建筑物的上端及内部的藻井。上端的彩绘整体风格与建筑物风格一致,着色以黑、白、灰为主,也有蓝、绿等冷色,朴素自然、清新淡雅。内容主要有:表达健康长寿意愿的,如“鹤鹿同春”、“松鹤延年”等;表达富贵平安意愿的,如“花开富贵”“四季平安”等;表达夫妻恩爱、家庭和睦意愿的,如“和合二仙”、“连理枝”、“鸳鸯戏水”等;表达升官进爵意愿的,如“马上封侯”、“连升三级”等;表达人丁兴旺意愿的,如“葡松万代”、“连生贵子”等;“文房四宝”、“花开富贵”、“八仙过海”、“梅兰竹菊”、“四季平安”等。藻井彩啊绘及墙体壁画的用色丰富,十分显眼。题材与前有教大区别,多为戏曲故事或演义传说,如“鲤鱼跳龙门”、“百孝图”、“福禄寿三星”等等以宣扬道义和诱导教化。还有些祠堂的大门上绘制有门神的形象,一些祠堂墙体上留有许多壁书,内容多为“忠、孝、廉、节”等。这种题壁书法,是唐宋题壁风尚的延续,也是赣南传统民居吉祥装饰的独特之处。

五、结语

我国多元的民族构成,各异的地理形态、历史形态使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传统民居在建筑吉祥装饰艺术上呈现不同的审美倾向,表现技法亦不同。对赣南传统民居建筑吉祥装饰表现技法的研究,不仅是对地域传统文化的挖掘和继承,对深入了解和掌握赣南客家地区建筑审美特征和赣南客家人特定时期的生活追求及审美倾向有着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赣南传统民居研究基础理论知识的丰富和补充。

参考文献:

[1]楼庆西.乡土建筑装饰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社.2006.

[2]罗勇.走进赣州――客家赣州[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3]陆元鼎.中国客家民居与文化[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4]汤翔燕.赣南客家乡土建筑―围屋的建筑型制及其室内研究[D].江西:南昌大学.2007.

上一篇:美丑在艺术创作中的相互转换 下一篇:刍议广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