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建沼气池原料配比及快速启动技术的几项要点

时间:2022-10-08 05:50:07

关于新建沼气池原料配比及快速启动技术的几项要点

一、主要发酵原料配比

目前农村沼气池主要发酵原料有猪粪、奶牛粪、肉牛粪、骡马粪、作物秸秆等。根据各地原料资源对上述发酵原料进行合理的科学配比,是充分利用发酵原料达到沼气池产气快、产气率高、维持产气高峰时间长的重要技术措施。沼气池发酵原料的配比主要是根据各种原料中所含碳氮比(C/N)来决定的,碳素是沼气细菌活动的能量来源,例如各种作物秸秆、杂草、树叶等,而氮素是合成细菌原生质的主要成份,例如人畜粪便等,这两种原料要进行合理的搭配,混合进料,才能获得较好的产气量,现介绍适合我省使用的几种发酵原料配比。

1.1以猪粪为主加玉米秸秆

猪粪C/N为13:1,含氮较多,玉米秸秆C/N为53:1,含碳素较多,一个10m沼气池,按沼气池发酵容积的80%计,各原料的配比应为:猪粪4立方米,玉米秸秆400公斤,接种物3立方米,粪草比基本为2:1。用稀人粪尿代替自来水。如没有人粪尿可加0.3~0.5%的碳酸氢铵或0.1~0.3%尿素的水溶液,另加5公斤石灰的水溶液。

1,2以牛粪为主加猪粪

鲜牛粪的C/N为25:1,一个10立方米沼气池各原料配比应为牛粪3~4立方米,猪粪2立方米,接种物3立方米,加人粪尿和少量石灰水溶液,若用牛粪加玉米秸秆作为发酵原料,要加5~10公斤尿素和5公斤石灰的水溶液,最好用人粪尿代替自来水,效果更佳。

1,3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发酵原料

用玉米秸秆作为沼气主要发酵原料虽然还没有推广,但有些用户一直在利用作物秸秆、杂草发酵,而且结累了不少经验,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玉米秸秆会在沼气建设中发挥作用。

我国有5亿吨左右的农作物秸秆,一吨秸秆能产250~300立方米沼气。秸秆不仅数量大,随用随取,还能生产大量的有机肥料。用作物秸秆作为沼气主要发酵原料益处很多,许多农民还是乐于应用,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防止结壳。沼气池装完发酵原料后,在料液上面放置5~7个用竹或槐条编制的篮框,在篮框内放置1~2块整砖,稍加压,让篮框一半沉于料液下,一半露在气箱中,让篮的重量不上浮也不下沉,篮框内只有料液没有秸秆结壳,这样便于加快沼气释放速度。

(2)秸秆必须粉碎或拉丝切成长2~3cm,这样进料方便。秸秆粉碎或铡碎,从目前来讲消电量不算太大,平均每铡碎100kg秸秆,耗电量为0.5KW・h,在经济上已经很合算,农户完全能接受。

(3)秸秆必须进行预处理。秸秆铡碎以后可以大量的直接喂牛羊,一方面秸秆过腹产生粪便,一方面把大量的吃不完的秸秆通过牛羊的粪尿混合后进行踩踏,酸化,也可以直接把秸秆垫入猪圈内酸化,可以天天加料入圈,不受时间限制,操作也方便。通过上述入圈预处理后的秸秆八池后可以加快发酵速度和提高利用率。

(4)勤进料,勤出料。每年的4~11月份,除大出料外,还要勤出料,勤进料,每加到50公斤秸秆后,必须要出料了,进料的多少要按用气量和温度来决定。一般料温在15~30℃时,每加1公斤秸秆可产气0.35m・kg以上,可满足做一顿饭的燃料需要。进料时尽量从水压间取出发酵后的料液或水进行冲刷、搅拌,使秸秆和料液尽量混合。一个10A方米沼气池,每天进秸秆3公斤,一年可利用作物秸秆1100公斤以上,可产沼气400立方米左右。用猪粪尿代替自来水沼气池产气又快又多。

