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会交流材料二

时间:2022-10-08 10:11:55

妇女会交流材料二

妇联基层组织是妇女工作和创造力、凝聚力的基础,也是妇联组织活力的源泉。多年来,区妇联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于党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德城区的实际,围绕大局抓建设,拓宽领域求发展,健全机制增活力,使得妇女组织尤其是社区妇女组织充满生机与活力,在全民抗击“非典”和社区建设工作中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我区获得“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区”、全省首批“社区建设示范区”等荣誉称号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目前,全区街道妇联4个,社区妇代会37个,组建率达100%。柴市社区获得全国“志愿者先进单位”称号、全省“巾帼社区服务和再就业先进集体”、全省“文明社区示范点”;新湖、新华街道办事处妇联获得市级“十佳百优”创业型妇联荣誉称号;尉署、北园等16个社区妇代会获得市级创业型妇代会荣誉称号。

一、抓好组织整建

近年来,区妇联抓住区委、区政府加强社区组织建设的有利时机,主动出击,多次与组织部、民政局联系,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与各街道办事处磋商,提出社区妇女组织工作的“三要”和“三高”原则:即社区妇女组织建设要与社区居委会建设同步进行;社区妇女组织负责人要由社区居委会班子成员担任;对社区妇女组织要加强培训,规范管理。社区妇女组织成员的选拔要坚持“高素质、高标准、高水平”的原则。目前,全区37个社区的换届选举工作已全部结束,在区妇联的努力下,全区37个社区妇女组织得到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现在社区妇女干部平均年龄下降了10岁,高中、中专以上学历占80.5%。进“两委”比例达到了100%,妇代会主任的工资最高的年8000余元,低的年2000余元。退休待遇通过加入养老保险、一次性补贴等形式,全部得到落实和解决。

二、强化工作载体

从社区家庭着手,开展系列活动。从家庭这一传统阵地入手,广泛开展“美在家庭”、“五好文明家庭”、“节约型家庭”、“建廉洁家庭,倡文明新风”等创建活动,调动广大妇女的参与热情,提升家庭成员的文化品位;与市妇联联合在岔河社区举行了“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启动仪式。该活动瞄准当前党委、政府工作的热点,以社区家庭为切入点,号召从妇女、家庭做起,带动全社会节能减排;在丰华社区开展了巾帼志愿者系列服务活动,发放倡议书1200份,100名巾帼志愿者及200名妇女参与活动,由妇联干部带头成立的“健康之家”志愿者队伍免费为老人做理疗服务,受到了广泛欢迎,此次活动为丰华社区的“居家养老”扩大了影响;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选表彰活动,召开表彰会,以典型发言影响教育参会妇女群众,展示我区新时代的妇女风采,进一步促进了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

突出家庭教育重点,促进和谐家庭的建立。根据社会的发展、家长的需要,在社区广泛开展了以“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为主题,“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为内容的系列活动。通过举办家教骨干培训班,组成家教知识宣讲队、开展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广泛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通过开展家庭教育座谈会、问题家庭咨询会等,切实解决了家长的家庭教育困惑和误区。新时代家庭教育要注入新的内涵,区妇联抓住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契机,在全区积极探索了家庭教育工作与学习型家庭(社区)创建活动相结合的模式,并取得显著成效,社区、学校、家庭的立体教育网络进一步完善,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更趋成熟,以社区为依托,以家庭为载体,以区、街、居三级家教指导网络为阵地的家庭教育新格局突显生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尤其是学习风尚浓厚的肖何庄社区被全国妇联等联合授予“全国学习型家庭创建示范社区”荣誉称号后,大大激发了各个社区居民的学习热情。通过我们坚持不懈的多方面的宣传、倡导,文明、科学、和谐、积极向上的家庭、社区环境已经形成,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把维权工作纳入社区服务,拓展维权职能。伴随着社区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来的以单位为主体的维权格局向以社区为依托的维权格局转变。我们要求社区妇女组织要改变“妇女工作妇联做”的思路,借助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挥社区的调解帮教职能,建立并完善社区的社会化维权网络。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引导广大妇女做心理上的强者,保持人格上、经济上的独立。二是“春蕾计划”向社区倾斜。先后有80多名社区女童受到救助,摆脱失学困境。三是利用社区妇女法律服务站进行维权。向广大妇女宣传《婚姻法》、《婚姻登记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强她们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四是结合“巾帼示范社区”、“零家庭暴力社区”创建,积极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定制度、出措施、抓实效,并陆续进行评选活动,在全区营造了浓厚的健康、文明、和谐环境。肖何庄社区王秀华家庭被推荐为全国“平安家庭”示范户,掀起了建设平安之州、和谐之州的新一轮热潮。

