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的攻与守

时间:2022-10-08 09:08:06

智能时代的攻与守

编者按:“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攻有攻的套路,守有守的策略。面对“入侵者”的咄咄攻势,传统彩电企业何以为对?一场“客厅大战”即将上演。

“客厅大战”来袭

时至产业升级之际,电视行业烽烟再起,“入侵者”来势汹汹,传统大佬们也不会坐以待毙,一场“客厅大战”不可避免。

近期,电视行业可谓爆料不断。先是视频网站乐视于2013年5月7日正式酝酿已久的“超级电视”产品,受该消息影响,乐视网的股价接连攀高,而位居第一阵营的创维、海信、TCL的股价集体下跌。而据坊间传闻,不仅是乐视进军电视,联想和苹果也在加紧布局电视产业。

面对众大佬的举措,人们不仅要问:智能电视真能再次掀起“客厅大战”?类似“乐视超级电视”的入侵者真能动摇传统电视企业的江湖地位?智能电视产业链的价值关键点在哪?核心竞争要素是什么?智能电视产业的未来升级方向在哪?

无法规避的冲击。传统电视产业链的基本模式为“传统电视——广电有线网络(含卫星、地面无线广播)——电视台”,是以电视整机为龙头,涉及众多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及众多内容制作、服务等服务商的产业链。传统电视产业的祥和图景已有好多年,尽管消费者对其诸多方面已怨声载道,但传统电视产业链上的参与者还没表现出应有的危机感。

但随着互联网的加入,随着智能时代的来临,传统电视产业链的参与者将面临诸多挑战。

1.内容问题。智能电视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取海量内容,从而使依附于传统电视产业链上的内容制作商、服务商面临重大挑战,竞争会非常激烈。同时,由于消费者会选择内容更加丰富的互联网,传统电视网络也会遇到挑战和竞争。

2.功能问题。智能电视相对成了显示器,电视的功能获得了极大扩展,电视的购物、游戏、运动、交互等消费模式将得以兴起,这对传统电视产业链中的内容制作、服务商也会带来极大的挑战。

3.网络问题。智能电视要求网络的速度更快,更稳定,上网的方式更便捷,服务费用的结算、支付更简单,所以智能电视对传统电视网络运营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如有线电视网络能否或怎样联接互联网?与互联网运营商相比有何竞争优势?

4.存储技术和传输技术问题。由于电视是大屏,对清晰度的要求自然更高,相应的存储、传输技术自然要满足这方面的要求,这对传统的储存与传输技术提出了挑战。

5.体验问题。由于功能的增多,电视机到底好不好玩,体验的好坏就是关键,而从目前的技术看,智能电视机、云电视的体验都有大问题,如存在超高清内容不足、不知如何传输、储存不方便等。更别说UI差、图像品质不好、网络速度慢等问题了。可见智能电视对整个硬件,人机操控、运营环境等都提出重大挑战。体验不好消费者自然会用脚投票,仍然会逃离客厅。

6.商业模式问题。“电视机收入+内容收入+应用分成+终端广告”是乐视的商业模式,但该模式能否成功尚待观察。硬件不论在技术、工艺方面如何进步,但它毕竟是个物理属性的产品,其成本不至于为零,且客厅要求它越来越大,可见其成本不但不会为零,还会越来越大。所以制造商必须保证不会永远无法弥补成本,而销售商也必须能消化这个进货成本。尚若一个商业模式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自然是短命的,自然无法动摇传统企业的江湖地位。乐视网如何消化硬件成本?如何解决售后维修?

7.监管问题。互联网内容上电视后,原以为干净的电视屏幕就会鱼龙混杂,如何监管就显得异常重要,如果监管失当,就会阻碍产业的进步和升级。

8.法律法规的配套、优化问题。面对一个涉及面巨大的升级产业,法律法制建设上首先需要顶层设计,不能简单地就问题而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9.标准问题。各类接口、传输标准,图像清晰标准,相对应的各类协议现在都还有一个共识的达成过程,目前还处在一个不断完善的阶段,这也是智能电视产业升级所需的基本环境。

10.如何卖的问题。电视终端产品的销售以前都是在实体店完成,而“乐视超级电视”的营销模式更注重互联网营销。网上销售的成本会降低,但物流、售后等问题就成为上线后影响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因素。

所以,无论是互联网的“乐视超级电视”,还是IT业的联想电视,亦或还未上市的苹果电视,都是一种破坏性的创新,是新媒体或新产品发动的“智能电视——电信网络——新媒体”对“传统电视——广电有线网络——电视台”产业链的冲击。这次冲击波很强,也是正面的,有利于电视传统产业的全面升级。

所以,正因为电视产业的智能化升级涉及面太广,类似“乐视超级电视”的入侵者,若没有破坏性的创新产品,若没有真正解决如上所述的众多挑战,就不能马上颠覆传统电视产业链。其目前主要影响是短暂的价格体系破坏,或对投资者的心理影响。更何况传统彩电企业仍有新进入者不可轻易获得的产业沉淀优势,传统彩电企业同样有机会整合产业链,创新商业模式,分享产业升级的红利。

如何应对冲击。现在新进入者带来的挑战是切切实实到来了,涉及面如此广的产业升级,我觉得传统电视企业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守业OR创新。破坏性创新毫无疑问是行业的未来,传统企业也必定要全力以赴,大胆迎接挑战。但我们不能把全部资源都放在一个不确定的商业模式上,还得首先把现有产业做好,把产品做到极致,把供应链做强,把系统效率提高。总之要在守护好现有基业的前提下推动破坏性创新。

2.做好产品。产品是关键基础,无论互联网企业还是IT业,要入侵智能电视,必须把智能电视本身做好,否则仅靠内容、靠炫耀UI无法抓住消费者。而目前不论是智能电视还是云电视,还有太多的地方要加以改善。

