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时间:2022-10-08 10:01:00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老年性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200例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老年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与实验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眼科围手术期护理,实验组采用全程护理,即在常规眼科围手术期护理基础上,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进行详细的术后评估以及一系列针对性的预防对策,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以及前房出血,角膜水肿,后囊膜破裂,前房渗出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在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达到0.5的患者多余对照组,且前房出血、角膜水肿等一系列并发症患者少余对照组。结果:全程护理降低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患者康复率。结论:两种方法比较,采取全程护理还是比较好。

【关键词】护理干预 老年性白内障 超声乳化 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375-02

凡是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称为白内障,此时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导致视物模糊。多见于40岁以上,且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多,是老年人主要的致盲眼病,目前国内外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大部分患者可以恢复视力,但有少部分患者因护理不当仍可出现并发症而影响视力,因此白内障术后护理也是相当重要的,以下是我对其术后观察取得效果的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3年1~12月在我院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共200例,其中男108例,女92例,年龄最大为92岁,最小48岁,平均年龄70岁,合并糖尿病12例,高血压病21例,手术方式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实验组10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方式、麻醉方式及合并病史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眼科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按老年性白内障手术前后常规方法进行护理。

1.2.2 实验组 实验组采用全程护理,针对患者的生活习惯,心里状态,家庭,社会情况等进行详细评估,制订针对性护理干预计划,具体内容包括如下。

1.2.2.1 术前干预 1)帮助患者熟识病房环境,做好患者局部及全身健康状况的评估,合并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需密切观察血压及血糖的变化,并给予正确的饮食指导,告知患者及家属,血压需控制在150/90mmHg以下,空腹血糖需控制在7.0mmol/L以下,方可进行白内障手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2)术眼眼位固定训练。眼位固定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如果患者过分紧张,频繁眨眼,眼球固定不良,则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甚至可能出现后囊破裂、虹膜损伤等,具体方法是嘱咐患者床上平卧,双眼直视正前方,尽可能长时间保持眼球固定不动,训练3次/天,30秒/次。3)术前冲洗泪道及结膜囊,按医嘱滴抗生素眼药水,防止术眼感染。4)准确测量人工晶体度数,充分扩瞳,瞳孔的大小是手术是否能够顺利完成的另一个重要环节,眼科的内眼手术要求瞳孔直径达到6~8mm,并能在术中维持散大状态。5)术前心理干预:因老年患者认知受限,接受能力较差,对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担心较多,因此,对老年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需更加耐心、细致。主要是了解病人的顾虑,评估病人的心理状态及要求,然后因人而异地给予术前心理指导,详细讲解白内障的一般知识,手术的目的,手术的基本方法及术前、术中、术后配合要点。

1.2.2.2 术后护理 1)手术当日卧床休息,多方面关心患者,特别注意做好生活护理及安全护理;加强病情观察,注意有无术眼胀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眼压升高症状,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避免因高眼压影响手术效果;术眼换药应特别注意无菌操作,检查术眼的光线可由眼外侧渐渐移至伤口,切勿猛然将强光直射角膜上,否则会引起反射性闭目,可能造成前房出血;术后滴眼药水应滴在穹隆结膜处,避免直接滴在非常敏感的角膜组织上而引起眨眼动作。2)健康教育。术后3~6天伤口愈合期,术眼新生的毛细血管非常脆弱,轻微外伤及振动可能使人工晶体脱落、前房出血,甚至前房消失,因此,指导患者术后避免振动头部,不要用力闭眼。挤眼或揉眼,不要大声谈笑。若要咳嗽打喷嚏张口做深呼吸。接下来就是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有利于促进伤口愈合,禁食坚硬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多进食蔬菜、水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对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术后易出现放松心理,从而导致饮食不当,血糖不稳,影响伤口愈合,因此,应加强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宣教,延续术后糖尿病食谱。最后就是对患者的心理指导,由于视功能障碍,使患者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术后患者重见光明,心情非常激动,易引起眼压高升、前房出血等并发症,因此,教会患者学会控制情绪。3)出院指导。训练患者掌握滴眼药水的正确方法,严格遵医嘱用药,强调出院后注意保护术眼,防止外伤,术后3个月内不要提重物及做重体力劳动,避免剧烈运动及长时间低头、弯腰;注意术眼卫生,洗脸、洗澡时防止污水进入术眼;注意保护视力,避免长时间看书、看报以及电视,造成眼睛疲劳;出院后如果突然出现眼红、眼痛、视力下降、复视等情况应及时来院检查。

1.3 评价指标 术后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采用SPSS1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数据。

2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见表1 ,由表1可知,实验组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发生率低,两组比较P

3讨论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患者情绪激动、术中不配合及术后护理不当呈正相关系。对照组采用的常规眼科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缺乏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对病情的观察不仔细,与病人的沟通不深,未取得患者的理解及配合,术后易发生晶体移位、高眼压等一系列并发症,影响了手术效果。实验组采用的全程护理干预,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加大了护理力度,出院指导也做得很细致,提高了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有效提高了白内障术后并发症,让患者顺利的重见光明。

参考文献

[1]葛坚.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17[2]曹霁虹,王静平.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散瞳后瞳孔直径的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05

上一篇:手术室护理带教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低血糖原因分析及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