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建筑业“营改增”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2-10-08 07:27:42

全面推行建筑业“营改增”的影响分析

摘要:从2010年开始,我国就着手针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在2016年之前,国家将营改增这一政策在上海这个城市试点,后又推广至多个城市,最后在全国范围内将相关行业进行营改增试点。直至2016年5月1日,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将所有原应该征收营业税的其他行业都纳入改征增值税的行列中来。针对建筑业的营改增进行相关论述,借此提出其带来的影响,并针对其负面影响给予相关的建议,以此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些许帮助。

关键词:营改增;影响;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9.051

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背景介绍

关于增值税,早在《国务院2010年立法工作计划》中就把其作为一个重点项目进行关注,并且为之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增值税的立法工作。而在十二五规划中,国家确立了减营业税加增值税的思想,这一些都说明了国家针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想法。接下来的2011年,国家又有新动作,两部位委(即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通过《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以及相关行业在上海试点的通告正式进行局部营改增。2012年,随着营改增在上海的试点经验的不断积累,北京、天津、安徽等8个省市加入营改增的试点范围,在此期间,上述的试点城市中有90%的单位享受到了这一举措带来的好处。

2016年的5月1日,我国将原本征收增值税的其他行业全部加入改征增值税的范围内,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行,其中也包含了建筑这一行业,有原来全额征收3%的营业税改成现在按照11%的税率征收增值税,相关的进项税额可以在销项税额中抵扣。

2建筑业推行“营改增”的必要性分析

2.1建筑业的税负较重

在2016年之前,《营业税实施细则》中针对建筑业企业的混合销售行为给出了明确规定,如果企业能够分别提供两者的销售额,劳务征收营业税,销售的货物征收增值税,否则将两者的营业额按照3%的税率征收营业税。这一规定虽然简单易行,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力的提升,建筑行业的营业税征收就不是很合理了,原因很简单,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在经济中处于中间地位,而其源头企业以及后面流程的企I征收的都是增值税,这样就导致增值税在建筑行业这里断掉了,而且会带来建筑业的营业税和增值税重复征收的问题。建筑企业的收入是全额征收营业税的,但在其经营活动中,因购买原材料等却要缴纳增值税,这样就会加重建筑企业的税负,不利于该行业企业对设备等更新,不利于提高我国建筑业企业的竞争力。

2.2对建筑业征税成本高、效率低

对建筑行业的企业同时征收增值税与营业税的时,由于我国的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还需完善,导致企业同一事项需要同时缴纳营业税和增值税。例如建筑业的经营内容包括销售货物和提供劳务,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必然涉及对混合销售或兼营业务的处理问题,导致虽然法律法规中有清晰明了的相关处理规定,但建筑业的经营活动过于纷繁复杂,其业务范围广和大规模的经营活动特征必然会让涉税的工作人员很难区分哪些应该征收营业税哪些应该征收增值税。前文已述及我国的税法等法律法规难以跟上经济业务的千变万化,不能及时完善其漏洞,对于税收的征收成本高少有帮助。

在没有实行营改增之前,建筑业既要缴纳营业税也需要缴纳增值税,而两者的征收系统又不一致。营业税是由地方财政享有,企业交给地税局,而增值税在抵扣的时候需要国税局的审核,除此之外,如果企业有进口业务,在此环节的增值税则交给海关,如此操作过程就会出现建筑业的企业需要在多个征税系统中缴纳税款。结合现实业务中的建筑业企业,项目多且分散,经常跨地区经营,就会导致企业在不同地区、不同征税系统之间进行纳税,增加了其缴纳税款的成本,不利于提高其办事效率。

3建筑业推行“营改增”的可行性分析

3.1增值税的基本原理较为科学

增值税的基本原理是将企业的应纳税营业额作为征税对象,而在计算应纳税额的时候却把符合规定的营业额扣除,即将在前一个生产流程中缴纳过的税额在此次税额计算时进行抵扣,此时剩下的应纳税营业额就是此次增加的新的价值。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家都在推广增值税的执行。建筑业企业的增值部分是其在某一时间段所增加的价值,针对这一价值征收增值税即不会加重企业税负,也简化少了征税的工作量,同时,企业为了筹划税收,为加大对相关设备等的投资,利于建筑业企业的发展。

3.2目前建筑业有能力计算增值税的销项税和进项税

增值税是针对生产进口货物以及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征收的税款,工业企业是需要缴纳增值税的,而其生产经营流程是供应材料、加工生产,然后对外销售赚取利润。建筑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跟工业企业大同小异,首先是从供应商那里取得原料,然后聘用劳务利用原料建造建筑物,建造完成之后可以收回工程款,从中获取利润。如此分析,既然工业企业可以征收增值税,那么建筑业企业也具备符合条件的生产经营流程。

纵观我国的建筑业企业,可以发现大都是上市公司,即使不是上市公司也是大型的集团企业,在如此大的企业中一般都会配备专业水平较高的财务人员,这些人员通常具有中级会计师资格,更有甚者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以及审计师等都是常有的事情。而这些人员的业务水平较高,即使对增值税有些地方不是特别了解,但经过简单的培训也能够具有计算增值税进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的能力。

