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建筑保护和改建”进教材、教案的研究

时间:2022-10-08 08:24:39

“老建筑保护和改建”进教材、教案的研究

【摘 要】分析“老建筑保护和改建”作为高职院校环艺专业特色教学资源进入教材与教案的必要性,探讨“老建筑保护和改建”教材与教案的建设,以拓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领域,丰富课程内容,为城市化发展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老建筑 保护和改建 教材 教案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C-

0050-02

近年来关于“老建筑保护和改建”的相关项目和研究越来越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仍然年轻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资源正在培植中,“老建筑的保护和改建”不仅是十分宝贵稀缺的教学和科研资源,而且属于环艺专业学习的范围和研究的方向。但是这方面的成功案例或者学术资源确实很少,在高职院校中就更加少之又少。如果我们能将这类资源整合在专业教材中,科学合理地引入实践教学环节,不仅能够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拓宽专业领域、丰富课程内容,还将为城市化发展创造出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研究元素。本文试分析“老建筑保护和改建”作为高职院校环艺专业特色教学资源进入教材与教案的必要性,并探讨“老建筑保护和改建”教材与教案的建设。

一、“老建筑保护和改建”进教材与教案的必要性分析

对老建筑进行改建设计是一项重要课题,无论是历史建筑,还是旧厂房、工业遗址,将其进行保护和改建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如何保护或改建,使其得以重新再利用,如何转化它的功能,从而用以挽救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地位尴尬的老建筑,并使老建筑能够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这些是值得高职院校环艺专业师生思考的。每一个老建筑或旧厂房等都有其与众不同的地方,如果能将这些进行搜集整理,汇总到一起,就可以成为供我们学习或借鉴的教学资源。“老建筑保护和改建”作为高职院校环艺专业特色教学资源进入教材与教案有其必要性。

首先,作为新兴的优质课题,世界各地都在将“老建筑保护和改建”纳入研究和学习的范围,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在西方国家,旧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一直是建筑界讨论的一个热门问题,早在1979年澳大利亚的《巴拉》中针对建筑遗产的保护,就明确提出了“改造性再利用”的概念,即对某一场所进行调整使其容纳新的功能。改造性再利用的关键是为历史建筑寻找适当的用途,将其功能进行置换。在很多发达国家,利用废弃建筑物(如厂房、仓库)进行改建,使其转换为有用的另类空间(如商业、娱乐、餐饮、居住建筑)的实例大量存在。如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大量建于战后60年代的居住区因不合时宜而面临拆除,弗洛里安・贝热尔成功地对哈洛地区的住宅进行了改造,包括建筑物的空间完善,新型构件和材料的应用,在提供新功能的同时,赋予了该地区的传统地标,对建筑改建这个较为普遍的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个案例在很多国外的书籍中都可以找得到。

在我国,对旧建筑的改造性再利用带来的好处已逐渐引起建筑界的重视,突出表现在利用废厂房(库房)和学校公寓改建方面,涌现了一些优秀的工程实例,如北京的798艺术区改建就是一个特别成功的典型案例,798艺术区独特的旧工业建筑改造模式不仅提供了一种建筑思路,而且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商业方法,从而使人们清楚地看到老建筑在当今经济社会中所蕴涵的巨大生命力。

我们可以在很多城市中看到相应的案例,引用到学校的教材教案中的虽不是很多,但可以在网络上杂志上找到大量的这方面的研究论文或报告。很多人已经在做,我们应当与时俱进。

其次,将“老建筑保护和改建”的实际项目作为案例材料进入教材与教案,是对教材内容的一种丰富。时下的很多艺术类院校的环艺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大多和老建筑及改建的知识无关,这类必修或者选修课程及教材也甚少,相关的一些书籍只有在建筑学院中能找到一些,作为高职类艺术院校就更少,所以我们将这类特色资源进入高职院校环艺专业教材教案是对教材和教学内容的丰富。

再次,将“老建筑保护和改建”的内容进入环艺专业教材与教案,直接受益的是环艺学生。关于“老建筑保护和改建”的资源是很有限的,但是已有的优秀案例中有很多是值得学习和推广,如对于老建筑装饰艺术的研究,可以让人们在欣赏和赞叹古人巧夺天工的技艺的同时,还能学到很多装饰的方法,并应用到现代的艺术设计中去;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专业水平,并且可以培养学生对于老建筑保护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感,使传统的工艺与设计手法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与传承,具有一定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最后,将“老建筑保护和改建”作为特色教学资源进入环艺专业的教材与教案,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情,可以提高学校在同级别类院校中的竞争力。在国家教委颁发的《高等学校教材工作规程(试行)》中指出:“高等学校教材是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反映,教材建设是高校的一项基本的建设工作,搞好教材建设与教材供应,是提高教育质量,稳定教学秩序,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任务的重要保证”。我们也可以将“老建筑保护和改建”做成精品课程,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一个好的保护和改建办法,应该是既能将老建筑原有的风貌保留下来,又能同时将其更好地再利用,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并有利于环艺专业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二、“老建筑保护和改建”教材与教案的建设