3.容忍创新中的失败。商业模式的创新必须要经得起市场的检验,竞合时代的商业模式必将百花齐放。内容及网络运营商、传统彩电企业各自拥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均有机会整合产业链,创造新的商业模式,但谁也不能一步到位,必须投入预算,容忍失败,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不断创新、尝试、验证,才能诞生伟大的商业模式。

4.建立标准。作为产业的龙头企业或领先企业要积极参与产业升级,尤其要积极推动硬件产品的产品标准、接口标准、不同终端产品的传输标准等标准的制定和推广,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产业升级。

综上所述,尽管电视产业在创新媒体与创新产品介入后看起来有点乱,但电视产业同样遵循其内在的发展规律,我们不能因此而迷茫。互联网不是万能的,它只是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个科技手段。当然,我们也从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产品或商业模式中,看到传统产业的升级方向及由此重新焕发的新生活力。

整合创新是关键

“入侵者”要想入围,必须在技术创新与产业链整合上下足功夫。

乐视等“入侵者”对传统彩电行业会带来哪些冲击?传统彩电企业该如何以对?请看CMMO记者王玉对TCL多媒体副总裁杨斌的采访。

CMMO:乐视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入侵者”能否动摇传统彩电企业的江湖地位?

杨斌:乐视或者其他互联网企业进军彩电行业,打破了传统彩电与互联网的边界,为传统彩电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思维与商业模式,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智能云电视产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依靠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与推进,在产业链的整合方面,传统彩电企业更具优势,而这些都是互联网企业的短板所在。

2012年以来,彩电产业发展呈现泛IT化,将丰富的内容植入智能云电视中,向“终端+智能云应用”转型,已成为彩电企业的发展共识。

CMMO:智能电视产业的关键市场竞争要素是什么?当前存在哪些问题?

杨斌:智能云电视改变了以往单调的电视模式,深度搭载了智能操作系统,并配以丰富的智能云应用,极大地满足了用户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一经推出即成为市场的消费热点。

智能云电视产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关键市场竞争要素在于产品技术的创新能力和全产业链资源的整合能力。首先,产品技术的创新能力是核心竞争力,是彩电企业决胜智能云电视市场的关键因素。其次,智能云电视是全产业链的竞争,彩电企业对上下游的全产业资源整合能力也是取胜的关键因素。

智能云电视作为创新产品,目前还存在操控复杂,不够便捷等问题。为改善该情况,一些品牌整合优势资源,推出了众多创新性智能云应用,以满足消费者的娱乐需求。如TCL首创的Favor Channel偏爱频道,可以根据消费者的观看喜好,智能化地推荐消费者最佳观看视频,为消费者带来最简单便捷的观看体验。此外,智能云电视还存在应用不够丰富,不够人性化的问题。

CMMO:智能电视产业的未来将走向何方?TCL当前是如何应对的?

杨斌:首先,在硬件基础平台上,智能云电视将深度整合面板厂商、芯片厂商、内容供应商等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并紧密结合最新的产品技术,打造最强大的硬件基础平台。目前,TCL旗下全系列4K智能云电视就实现了超高清信号全程无衰减处理,让用户真正走入真实的超高清世界。

其次,在智能云操控方面,一体化的交互界面,简单操控的体验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如TCL 3D智能云电视搭载了行业首创的极智交互系统,集手势识别、身份识别等功能于一体,能让消费者随心自由操控,为消费者带来极致交互体验。

最后,在软件方面,丰富多样化的智能内容输出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智能云电视将通过深度定制的丰富智能云应用,打造集社交、游戏、学习、工作等一体化的智能终端开放平台,满足用户的极致观看需求。如TCL 3D智能云电视能为消费者提供海量的内容资源,让消费者真正享受精彩智能云生活。

入侵者:国内电视产业的及时雨

“入侵者”正在让国内电视机厂商找回自信,面对国外对手的自信。

文/张书乐

在经历3D电视、LED电视、智能电视等无数彩电厂商炮制的噱头后,电视机厂商终于要遭遇一场革命,一场由“入侵者”带来的革命。

但这场革命却是一场及时雨,因为“入侵者”正在让电视机厂商找回自信,面对国外对手的自信。毫无疑问,每一个“入侵者”的杀入角度都是内容,和硬件关系并不紧密。在时下电视机产品差异化越来越小的情况下,人们更关注电视机能够看到什么。而“入侵者”提供了这种可能,改变电视机只是功能机这一单一形态。这场革命的实质是让电视机不再是单纯的功能机,而这个实质,可以改变国内电视机厂商的从属地位。

因为国内电视机厂商在硬件上存在软肋,不掌握核心的制造工艺,电视的核心部件,要么是直接从国外购买,要么是在国外厂商的“扶持”下引进技术。硬件技术上的差距造成所有的主动权皆握在国外厂商特别是日韩的同行兼对手之手。一直萦绕国产电视的各种以炒作噱头求市场空间的做法,其实也根源于此。

“入侵者”提供了一种可能,彻底摆脱国产电视提线木偶命运的可能。通过智能电视这一理念,无论是自建内容平台还是和“入侵者”联手,提供迥异于对手的个性化智能平台,提供更为丰富的视听享受,而这不仅仅只是过去“看电视”的单一体验。

一个可以预见的未来是:如实现“兼容”,则用户对品牌的黏性将无比加大,因为可能你所最深爱的某些应用,真的只有这个硬件并不特别出色的智能电视品牌才能提供给你,而且你的朋友们或许也都在这个平台之上,让你不忍离去。

上一篇:6月电商战什么? 下一篇:微利时代,经销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