3.3已有试点经验为全面推行提供保障

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调整各行业在经济中的作用,在2016年以前,营改增政策在我国推行五六个年头了,参加营改增的城市以及单位数量都在不断增加,这一政策对不同的行业都有很大的减负作用,这也为营改增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进提供了一定的实施经验。除此之外,营改增的过程中,总理也为营改增的工作提出了“五步曲”的方针,各行业各部门协调互助,精细化操作,在执行政策时加强整体的协同作用,使得这一政策在我国稳扎稳打地推进。

4全面推行建筑业“营改增”的积极影响

减除建筑业重复征税的不公平待遇。在营改增之前,建筑业企业一直都要缴纳营业税和增值税,建筑业企业是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的,在其经营过程中所购买的物资设备不能进项抵扣。但在营业税征收环节却把之前已经缴纳增值税的经营额再次纳入征收范围,导致了建筑业企业重复征税的不公平待遇。全面推行建筑业营改增之后,这种不良影响则会消失,有利于建筑业的发展。

推动建筑业对新设备和新技术的投入。营改增在建筑业推行之后,要求建筑企业在此后购进的设备和技术都可以参加抵扣,为了让企业享有更多的税收优惠,很多企业都会选择更新企业的设备和技术,而这一行为的最终效果会增加建筑业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提高其在经济中的影响。

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业是我国三大经济行业之一,对我国GDP的增长一般都会达到8%左右的贡献,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建筑业推行了应营改增之后,此政策波及的面较广,且大都减少了建筑行业的税负,对于全球经济进去低迷期,我国的发展处于瓶颈的状态而言,这种税收政策的改变,是一针强心剂,刺激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5全面推行建筑业“营改增”的负面影响

5.1建筑业的负担有增加的可能

建筑业全面推行营改增之后,房屋建筑物、设备等固定资产都可以在计算增值税的时候可以抵扣。但目前我国范围内,建筑业企业已经发展壮大,很少会有新成立的建筑企业,其在成长初期已经购进的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已经无法享有现在的抵扣政策,因为营改增明确规定在此政策执行之后固定资产才可以进行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

另外,建筑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砂、石料、混凝土等建筑材料,需要向供应商采购,而很多销售建筑材料的企业一般都是小规模纳税人或者是个人,这些供应商要么只能让当地国税局代开征收率为3%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要么是无法提供专用发票,使得建筑业要么无法抵扣,要么就是抵扣率较低。除此之外,建筑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有些劳动力由建筑业自己招聘,有些是向劳务公司租用,如果是前者,则这些人的成本费用不能作为增值税的进项税额抵扣,这一影响对于建筑业是巨大的,因为人工成本占建筑业经营成本的30%左右,不利于减轻建筑业的成本负担。

5.2增加建筑业的财务核算成本

我国的建筑业企业大都经营范围较广,包含了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安装装潢等业务,而且其经营周期较长,财务处理教务复杂,使得其经营过程中增值税发票不能快速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导致了建筑业企业在营改增之后在账务处理上的困难。

建筑业企业大都是集团公司,分公司、子公司较多,且其经营的项目经常跨地区经营,管理跨度较大,这也就带来了“业务―资金―票据”不一致的情况经常出现,增加了财务核算的范围,也提高了增值税的核算难度。一般情况下,建筑业企业涉及了劳务的提供以及货物的生产,营改增之后,需要对此认定为混合经营,财务核算一定要清晰明了,对于提供劳务和生产货物的收入严格区分,否则税务部门就会采用从高适应税率,增加企业的税负。

5.3减少我国财政收入总额

建筑业的营改增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以后,房屋建筑物、固定资产等可以进行增值税进行税额抵扣,其影响广泛,总体上而言对建筑业起到了实实在在的减税作用,但却减少了我国财政的总体收入。因为建筑业购进的房屋建筑物、设备等一般金额较大,如果在一个会计年度内购入大量的固定资产,会造成企业的进项税额抵扣^多,或者整个会计年度都不用缴纳增值税,进而影响到国家财政收入。

6应对建筑业“营改增”负面影响的对策

6.1完善对供应商管理制度,减少建筑业成本负担

针对原材料和劳务供应商不能提供合法合理的票据,最终导致建筑业的进项税额抵扣较少这一问题。建筑业企业应该建立供应商管理制度,能够掌握供应商是否是一般纳税人、提供何种发票、该种发票适应的增值税税率,以便企业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能慎重考虑其是否能够为企业提供合法的票据进行抵扣,以此达到降低企业税负成本的目的。

6.2提高建筑业营改增的适应水平

增值税的会计核算与监督相较于以前的营业税而言较为复杂,增加了财务人员的会计核算的范围和难度,这些变化对于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要求更高,所以建筑业企业在应对这一变化的时候应该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或者聘用更高水平的财务人员,满足企业对增值税核算及管理的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全面推行在建筑行业的营改增政策必然会减少财政收入总额,但这对于我国总体的发展和财政的需求影响不是很大,出于减少财政支出的目的,建议国家将地税局和国税局合并,以此应对财政收减少的这一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梅.“营改增”对国有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

[2]王雪.“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研究――以GX建筑公司为例[D].兰州财经大学,2015.

[3]解秀秀.“营改增”背景下建筑业增值税的税收筹划[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

[4]陆姹姹.建筑业“营改增”的影响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6.

上一篇:工科类大学物理课堂教学改革 下一篇:春江水暖税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