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百味萃取精华——对教师语言的几点认识-班主任专业化培训

时间:2022-10-08 05:24:42

浓缩百味萃取精华——对教师语言的几点认识-班主任专业化培训

1、教学语言是具有讲解性。在课堂上,学生对教师所讲的内容有听懂、理解、消化、记忆等不同的层次需要,这就决定教学语言具有讲解性。为了达到鲜明、重点突出、难点分解、疑点化解的目的,就应该增加教学语言的时值。所谓增加时值就是把话讲慢一些,重一些,响一些,使信息能够准确有效地传递到接收者的感觉器官。2、教学语言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师语言职业性和角色所需要的。教学语言必须是文雅、纯洁、有分寸感,不强词夺理,不以语伤人,不以势压人,而是以理服人。因为教学语言对学生有明显的示范性,因此教学语言“言不可不慎,语不可不思”,因为语言的本身对学生有潜在影响。3、语言具有启发性,灵活性。教师的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学语言具有问题性,给学生留下想想的余地,让学生能由“此”想到“彼”。由“因”想到“果”,由“表”想到“里”,有“个别”想到“一般”,做到“举一反三”。因教学语言受到学生年龄特征,个体差异的制约,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应用不同的语言。低年级以形象直观短语为好,高年级则以抽象逻辑的长句为宜。同时教学语言还受到教学内容的限制,不同的教学内容应用不同的教学语言。另外,教学语言还要依据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具体情况而定。总之,因人、因情、因地制宜,必然要求教师有充足的教学语言储备,使语言规范而灵活。4、教学语言还要具有趣味性。教学语言的形象生动,能像磁石一样吸引学生注意力。应尽量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和形象化。同时也要求教师在讲课时声情并茂,妙趣横生,也就是在教学中应尽量多给学生点“兴奋剂”少制造点“疲劳素”,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展开教学。幽默是一种才华,更是一种力量。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恰当的时机,巧妙地运用风趣的语言开导学生。这样不仅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程序,使学生在轻松活跃充满笑声的课堂气氛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当然,在教学中不能为趣味而趣味,而是要将趣味性与科学性和教育性有机结合起来。语言之所以能打动人的心,完全在于它是一种心声,是一种思想感情的流露。教师只有把对学生,对职业的爱,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充分溢于自己的言表,才能注情于声,以情动人,以声引人。所以教学语言应体现教师独特的内心世界,达到“言为心声”,“言如其人”的效果。使教学语言充分张扬自己的情感,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应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语言风格,讲出自己的特色来,这就强调教师的语言还要具有个性化。三、教师的语言技能虽然有天赋的成分,但其基本功更取决于天长日久的刻苦磨炼。“言语千古事,功夫寸心知”,提高教师语言修养主要可以从以下途径:第一、教师需不断提高自身内在修养。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师自己受了多大程度的教育和教养,在多大程度上使教育和教养成为自己的财富,他就只能在这样下和这样多的程度上对别人发生和教育的影响,而且必然发生这种影响。“言为心声”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序上反映教师本人的学识水平和道德水准,是教师个人修养的综合体现。教师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自己语言技能就必须切实提高自身的情趣,思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慧于内而秀于言”教师在内在修养上不但要做到广博,而且还要做到深刻和新颖,这样才能达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新”和“言之有情”的境界。第二、教师要培养自己语言的转化能力。教师的语言表达,是一个由内向外的信息输出过程,是教师内在语言的外化过程。这个外化过程是否流畅,关键还在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达到目标一是教学语言要清楚明白,做到流畅,准确,科学,生动;二是语言要亲切,舒缓并充满感染力,语调要抑扬顿挫且沉稳恬静,讲课要快慢结合,富有节奏感;三是语言饱含真情,不矫揉造作,融情理意境于一体;四是以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讲解知识,使学生通过具体感性的形象思维活动来把握抽象的理论知识;五是语言应具有极大的导引性,悬念性,始终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把苦学变成乐学。只有在战争中才能学会战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作为教师,只有留心每一堂课,每次与学生谈心都是锻炼和发展自己语言技能的最好时机,教师教学实践就是教师语言技能的训练场,只有在实践中,教师的语言才能升华,并朝艺术化的方面发展。总之,教师语言是一门颇具内涵的艺术。我们期盼这个颇具内涵的艺术总能开出绚丽的花果。让其浓缩教育和成长中的百味,在教育的舞台上萃取出教育的精华,为整个教育工作填上浓浓的一笔!参考文献:《教师口语》、《趣味心理学》

上一篇:警察文化建设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下一篇:建设新时期企业文化的几点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