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手 第11期

时间:2022-10-08 06:15:10

在人体上肢前端腕部以下、可以拿东西的部分,我们谓之“手”。日常应用时,手有多种含义,如:人手一册,为“拿着”之意;手书、手笔、手稿等语,有“亲手”之意:特指专司或专精某种工作与技能的人,可称“鼓手”、“水手”、“能手”等。

手曾经是原始的度量衡。古书的“布指知寸,布手知尺”就可证明这一点。“中妇人手长八寸谓之咫”。是说身材高矮适中妇女的拇指至中指张开的距离,相当于8寸;若为中等身材的男子,这距离就有10寸,亦即1尺(古代的尺寸比现在的短)。据说古罗马数字也起源于手:一只手代表5。

从猿“手”到人手

当你翻阅一页一页书、写下一行一行字的时候,你的指头是那么灵巧自如。此时此刻,你恐怕丝毫也没有想到要赞美自己的手指。可它们却是非常值得赞美的。

真的。除了人类,还有哪种动物能与我们双手相比哩。

学者告诉我们,人手来自鱼的胸鳍。这中间的进化过程大约经过了4.5亿年。

人类的祖先是猿猴。我们的双手是直接从猿“手”变来的。看看刚生下来的婴儿吧,婴儿的手与猿手就非常相似,他们还能像猿“手”一样攀在木棍上。其实他们才来到人世,并未经过什么锻炼。人类学家据此认为,这是重演律在起作用。是猿“手”与人手关系的有力佐证。

关于人手和古猿的手,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这样写道:“骨节和筋肉的数目和一般排列,在两种手中是相同的。”猿“手”也有5个会活动的手指,古猿就用它们采摘鲜果,挖掘块茎,拾石拣棒,打猎防害。我们今天有这更加灵敏的双手,归根结底就来源于古猿的手。

但是,人毕竟不是猿,人手也与猿手有本质的区别。这种区别不仅表现在灵活程度上。更主要的在于工具的制造上。而这又与我们高度发达的脑袋有关。

应该说,人类的许多器官并不比有些动物先进,不过有了与其他动物不一般的大脑和双手,我们就成了万物之灵,其他动物不能与人类同日而语的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手是万能的

如果说“双手万能”,那可一点不假。我们吃饭、穿衣、抓痒、弹琴,哪一样离得开手?农民的耕、耙、锄、割,工人的刨、削、切、铸,医生的按、摩、运、揉、掐、推、拿不全靠各自的一双手吗?

有人估计,我们的双手可以做出上亿的各式动作哩。

手的万能源于手的特殊结构。一只手有20几块腕骨、掌骨与指骨;有59条肌肉、3大神经干系,还有特别发达的血管系统。

特殊的结构使我们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钢琴家则可以在1秒钟内击键数十次。有了这双灵巧的手,中国人民才建起了绵亘万里的长城,埃及人民才建成了高耸入云的金字塔。

在人的一生中,除了睡觉以外,双手几乎从不休息,总共伸、屈指关节至少2500万次。奇怪的是。它在持续活动后极少有疲劳感,不像腰、腿、肩、臂那般动不动就会累了。

为了事业,我们都应努力使用这双神奇的手,好好保护这双伟大的手。

我们为什么善用右手

请注意一下你周围的人,他们是用哪只手做下面10个动作的:执笔,拿筷,掷东西,用牙刷刷牙,持剪刀,划火柴,穿针引线,握钉锤,握球拍,用毛巾洗脸。

结果你会发现,我们中国人中98%以上惯用右手,是右利者。根据全国医学心理学年会上制定的中国人的利手分类标准,如果上述10个动作都习惯用右手或左手的,则称之为强右利或强左利;如果前6个动作都用右手或左手,而后4个动作中的1个或4个动作用另一只手,则称为右利或左利;如果前6个动作中有1个动作用另一只手,其余的4个动作也用另一只手,则称为混合利。

按照这样的标准,有关科学工作者对14个省市的19个单位进行了调查,在18593名正常男女中,几乎都是右利,左利者仅占0.23%,男女之间的差异也不大。

我国儿童如用左手写字、执筷,往往会遭到长辈的制止而强迫纠正,这些人可称之为“潜在左利”。但即使把潜在左利者计算在内,我国的左利者也不会超过2%。远远低于西方国家的左利者数值。美国的一位神经科教授报告:“经过统计,我们发现美国人口的10%是先天性惯用左手的。”在英国,大约也有10%的人是左利者。

动物专家曾经研究动物中有没有左利和右利的分别,结果是:动物使用自己的腿脚时,也有主次之分。而为主的腿脚又常是相对固定的。不过,与人类相反,大多数动物是左利或对半开的。一般说,猛兽、猛禽多左利;马与鹦鹉基本上是对半开;大象却是右利占多数。

为什么人类多右利手呢?

瑞士和美国的一些科学家认为:我们远古的祖先,使用左手和使用右手是平均的,那时的古人刚刚开始去认识植物,因而吃下了许多有毒植物。由于左利者的大脑易受毒害,而右利者却能更好地生存下来。经过长期的自然淘汰,右利者就越来越多了。科学家推测,大概是左利基因正好紧挨着对毒素敏感的基因,所以他们更易遭受毒害。不过,这些观点尚未被普遍接受,学者们仍在探讨形成右利与左利的原因。

谨防肢、指断离

在生产劳动中,有时会发生工伤事故。根据专家提供的材料,冲床、剪床、车圆锯、缆绳、拉丝车、皮带运输机以及农业机械的操作者,如忽视安全生产,容易造成断肢、断指的不幸。仅仅上海市,一年就有六七百起的断手、断指伤害。

有些断离的手、指可以再植,有些则不行,例如,被粉碎机、绞肉机碾碎的手或指就无法再植。

要接好断离的肢体并不容易。在缝接血管、神经时,通常要在10-30倍的显微镜下进行,还得有高超的缝接技术。有资料说,我国断肢再植成功率一般在80%以上,手指再植成功率为90%左右。1986年1月,我国成功地将一女工完全断离的10个指头全部接活。创造了医学史上的奇迹。

努力保存好断离的肢、指是再植成功的首要条件。专家认为,最好是将断离的肢、指用消毒毛巾包好,放在装有冰块的塑料袋中,外加冰块冷藏起来(冬天可以不加冰),尽快和病人一起送到有条件缝接的医院去。

手是每个人最重要的“工具”,我们在生产、生活中一定要牢记安全两字,谨防肢、指的伤害与断离。

上一篇:阳光·绿地·空气 下一篇:颜介牙痛苦难言叩齿祛病体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