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地膜覆盖免追肥及免耕栽培管理技术

时间:2022-10-08 05:48:28

烤烟地膜覆盖免追肥及免耕栽培管理技术

[摘要] 地膜覆盖栽培能促进烟株早生快发,有利于烟叶品质的改善,已被广大烟农所接受。但生产中烟农习惯于旺长期揭膜培土上厢,这样地膜的作用并未完全发挥出来,同时也增加了烟农的劳动强度。为了充分发挥地膜的保温、保水、保肥及防除杂草和害虫的作用, 就要推广地膜覆盖免追肥免中耕栽培技术。

少耕免耕措施属于保护性耕作措施。保护性耕作是对传统翻耕、休闲耕作制度的变革,是一项先进的现代农耕技术,其核心内容是实行免耕或少耕,尽可能地降低对土壤的耕作强度和次数,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保护地表,同时配套相应农艺栽培技术,保护土壤自然功能和土地产出能力。

[关键词] 烤烟 栽培 管理技术 地膜覆盖 免追肥 免中耕 少耕免耕

一、移栽技术

烤烟烟苗移栽技术是烟叶种植的初始,也是最关键的技术之一。烟苗移栽的深度、行距和株距、肥料的施用量和施肥方法以及烤烟大田生长期的降水分布和降水量,基本上决定了烤烟大田期烟叶的光照、肥料利用规律、通风状况,进而影响到烤烟的长势、株型、烟叶的化学成分积累,最终影响到烟叶的质量。烤烟移栽的关键要素主要有移栽期的确定、移栽方式、肥料使用、浇水以及后期的烟苗查漏补缺等。确定适宜的移栽期,必须考虑气候条件、种植制度、品种特性、育苗技术等因素。气温显著影响烤烟的生长发育,移栽期的确定需要兼顾大田生育期两头的温度。至少移栽时土壤温度高于10℃,并且保证大田生育期稳定通过日均温20℃,同时考虑烤烟生长期降水的分布。同时,应与当地的种植制度结合考虑,以其他作物与烤烟的矛盾降低到最小为宜。一般来说,当气温稳定大于10℃时,即可进行烤烟移栽。烟苗的移栽深度应把握生长点高于土表5~8 cm,即烟苗的移栽深度在6~8 cm,烟苗心叶距地面1.6~3.3 cm。栽烟时间以晴天上午08:00左右,或下午17 :00左右为好。边拔边栽,不栽隔夜苗。移栽时还要合理确定种植密度。在土层深厚、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块,行距应为110~120cm,株距为50~60cm,栽烟16650~1800株/hm2;若土层较薄,砂性较强,肥水条件差的地块,行距100~110m,株距40~SO cm,栽烟18165~19980株/ hm2。合理的移栽密度,可保证烟株充分利用温、光、水、肥、气,使烟株个体生长发育良好,群体结构合理,协调烟叶品质与产量间的矛盾,达到优质适产的目的。

二、地膜覆盖免追肥免中耕栽培技术措施

贵州大部分烟区海拔较高,烟株生长期间气温、土温均不太高,采用地膜覆盖有利于烟株生长发育。实践表明,地膜覆盖栽培能促进烟株早生快发,有利于烟叶品质的改善,已被广大烟农所接受。但生产中烟农习惯于旺长期揭膜培土上厢,这样地膜的作用并未完全发挥出来,同时也增加了烟农的劳动强度。为了充分发挥地膜的保温、保水、保肥及防除杂草和害虫的作用, 就要推广地膜覆盖免追肥免中耕栽培技术。地膜覆盖免追肥免中耕栽培技术的要点:一是地膜覆盖栽培在烟株生育期内不需要揭膜;二是所有肥料作基肥一次施入。由于地膜覆盖土表后,对杂草的滋生有机械的阻碍作用,同时因地膜覆盖后垄体微环境的改变也对杂草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因此,地膜覆盖后可免除中耕除草措施,从而减少烟叶生产用工。地膜覆盖栽培的栽植密度一般在1100株/667m2左右,株行距在55cm×110cm或60cm×100cm。操作步骤:土地整理后(翻耕、破碎),根据施肥量把所有肥料作基肥一次性条施于土面(拉绳),然后起垄,垄高25~30cm、宽80~90cm,垄体要求饱满,垄面平整细碎无大土粒。在下雨过后垄体土壤墒情充足时盖上地膜,地膜要求紧贴垄体,然后根据天气情况选择阴天进行移栽,移栽时要求壮苗深栽,利用木棒打孔或小移栽锄进行栽植,烟苗茎秆全部埋入土中,防止露秆,移栽时要尽量减少地膜的破损。移栽后应浇定根水,并及时查苗补苗。

三、少耕免耕技术措施

少耕免耕措施属于保护性耕作措施。保护性耕作是对传统翻耕、休闲耕作制度的变革,是一项先进的现代农耕技术,其核心内容是实行免耕或少耕,尽可能地降低对土壤的耕作强度和次数,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保护地表,同时配套相应农艺栽培技术,保护土壤自然功能和土地产出能力。在贵州烟区,推广保护性耕作措施,目前应以少耕为主,实施少耕的土壤应具有一定的自我疏松能力,因而应选择砂壤土或壤土,而不宜选择粘性土壤,同时还要覆盖一定量的秸秆。由于贵州人均耕地较少,烤烟连作较普遍,而轮作面积较少,因而烤烟少耕模式可选择2年翻耕土地1次,作物配制可选择烤烟-烤烟-玉米轮作模式,玉米秸秆全部还田。具体操作:第1年,对上年种植的玉米地进行翻耕、耙地和起垄栽烟,玉米秸秆还田,烤烟收获后把烟杆从根茎处砍掉并带离烟田,烟根留在土中可改善土壤的通透性。第2年土地不再翻耕,在现有垄上打窝施肥栽烟,烟苗栽在烤烟残茬间,栽烟前半月施用1次除草剂,杂草死后草根在垄体内腐烂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第3年,翻耕土地种植玉米。这样种2季烤烟耕地1次,省去了1次犁地、耙地和起垄过程。

四、病虫害防治技术

烟叶在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许多病虫的为害,影响烟株的生长发育,导致烟叶品质下降、产量降低。 因此,要认真做好烟株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及时有效地防治烟株病虫害,使烟株能正常生长,减轻病虫为害,提高烟叶品质和产量。 在病虫害的防治中,要针对田间病虫发生为害情况,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及时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 药剂防治要尽量选择低毒、低残留的无公害农药,并严格掌握用药的安全间隔期,以减少农药对烟叶和环境的污染,有利于无公害烟叶的生产。

参考文献

[1]赵元森. 烤烟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0(07) .

[2]徐明飞,何圣米,毛卫东,倪海鹏,柳蓓. 浙南山区烤烟栽培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 2006(06) .

上一篇: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生机制和综合防制措施 下一篇:我国养殖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