(一)“老建筑保护和改建”的教材建设

1.将有关“老建筑保护和改建”的一些优秀书籍作为辅助教学材料。以北海艺术设计职业学院为例。该院环艺专业的“商业空间设计”是有一两本指定教材供学生使用的,但大多这样的教材中没有涉及关于老建筑的部分,所涉及的通常是一些新的空间设计和施工的方法或者案例,将老建筑的资料作为辅助教学材料,如指定《与设计对话:老建筑改造――空间设计》等作为课后阅读书目。因此,关于老建筑类的选修课程可以指定相应的教材,如《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解读》等,以大量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生对老建筑空间与装饰的认识。

2.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资源,丰富环艺专业教材的范围和结构。相对于刻板地讲授具体的设计施工方法和虚拟的案例形式,可以尝试采用真实的案例教学,结合施工图纸、施工照片、设计效果图、施工及现场分析视频等形式,让教材的形式多样化,让案例真实化,让项目走进课堂,让学生走出教室。

(二)“老建筑保护和改建”的教案建设

1.在专业必修课程中,以小型商业空间设计为例,从内容上在适当的位置加入“老建筑保护和改建”的内容,重点在于强调保护的意义和唤起学生对于老建筑保护的关注。从作业上,可以指定一个老建筑为空间场所来作为空间设计的对象。以笔者的教学实践为例。在做小型商业空间设计时结合北海老道精舍作为空间设计对象,让学生研究对于骑楼文化的保护和空间的改建,从而在拓展研究方向的同时,唤起学生对于骑楼文化的研究和保护意识。

2.在专业选修课程中,以笔者开设的几门选修课为例。在选修课“老建筑改造工程――建筑的功能置换”中,笔者以亲自参与并实施的案例北海――老道精舍和老道咖啡为例,结合例如北京798艺术区、上海的1933、水舍、田子坊、苏州河等真实案例的实景照片,视频、施工图及效果图的鉴赏,要求学生通过调研,写一篇关于中国境内老建筑保护与改建的论文。本选修课程的教学扩展了学生的研究范围,在针对“老建筑保护和改建”方面提升了学生的理论高度和保护意识。

在选修课“酒店餐饮空间设计”中,通过对各种酒店餐饮空间设计案例的分析讲解,尤其是“老建筑保护和改建”部分,让学生深入了解在给予老建筑一个新的功能定位后,如何做到增强加文化效应,如何做到低碳环保,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在作业内容上,让学生针对一个老建筑改建的项目,指出其优劣部分,做一篇调研报告,加强学生对本选修课的思考。

在选修课“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解读”中,主要通过多媒体课件讲授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和装饰方法及装饰细节,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了解,增强学生对于传统建筑装饰手法的学习,并唤起学生对于老建筑的保护意识。在作业内容上,让学生选择一个学习到的装饰细节,设计一款结合古代造型或设计手法并符合现代人审美需要的生活用品或装饰品,从而使学生将了解和掌握的传统建筑装饰手法应用到现代的装饰设计中。

以上关于必修课与选修课程教案、教学方法及作业的阐述可以看出,不同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各有侧重,相互补充,进而使“老建筑保护和改建”进入高职院校环艺专业教案,并得到丰富和执行。

三、结语

老建筑的改建与再利用具有经济、生态、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意义,必将成为国内建筑界一个新的重要的发展领域。实践表明,促进“老建筑保护和改建”作为特色教学资源进入高职院校环艺专业的教材与教案是可行的,无论是对学生、对高校,还是对地方经济的发展,甚至对整个社会环境都有很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于冰.新建筑改造实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黄继东.关于老建筑保护的随想[N].中国文物报,2012-01-09

[3]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教材工作规程(试行)[EB/OL].法律教育网,1988-11-05

[4]李延强,邹妮妮.唤醒老城――北海老城修复一期工程实录[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2011C0236)

【作者简介】聂明丽,北海艺术设计职业学院讲师,室内设计师;刘 猛,北海艺术设计职业学院讲师、凹凸设计事务所项目经理,国际建筑装饰室内设计协会(ICDA)认证注册室内设计师、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CIID)正式会员、中国室内设计师协会(IDA)专业会员。

(责编 何田田)

上一篇:课堂的延伸――多彩的校园英语角 下一篇: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应用管理学基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