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N技术在海南电网行政交换网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10-08 06:23:50

NGN技术在海南电网行政交换网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文章对下一代网络(NGN)两大实现技术进行分析,研究相关业务部署方案,结合组网模式及接入层方案给出软交换在海南电网行政交换网的整体组网架构。

【关键词】 NGN 软交换 行政交换网

一、引言

海南电网现有的行政交换机采用程控交换技术,在网运行多年,设备主要元器件已严重老化,厂商备件也已停产,严重影响了公司日常办公和生产安全。同时智能电网的实现需要高速、双向、实时、集成的通信网络作为基础,故需寻求一种新技术来替换传统程控交换机。

二、NGN实现技术

NGN是一种业务驱动型网络。通过业务和呼叫分离,呼叫控制和承载分离,从而实现相对独立的业务体系,使业务独立于网络。NGN主要实现技术有软交换和IMS技术,通过业务能力、网络建设、技术生命力、投资等维度比较,IMS与软交换都可以满足行政交换网统一通信业务需求,且两者在业务功能支持上没有差别。

IMS在多厂家混合组网上难度较小,技术发展生命力强,硬件支持起始用户数量大,对企业来说规格较高。软交换在产品成熟度和应用方面具有优势,相比IMS所需投资更少且发展时间长,在企业网市场应用更广泛,业务体验(尤其在智能终端上)更好。海南电网行政交换网采用软交换技术进行升级和改造。

三、业务部署分析

为有效指导行政交换网建设,需对相关业务部署方案进行探讨。软交换系统将能够提供普通语音电话业务、视频电话业务等多种业务。不同业务的触发和使用流程不尽相同,按照业务需要系统不同主体配合的情况分类,可以分三类。

第一类业务内置于呼叫控制系统内采用标准信令协议实现业务功能,提供传统语音业务,不存在互连互通的问题;第二类业务需要本地业务服务器和呼叫控制器配合完成业务流程,为扩展语音业务,不同厂商间可互通;第三类业务需要部署单独的业务服务器,为高级业务,不同厂商间不能互通。

根据业务主要特征及各厂家之间的互通性,第三类业务由南方电网统一部署,其余两类业务由南方电网和海南电网公司两级部署。

四、软交换建设方案

4.1 系统架构

从系统架构上来看,软交换系统可分为业务层、控制层、传送层和接入层,如图1所示。

业务层:采用开放的业务接口,提供传统交换机的业务和其他增值业务。

控制层:实现呼叫控制和连接管理,支配网络资源。

传送层:采用分组技术,提供一个高可靠性、端到端的QoS保证的综合传送平台。

接入层:提供丰富的接入手段,将各类用户连接到分组网络,并将信息格式转换成为能够在分组网络上传递的信息格式。

4.2 控制层设置方案

软交换控制层建设可采用集中模式和分布模式两种模式。集中模式只在公司总部设置控制层设备,其余地区只设置接入层设备;而分布模式则需要在公司总部和其余地区都配置控制层设备。分布模式更适合用户数量更大,比较复杂的网络。

从运行维护角度分析,按集中模式建设,公司总部维护控制设备和业务系统软硬件,地区只负责维护接入设备,符合公司现有维护力量的分配方式,分权分域的维护模式有利于网络建设和业务开展。建议采用集中式组网,控制层集中式组网模式如图2所示。

4.3 接入层设置方案

针对电网公司大楼、宿舍区、直属机构公司需求情况和安装条件,接入方案如下。

(1)公司大楼(前提:不重新综合布线),如图3所示。

原有传真机通过新增接入网关设备接入

新增IP电话直接连接到现有剩余信息口上与楼道交换机互联

部分办公室信息口数量较少,采用接入交换机进行扩展

(2)宿舍区/直属机构,如图4所示。

宿舍区和直属机构当地的模拟电话全部接入到新增的接入网关上,通过网关设备将各直属机构的模拟电话接入软交换系统,配置的接入网关设备需具备自交换功能。

五、结束语

电网行政交换网由传统程控交换机向下一代网络过渡和演进是通信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现代通信网络的发展方向。NGN中的软交换技术在海南电网行政交换网中的应用研究一方面对电网后续建设电话交换网具有借鉴意义,另一方面给电网开展新通信业务提出了相关建议,具有较强的建设性。

上一篇:商业智能在BSS系统中应用 下一篇:信息通信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