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预算定额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解析

时间:2022-10-08 04:11:54

工程预算定额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解析

摘要:工程预算定额作为建设项目投资控制手段之一显得十分重要,并且随着固定预算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其在造价管理中已经系统的形成一套管理模式。

关键词:工程;预算定额;造价;管理;运用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我国工程管理建设项目日益规范化、有序化,工程造价已经成为一门集经济学、管理学为一体的系统学科。

一 简述工程预算定额

1、工程预算定额发展过程在目前,随着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造价控制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管理系统模式和管理应用程序,在工程造价的过程中,相关手段逐渐从无到有,逐步完善。早在五十年代,随着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开始,各种大型企业出现在社会上,加强管理企业,合理安排劳动力资源成为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在管理和控制的过程是利用劳动定额管理控制措施和控制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它是在应用程序中使用的分析方法,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模式。大部分地区的国家的企业建立配额管理机制,但由于过去的劳动力价格各不相同,造成管理在每个项目中的管理问题的分析有许多限制和影响因素。1955年我国编制了全国统一施工定额。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日益完善,市场经济逐步代替了过去的计划经济制度,在这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之下,传统的定额管理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利用当前社会发展模式和发展措施综合分析,并且逐步的进行改革。

2、工程预算定额概念

预算定额指的是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之下,完成一定的计量单位的结构构件或者分项工程需要的材料、人工、价值货币表现和机械台班消耗的数量标准。它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的时候,计算工程中机械台班、材料需要量、劳动量和计算工程造价而使用的定额。

3、区别工程预算定额

首先我们要明白预算定额是一种管理程序的应用,管理对象即施工过程中一定数量的计量单位以及相应程序中的人员、材料、以及施工机械。所以按此定义工程预算定额可按下列条件分类:

(1)按生产定额。按照生产过程三种要素的综合分析可分为,劳动定额,材料使用定额和机械使用定额。

(2)根据使用途径。为保证工程建设的相关要求。在工程管理过程中通过4种分析系统来进行施工定额管理。

(3)工程预算定额功能。工程预算是整个工程重要步骤。首先,一个成功的工程方案定额直接取决于工程预算定额。工程成本预算与管理共同构成工程预算。建设企业与施工单位投标的依据主要靠工程预算定额。工程预算定额是对相应工程整体的分析与管理。工程预算定额在准确适当的调控工程进程同时还能确保实施工程的质量。工程预算定额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二、工程预算定额在造价管理中需要面临的问题

1、工程预算定额的适应能力低

工程定额只能在原先的基础上,以原来工程的成本对现有甚至未来的工程进行造价管理,不能严谨的表示现有水平。工程预算定额运用解析都是以典型工程为基本案例,而工程项目多种多样,不能绝对的估算出工程造价。工程预算定额需要一定时间进行计算模拟,而工程造价成本价格处于不断变化中。

2、监督监管体制不完善

我国有明文法律规定,对于定额中标企业必须按规定实施。然而由于工程企业明显多于工程数目,企业为获得竞争力总是努力降低自身成本,而招标单位由于自身原因有时也会降低成本。然而盲目的降低成本对工程质量造成巨大影响,这就造成了某些所谓的豆腐渣工程的出现。

三、使用工程预算定额控制工程造价的手段方法

以高效合理控制工程造价为根本目标,工程预算定额因为其特有的属性作为研究对象具有十分现实的作用,不仅能有效合理调控整个工程项目造价,同时对新兴技术的进步和工程管理的水平提高具有明显帮助。

1、工程预算定额对工程造价控制的三个阶段

(1)工程项目投资决定阶段。投资决策阶段是工程建设的初始阶段,对于整个工程的造价控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应该在采用工程预算定额进行方案优化的基础上,编制更高质量的项目投资估算。工艺流程和建厂地区的选取,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以及设备的需用都直接影响了工程造价的高低。

(2)工程项目设计预算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在建设全过程中对其影响最大的阶段,因此要对其引起特别重视。一方面要搞好设计的多方案选择,要非常严格的审查技术设计、初步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并且深入从技术方面来节约投资费用的一切可能性;另一方面,要搞好经济分析和评价,努力做到经济型和先进性的统一。对此,应积极地推行标准设计和限额设计。

(3)工程项目建设施工阶段。建设项目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主要是在施工阶段实现的。一般在这个阶段,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但是浪费投资的可能性却非常大。很多情况下,仅仅依靠合同条款来控制工程款支付是不够的。施工工程里引起工期拖延和投资增加的原因主要有:比如组织、技术合同等可以控制的因素;比如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社会动荡等不可控制的或很难控制的因素。而在此阶段中工程造价的增加,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业主的想法改变而引起的变化;业主不遵守合同条款,及时履行自身义务因而造成的损失;设计上存在缺陷而进行的修改变化等等。因此,为了有效地控制在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就必须要严格地按照工程预算定额来加强设计的审查,严格地执行合同的条款,认真搞好施工组织,努力减少人为原因而造成的浪费。

上述三阶段主要目的不同,对工程项目影响不同。但是三个阶段相辅相成,共同实现工程造价所需的目标。

2、工程造价成本变化及其原因

总体来说我国工程造价成本一直呈上升趋势,造成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有下面几个方面:

(1)工程项目要求的标准配置提高。我国市场经济一直处于发展阶段,人民要求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要求的范围越来越广。如近期人民对身体健康,生活环境的要求明显提高。从而导致工程项目成本以及相应的周边设施改善成本大幅度增加。同时国家的相应部门的收费标准也不断上升。

(2)随着工程项目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所需的人力、物力、各项资源、以及设备使用、材料消耗等费用都不断增加,对工程造价造成明显影响。

3、工程预算定额在造价管理中的改善优化

(1)工程实施过程的改善

首先要做好监督规范工作,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有相关部门监督管理,实时掌握工程进度与工程情况,及时发现工程漏洞与潜在威胁。适应的及时调整工程计划,要对工程出现偏差做好多方面准备,同时还要不断更精致更细致的完成对后期工程的预测。把工程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工程结束前要对工程项目进行必要的检验要保证工程质量达到合格要求准,对工程进行必要检验时对漏洞要及时补丁,以免出现返工,保存好工程进程依据。避免发生索赔状况。

(2)严把材料价格关

材料作为工程项目的最大成本大约要占到总成本的60%,所以严把原材料成本是控制造价的重中之重。工程项目策划实施中在保证质量要求的前提下,企业应寻求利益最大化。企业应密切了解市场原材料价格变动,与相应咨询机构保持联系。大型企业需要建立相关于本公司的材料价格信息网,能随时准确快速的查询相关材料的价格变动,同时还要做到不同地区信息共享做到成本最低化,利益最大化。政府虽然我相应材料的价格,但作为企业应寻求最低成本。同时分析材料的价格变化规律,根据市场变化规律,通货膨胀或收缩归纳出价格变动规律,寻求最低成本。

结束语

在新形势的社会发展的影响下,一些新兴的企业和单位在施工中缺乏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科学的管理模式和控制措施,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在施工中存在不严格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布局模式,导致机械设备的应用,不需要任何计划,且项目的质量管理控制模式也很松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多样化的发展,管理思想和理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发展,只有合理的谨慎使用的工程预算定额和管理办法,克服和避免工程经济纠纷,协助该项目的监督检查员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周勋.刍议工程预算定额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1 (08)

[2]张利卓.工程预算定额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1 (06)

[3]曹明江.预算定额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建筑,2010(04)

上一篇:工程预算的合理性评析 下一篇:城市公园老年人活动空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