三、务求工作实效

为更好的开展工作,夯实社区妇女组织建设,区妇联多策并举,科学管理,务求实效。一是分类指导。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对10个样板社区的妇女干部进行重点业务培训和法律、家教、文化等知识培训,提高她们的素质和能力;深入社区,进行调查摸底,对37个社区的工作分类指导,要求她们因地制宜,各打各的优势仗;坚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工作思路,采取措施,加大力度,巩固提高现有典型引、工作促等办法,帮助落后社区进一步完善提高;带她们走出去学连、青岛、济南、邹城等地的先进经验,开阔视野,找出差距,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形成制度。多年来,区妇联制定了妇女工作考核制度,把妇女工作的软任务变成了硬指标,对每项工作都进行量化考核,实现了工作制度化、任务指标化;每年都对妇女工作进行评比表彰,设立了三八红旗集体、三八红旗手、优秀妇代会等奖项,全面考核妇女工作,通过表彰先进,鞭策后进,激励妇女干部以作为求地位,激发基层妇女组织的内在活力。三是上下互动。重点采取上下衔接、逐级指导、相互促进、整体推进的模式,下一级妇女组织的工作要作为本级妇联年终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上下级之间根据工作实际和地域特点确定各自的考核指标和任务,一级一级抓落实,形成上下联动、良性循环的系统工作。

四、提高自身建设能力

一是提高团结动员妇女参与经济建设的能力。围绕区委工作中心,自上而下开展“新起点、新德城、新女性”主题活动,发出了“立足新起点、建设新德城、争做时代新女性”的倡议,引领妇女积极投身经济建设。在“三八”节期间,举办创业女性座谈会、典型展示活动,鼓励更多社区妇女创业、创大业,同时提升了各级妇女组织培树典型能力,提高了妇联干部的业务水平和组织能力。二是提高做好妇女创业和安置妇女再就业工作能力。先后多次前往尉署、柴市、青龙桥、辛庄、岔河等社区调查、了解情况,促进工作,要求和指导各基层妇联充分发挥各社区妇女组织的作用,通过辖区单位重点安置、从事家政服务、手工编织,开办敬老院、幼儿园、小饭店等多形式促就业,进而维护社会稳定。我区尉署“吉百利”劳务输出公司、“阳光大嫂”、宝丽洁家政服务公司等项目良性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品牌,07年就解决了千余名下岗待岗的女工就业再就业问题。三是提高社区妇女组织自身创新发展能力。新湖办事处妇联创新开展的“邻居节”活动,每年都有新内容,趣味运动会、厨艺展示、票友会、“好邻居、好婆婆、好媳妇”评比会等喜闻乐见,妇女参与率达90%以上,有利地促进了家庭、邻里和社区和谐。新华、天衢、东地妇联在广大妇女中广泛开展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妇女健康知识”讲座、妇女法律法规培训、“迎奥运”健身比赛等各具特色的活动,提高了妇女干部和妇女群众的文化素养,提升了家庭成员的文化品位。丰华小区妇代会根据社会发展和小区居民的需求,积极大胆的推行了“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得到了广大居民的欢迎,也受到了领导的重视。

在不断夯实社区妇女组织建设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在收入状况较差的社区居委会中,妇联干部工资待遇较低。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区妇联也多次与相关部门联系,提出意见和建议,争取社区妇女组织负责人由社区居委会班子成员担任,或兼计生主任,这样既解决了工资待遇问题,又有利于妇女工作的开展。

上一篇:村级妇联情况调查与思考 下一篇:妇女会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