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路基路面施工方法的分析与应用

时间:2022-10-08 05:32:57

关于路基路面施工方法的分析与应用

摘要:近年来,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迅速,道路施工技术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尽管如此,但由于道路建设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加,参与施工的企业和人数也随之增加。为了确保公路质量,需在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上加强研究和监控力度。本文根据作者某工程的施工经验介绍了该市政工程的路基路面施工方法。

关键词:路基;路面结构层;沥青面层

中图分类号: U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述

本工程位于规划高明区西江新城,行政区划隶属于荷城街道办事处,属于高明区西江新城规划路网中的一条次干道。本工程为南北走向,道路东西两侧均为规划住宅区。路线位置现状有一条宽约7m的水泥混凝土道路需拆除。本项目的实施对于加速西江新城的开发,完善西江新城路网建设,对提升西江新城经济快速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

2. 路基施工方法

2.1填筑作业

基本要求:施工中始终坚持“三线、四度”,三线即:中线、两侧边线,且在三线上每隔20m 插一面小红旗,明确中线、边线的控制点;四度即:厚度、密实度、拱度、平整度。通过控制路基分层厚度以确保每层层底的密实度;控制住密实度以确保路基的质量及工后沉降不超标;控制拱度以确保雨水及时排出;控制平整度以确保路基碾压均匀及在下雨时不积水。

2.2分层填筑

按设计路基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分层厚度根据填筑压实试验段所确定的工艺参数严格控制。地形起伏时由低处分层填筑,由两边向中心填筑。边坡两侧各超填30cm 宽,以方便机械压实作业,保证路堤全断面的压实度一致,竣工时刷坡整平。根据自卸车容量计算堆土间距,以便平整时控制均匀的分层厚度。

2.3摊铺整平

填筑后,先用推土机初平,再用平地机终平,做到填层面在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以保证压路机的碾压轮表面能基本均匀接触地面进行压实,达到压实效果。在推土机摊铺平整的同时,对路肩进行预压,保证压路机进行压实时压到路肩不致滑坡。

2.4机械碾压

碾压前,先对填筑层的分层厚度和平整度进行检查,确认层厚和平整度 。符合要求方能进行碾压。开始碾压时,先用小吨位光轮压路机对松铺土表面预压,然后再用大吨位振动压路机碾压。压实作业按照先压路基边缘,后压路基中间,纵向进退,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由弱振至强振的操作规程进行碾压。压实作业做到无偏压、无死角、碾压均匀。

3. 路面结构层施工方法

3.1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垫层施工结束后,经质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底基层施工。底基层施工前应进行认真的配合比设计试验。分别按照3%、4%、5%、6%的水泥剂量进行击实试验,确定施工用的水泥剂量和相应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施工碾压中出现回弹现象应及时处理,碾压结束后应收光轮迹。平整度小于12㎜。底基层采用洒水养生,养生7天结束后,质量检测合格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3.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在底基层养生结束后,经过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基层施工。半刚性基层应进行认真的击实试验确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应按规范要求进行两次平行试验,试验结果满足规范要求的试验误差,并取平均值作为标准值。应保证基层材料的充分拌和,从混合料加水拌和到拌和出料,其拌和时间应不少于20~25s。为保证基层与底基层之间的有效连接,在铺设下基层或上基层前,可在底基层顶面或下基层顶面洒铺一层水泥浆。

3.3透层油洒铺

透层油应在基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透层油选用稀释沥青。在透层油洒铺前,应对基层进行严格清理。基层清理后应由监理检查合格后方可洒铺透层油。基层清理后为避免二次污染,应临时封闭交通,避免与透层油施工无关的车辆上路。同时应在24小时内完成透层油洒铺。透层油洒铺应采用专用能够控制洒铺剂量的设备进行施工,洒铺量为0.6~1.5L/㎡,要求洒铺均匀、准确。透层油洒铺后应临时封闭交通,便于开展下道工序。

3.4封层、粘层油洒铺

分为下面层下面的封层油施工和沥青面层之间的粘层油施工两类。下面层下面、基层顶面的封层油施工应在透层油充分晾干、挥发后进行。封层油洒铺前,路面应进行清扫,应采用专用机械设备,封层油采用乳化沥青。撒铺的石屑应保证干净、干燥的要求。沥青面层之间的粘层油,其洒铺前应采用干燥的清理方式,清理沥青面层表面,避免人为洒水清扫。粘层油洒铺应在沥青混凝土摊铺前24小时内施工。粘层油洒铺采用专用机械设备,控制洒铺的剂量和均匀性,洒铺量为0.3~0.6 L/㎡。洒铺后应封闭交通,避免车辆污染。

