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平县铜厂金矿控矿因素浅析

时间:2022-10-08 07:38:39

【摘 要】铜厂金矿区位于哀牢山大断裂的西南侧。该区1/20万地球化学测量有金、铜、镍、钼、铅、锌、银等异常,异常展布与岩体分布基本一致,且多为组合异常。本文从采用红土中微细粒金的找矿方法,发现了“土型”金矿,并从该类型的区域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等方面对铜厂金矿的矿床特征、矿石组构组构特征进行分析,揭示矿床的控矿因素,以指导区内进一步地质找矿工作。

【关键词】“土型”金矿;特征

1.区域地质背景

矿区位于滇西准地槽,墨江-金平复背斜,金平褶皱系的东南隅,哀牢山深大断裂的西南侧、白马寨倒转背斜的倾没转折端。

白马寨倒转背斜以奥陶系地层为轴,轴的北翼被哀牢山深大断裂所切割,地层出露不全;南翼出露中志留统,中上泥盆统、石炭系、下二叠统以及第三系地层。区内断裂发育,岩浆活动频繁,印支期的基性-超基性岩体及喜山期中-碱性杂岩体、基性岩脉分布。岩体的形态、产状严格受断裂构造的控制,呈岩床、岩株、岩脉(墙)、岩被呈北西-南东向或近东西向展布。

2.矿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2.1.1第四系(Q)

黄色、褐黄色、褐黑色、灰色砂质粘土、泥质粘土及含砾砂质粘土,主要分布于沟谷中及缓坡地带,是区内“土型”金矿的赋矿层位。厚度0-40米。

2.1.2中志留统(S2)

中志留统在区内未分组,但按其岩性特征划分为五个岩性段,由新到老为:

第五段(S52):由灰色巨厚层状灰岩组成,厚度不祥。

第四段(S42):灰色中厚层状钙质砂岩,矿区出露不全。

第三段(S32):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状泥质条带灰岩,厚100米。

第二段(S22):浅灰色巨厚层含灰质白云岩,靠近岩体大理岩化,局部见矽卡岩化,厚约400米。

第一段(S12):上部为深灰色灰岩夹薄层燧石灰岩或燧石结核,中部为灰色厚层白云质灰岩;下部厚层砂泥质条带状灰岩,底部含少量燧石结核,厚约140米,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2.1.3下奥陶统(O1)

下奥陶统在区域上分三个组,矿区仅出露上组(O1c)和中组(O1b)。各组岩性为:

上组(O1b):灰色,深灰色粉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夹中粒石英砂岩,具薄层状构造,厚368米。

中组(O1b):上部灰色,中粗粒长石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与黑色板岩互层,顶部砂岩含砾石;下部灰、灰白色细、中粒石英砂岩、粗粒长石砂岩夹黑色条纹板岩,厚1623米。

2.2构造

矿区位于白马寨倒转背斜的倾没端与F5逆冲断层的交接处,且位于F5逆冲断层的上盘。

在F5以南,岩层产状正常,倾向南西,倾角约60°-77°,主要构造线的方向为北西—南东向;而F5断层以北,岩层产状倒转,随着背斜的倾没和岩层产状的转弯,主要构造线的方向变化较大。从总体上看:矿区为一向南凸出的倒转弧形构造,其西段在长安冲一带,岩层倾向北东,倾角55°-75°;中段茶叶坪一带岩层倾向近正北,倾角56°-80°;东段铜厂以东,岩层倾向北西,倾角34°-73°,该倒转弧形构造又被后期近南北向的平移断层错断而复杂化,但其断距不大。

2.3岩浆岩

铜厂-长安冲中碱性杂岩带,主要侵入于中志留统地层中,为一多次侵入的复合岩体。岩体长7千米,平均宽约1千米,形态不规则,接触带呈凸凹不平的港湾状,产状变化也较复杂。系—中等深度形成的侵入体,其上部残留有较多的围岩顶盖。按其侵入的先后可分为三期:早期侵入的为灰白色细粒正长岩,构成岩体的主体,中期侵入的为肉红色的斑状正长岩,成弧岛状侵入于岩体的东西两端,与铜钼矿化有成因关系;晚期侵入的正长斑岩、煌班岩、辉绿岩等呈脉状产出,与金矿关系密切。

2.4蚀变

矿区主要蚀变是正长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带上形成的矽卡岩化和大理岩化,前者与该区的铜钼矿化关系密切,后者与铅锌矿关系较大。

2.5地球化学特征

区内开展了1/万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其地球化学特征如下:

为了进一步确定异常中心,开展了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16平方千米。其中铜厂金矿所处范围内的金异常(16号)描述如下:

3.矿床地质特征

3.1矿体特征

铜厂金矿产于第四系残坡积层中,为残坡积“土型”金矿,矿区由V1、V2两个矿体组成,各矿体特征为:

3.1.1 V1矿体

3.1.2 V2矿体

3.2矿石质量

3.3矿石类型

矿区除少量辉绿岩和煌斑岩中含金大于1克/吨外,矿石均产于残坡积层中。据此,矿石按自然类型划分为氧化金矿,按结构特征划分为“土型”金矿。

4.控矿因素

4.1构造

矿区处于哀牢山大断裂的西南侧,白马寨倒转背斜的南西翼,主要构造及地层走向呈北西-南东向,次级构造与之垂直呈北东-南西向、北西向的构造控制了该区“土型”金矿的展布,另外在北西向断裂与北东向断裂交汇部位金矿化较强。

4.2岩浆岩

从元阳马鹿塘至金平铜厂一带,中—基性岩浆沿断裂构造成群、成带出现,并形成了与之相关的金、铜、镍、钼、铅、锌、银等矿产。“土型”金矿产于辉绿岩、煌斑岩、正长岩脉之上的残坡积层中,一般三者共存地带矿体规模较大,品位较高。

5.找矿标志

出露正长岩、辉绿岩(辉长岩)、煌斑岩,并有金异常显示是寻找“土型”金矿的有利地段。岩体种类多,产状复杂时,见矿概率大。

6.矿床成因

7.结论

采用红土中微细粒金的找矿方法对具化学异常区进行评价,结合该区构造及岩浆岩两大探矿条件,发现了铜厂金矿,随后发现了长安金矿、铜厂金矿、老卡新寨金矿、亚拉坡金矿及长安冲、马鹿塘等多个金矿点,找金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

工作中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圈定金异常,缩短了找矿周期,提高了找矿命中率。

“土型”金矿埋藏浅,组构简单、易选冶。据近年的开发,经济效益好,是今后一段时期内优先勘查评价的矿床类型。 [科]

【参考文献】

[1]李有云,杨聪.云南省金平县铜厂金矿点检查地质报告,1997,10.

[2]杨聪等.云南省金平县铜厂金矿区详查地质报告,2000,12.

上一篇:基于阀芯装配的一种多配合面机构探讨 下一篇:浅谈变电检修的危险点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