(5)充足的高质量的接种物。沼气发酵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条件是甲烷菌群菌种量的多少。农村沼气池一般加入接种物的量应为总投量的10%以上,若加入20%~30%,则启动更顺利,产气更快,沼气甲烷更多,在沼气池大换量料时,最好保证1/5左右的原沼气池中的老渣液作为接种物。这就是俗称的换料时要保证“生料熟水”,选择的沼气发酵接种物要尽量和原料的种类一致,当接种物中含有泥沙和杂质时,要先进行过滤再使用。附近没有旧沼气池,必须进行接种密集培养。全秸秆发酵产酸较多,用5-8公斤石灰的水溶液调节发酵物的pH值,同时加入5-10公斤尿素水溶液来调节发酵物的碳氮比。进料前都要进行原料的预处理。

二、快速启动技术

2,1预处理

入池发酵原料无论采用何种原料配比,都要进行预处理,预处理主要把入池原料进行池外池内堆沤。

(1)池外堆沤:以猪粪为发酵原料,先把发酵原料摊开暴晒1~2天,经常翻动,拍碎,来提高原料的温度,选择一个炎热的中下午,把接种物、石灰水溶液和发酵原料充分混均,水分要适中,一定要使用饮用水。堆成堆稍加压实,并用塑料布覆盖密封发酵,夏天2~3天,冬天3~5天,堆中插一温度计,温度上升到50~60℃,再维持0.5-1天(不能让发酵原料因温度过高而变白),立即入池进行池内堆沤。

(2)池内堆沤

当日乘堆温较高时,立即把池外堆沤的发酵原料入池进行池内堆沤,池外堆沤时间不能太长,时间长了,虽然能加速产气速度,但消耗多。影响池内产气率。入池的发酵原料不要压实,以松散为好,池内进料口下口,直径1米的地方不要堆沤发酵原料,以便以后畅通进料。然后盖住活动盖和进出料口上口,池内发酵夏天3~5天,冬天5~7天。堆沤期间每天观察池内的料温,当料温升高40~50℃,再维持1~2天即可大量倒入稀人粪尿和河水或已经晒过一天的井水。并用直径10~15cm粗的木棒在池内捣20多个料洞,插到池底,并把木棒在料洞中上下抽动,左右摇摆,把事先扎好的直径10cm粗的1米长的小竹捆或小树条捆或葵花杆捆插入料液洞中,露出液面20cm即可。大换料时可以取出再用,这种方法既便于操作。破壳效果又好,产气速度快。也可在料液表面放置篮框。

2,2合适的浓度

如果浓度不合适,发酵就不会正常,产气也就不正常。北方气温比南方低,产气率也低,发酵原料大部分是猪牛粪,含水量都在80%左右,在发酵池内原料不太容易流动,所以发酵浓度都比南方高,一年四季发酵液浓度都可以控制在10~13%。如发酵原料不足时,可降低到:夏天为8~10%,冬季为10~12%。

2,3合理的碳氮比

沼气细菌是一个有生命的微生物,我们一定要按照沼气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活动所需要消耗的碳素、氮素比来确定入池的原料碳氮比,一般为20~30:1为宜,如按照前述的几种原料发酵配比,一般都能达到这一比例。

2,4适宜的酸碱度

沼气池发酵料液酸碱度一般应保持在中性,pH值为6 8~7左右为宜。沼气微生物发酵第一、第二阶段为分解产酸阶段,主要产生乙酸、丙酸、丁酸等,使发酵液变酸,所以在进料时加上石灰的水溶液来调节pH值。沼气池启动以后的发酵过程,沼气微生物自己能调节pH值在适当的范围内。

2,5稳定的发酵温度

沼气启动时,原料发酵好以后再在池内堆沤3~5天,让池内温度达到50%以上,然后加温度适宜的料液,直至加满到指定位置,立即封口。沼气发酵产气随气温升高而增加。根据我们多年试验证明,在我国北方一般要求夏季池温稳定在18℃以上,冬季13℃以上,都能达到长时间的产气高峰。如果沼气池所需的温度达不到标准还可以采用了塑料袋热水法,不仅效果好而且方便使用。具体办法是:将料液抽出后直接注入白色塑料袋中(所谓塑料袋是指新买的成筒状的塑料布,将一头用绳子扎紧将水从另一头注水或注料液。要求是较厚塑料布,长5~6米、周长4米左右)在避风向阳的地方爆晒直到水温达到要求时,即可将水加入沼气池。入冬以前要大进料,冬季对沼气池一定要做好保温增温措施,真正达到一年四季沼气池都可以正常使用。

上一篇:韩国与欧盟国家的能源效率管理(一) 下一篇:浅析生物产业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