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根”留住

时间:2022-10-08 06:54:15

2009年5月28日(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国务院修改法定节假日后的第二个端午假期。四年前,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Gangneung Danoje Festival)”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的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我们迄今已经有2500余年历史和文化的端午节,怎么反而被韩国人捷足先登而“申遗”成功了呢?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纪念屈原说、公祭伍子胥说、龙的节日说、恶日说、夏至说等。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经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说的影响最深最广,占据了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赛龙舟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据此,下文我就以“纪念屈原说”展开论述。

根据对华城小学实验六年级152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我发现学生对这一彰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节日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吃粽子、赛龙舟上,对“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屈原的认识,62.5%的学生知之甚少,32.2%的学生一无所知,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一种尴尬,一种缺失。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西方文化的渗透和侵袭,我们发现,“民族文化”正在成为孩子们一个日益遥远而模糊的概念。对他们来说,民族的传统的东西是苍白的,是没有厚度和质感的。我国不少非物质文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解,很多传统文化都存在着香火中断、后继无人的威胁。一言以蔽之,下一代的孩子们缺失的是民族文化的根,是民族思想的灵魂。

韩国“江陵端午祭”的成功申遗既给我们以一种警醒,更是我们可以借鉴的“他山之石”。由于江陵市政府对民间无形文化的高度重视和有效保护,一个普通的民间节日成为江陵文化的标志,成为韩国民族精神的象征,更成为外界认识韩国文化和江陵民情的一个窗口。我认为,只有将历史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因素相融合,才能给无形的文化遗产注入无穷无尽的生命活力。我们要借鉴“江陵端午祭”的一些做法,吸引孩子们,让中华传统历史文化再现勃勃生机。

二战以后,17个国家的75位著名人士联合发起“世界保卫和平大会”。随后在1953年,在莫斯科举行的世界和平大会决定将屈原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号召全世界人民隆重纪念他。可是翻阅苏教版小学语文一至十二册教材,却没有发现一篇正面描写屈原的文章和诗辞,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华文明,薪火相传。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可谓任重而道远。

一、和教材编写者商榷

1.在单元练习中安排一次对“屈原的爱国诗辞或后人为缅怀这一爱国诗人而作的诗辞歌赋”的学习,如屈原《离骚》中的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又如唐代诗人文秀的《端午》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再如宋代著名诗人张耒的《和端午》诗: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2.在高年级教材中精心编排一篇描写屈原的文章,中国的“世界文化名人”,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已经安排了:(四上)第16课《李时珍夜宿古寺》里的李时珍;(五上)第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里的齐白石;(六上)第4课《古诗两首》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六下)第23课《孔子游春》里的孔子,却缺少描写屈原的文章。我建议:此类文章可以采用如(三上)第23课《每逢佳节倍思亲》和(四上)第2课《但愿人长久》这种“文包诗”的形式,像(六下)第23课《孔子游春》那样,对屈原的言行进行综合、截取、古文今译等,将其诸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样的名言合理地渗透其中,让孩子们能走近屈原,学习和感受他忧国忧民而“上下求索”的伟大人格和爱国情怀。

3.在高年级段的单元练习中安排一次口语交际:说说中国的“世界文化名人”。

4.在高年级学段安排一个语文综合性学习:“学和做”――“采风端午节”或“我眼中的屈原及诗辞”。我认为,这既是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又是推进素质教育,弘扬爱国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时代追求。

二、社会正在实行的举措

令人欣慰的是2009年5月29日《文汇报》上的一则要闻:“中国端午节”申遗程序启动。副标题:湖北省代表中国申报材料由鄂湘苏三省“打包”。“三省四地”指:由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和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湖南汨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四个部分内容组成,此次申遗“中国端午节”,主要是以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为主,民俗活动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儿童戴荷包、五毒兜兜等,意在驱毒辟邪。这些民俗尤以湖北省秭归县、黄石市更具典型性,所以2008年10月,受文化部的委托,湖北省代表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了申报表和相关材料。

再联想到国务院将端午节设定为法定节假日的创举,这些都是国家和社会力量弘扬端午节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重大举措,是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大事,在庆祝建国60周年、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更显得意义非凡,更令国人欢欣鼓舞。

三、教师的具体行动

“中国端午节”申遗活动向世界表明了中国人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信心和决心,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赢得世界人民尊敬的价值所在。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民族文化和民族思想的种子,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语文教师被赋予了新的角色: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所以,教师具体可以做的事,如积极开发、转化、整合新课程资源,又如组织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节”,再如可以安排学生参加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回家学包粽子,让“家家包粽子,屋屋飘粽香”的端午节日味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中来。在此基础上,学生调查了解各地过端午节的民风习俗,缅怀屈原的动人故事,交流屈原的爱国诗句和后人为缅怀这一伟大爱国诗人而作的诗词歌赋,撰写活动感受等。殊途同归,其目的就是要唤醒我们失落已久的对历史名人、对传统文化的敬意,将民族传统文化血溶于水地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之中。

这是我们的一种追求,更是我们的一份教育责任。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付诸行动,就一定会有所收益,一定会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作出贡献。

上一篇:高等职业院校班主任工作刍议 下一篇:让生活之源流进孩子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