4. 沥青面层施工方法

4.1粘层油洒铺

其洒铺前应采用干燥的清理方式,清理沥青面层表面,避免人为洒水清扫。粘层油洒铺应在沥青混凝土摊铺前24小时内施工。粘层油洒铺采用专用机械设备,控制洒铺的剂量和均匀性,洒铺量为0.3~0.5 L/㎡。洒铺后应封闭交通。

4.2改性沥青防水粘层油洒铺

在施工前,应对下面层进行严格清理,清理方式采用空压机、机械清扫车结合人工清扫,禁止采用洒水车清洗。洒铺前,下面层应保持干净、干燥。洒铺沥青后应及时撒布碎石,碎石应保持干净、干燥,可以采用预拌。碎石采用机械撒布,撒布量为满铺面积的60%左右,大约相当于8~9 kg/㎡。撒布碎石后应用压路机碾压1~2遍。该层施工和上层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时间间隔不应超过1天。

4.3沥青面层

(1)室内试验

施工前,应进行三阶段配合比设计:

第一阶段:目标配合比设计。主要试验内容是现场各种原材料的质量检测,包括沥青指标、石料的技术指标、矿料的筛分级配。根据现场混合料的级配情况进行掺配,验证级配的可行。

第二阶段: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根据确定的原材料和级配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对0.3㎝以下的细料应通过0.075㎜的筛,以模拟拌和楼除尘效果。需要进行马歇尔击实试验(油石比不少于3级,每级间隔0.3%),测定马歇尔试验参数;上下两层混合料均需要进行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试验和水稳定性能试验。因此要求工地实验室具备相关的试验设备。目标配合比需要确定各个冷料仓的比例。

第三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该阶段配合比设计除了调整拌和楼的热料仓比例外,还应对抽提仪器的误差(或燃烧炉误差)、拌和楼油石比的误差进行标定,绘制相应的标定曲线。混合料热料仓比例可以在级配范围内进行适当调整,但应补充进行相关的混合料性能试验,满足设计要求。

如达到级配要求,加水泥或矿粉、喷油,按照正常生产的工艺要求,生产热沥青混合料。取第三盘混合料进行马歇尔试验,验证混合料的空隙率及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能。

(2)沥青拌和场

拌和场的场地需要硬化,各种料应隔仓堆放,细集料应采取防雨、防淋的措施,避免潮湿。

在正式生产前,拌和楼应进行调试,一方面是保证各种机械能正常运转,另一方面对拌和楼各个计量装置进行标定。

(3)混合料生产

混合料生产过程中,贮油罐中的改性沥青和普通沥青的加热温度要控制好;沥青温度不够时,不应开始生产。矿料的加热温度比沥青的加热温度高10℃~30℃。普通沥青混合料的出料温度为150℃~165℃,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为170℃~185℃。混合料在贮料仓贮存时的温度损失不应超过10℃,出料温度可适当提高。

拌和楼应随时打印每盘料的各个热料仓的比例、喷油量及时间(精确到秒)。生产时严禁矿料在冷料仓出现掺混。确定的热料仓比例在生产过程中严禁拌和楼机手随意调整,如确需调整,应根据实验室的试验结果,经监理批准后方可调整。

每种混合料在生产过程中,应使用不少于3个热料仓。每天开机前的头2盘加油后的热料应作为废料废弃。

(4)碾压

现场应设有专人指挥碾压,记录碾压次数。初压宜用轮胎压路机进行。石油沥青和改性沥青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要控制好。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的现场压实度不应小于98%,现场孔隙率不大于7%。下面层沥青混合料的现场压实度不应小于97%,现场孔隙率不大于7%。

5. 结语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要避免质量缺陷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施工设备、 施工水平、管理水平、技术质量因素等。只有全面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真正做到按施工技术规范施工,按操作规程操作,才能避免或减少质量缺陷。从而、使城市道路安全、平稳、有序的运行。

参考文献:

《高等级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技术》2010年10月28日

上一篇:刍议大树移植的施工技术及养护 下一篇:浅谈高层住宅施工中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