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林工作中树种的栽培管理论述

时间:2022-10-08 03:54:13

营林工作中树种的栽培管理论述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营林事业发展十分迅猛,加强营林工作中树种的栽培管理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营林工作中树种的栽培管理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营林; 树种; 栽培; 管理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为生态保护的重要保证,营林树种的栽培在促进林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技术等原因,我国人工原料林树种的产量普遍偏低,制约着林业的发展。因此,加强营林工作中树种的栽培管理,对推进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树苗培育

1.1容器选择科学的选择育苗容器可使树苗根系得到完整地保护,促进品种的优良性状得以充分发挥。科学育苗容器的基本特点是在制作材料上选择无纺布和轻基质的材料为主。容器在制作成型后,用气动无齿锯片按数控电子部件设定的长度将其切断,做成不同口径的进料筒,装填基质,扦插、下种或移栽组培苗。

1.2基质选择基质的选择并非以肥沃为标准,而更应注重其通气性、持水性和营养转让能力。选择无纺布容器育苗后,应以未掺加黏土的有机质为基质。同时,使用有机质前应将一些缓释肥、蛭石及珍珠岩等材料掺加进去,达到培养粗壮根系的目的。

2苗圃设计

作为营林工作的基本建设项目之一,营林苗圃设计是促进苗木良好生长,提高树种栽培质量的关键。在设计苗圃时,应进行全面调查,综合分析,合理对各项技术措施进行拟定。

2.1苗圃地选择苗圃地的选择主要应根据苗木的种类、生产规模及地理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水源、土壤及交通等条件,最大程度的保证苗术的根系生长,提高苗木成活率。

2.2苗圃规划为合理布局,促进土地充分利用,确定苗圃地后,应进行苗圃的合理规划,满足苗圃生产需要。在生产用地规划上,综合考虑地形、日照时间、主风方向及坡向、坡度因素,将苗圃划分为播种区、营养繁殖区、小苗区、大苗区等区域,并进行合理排列,促进苗木均匀受光,利于生长。在辅助用地规划上,合理控制圃地面积在苗圃总面积的30%以内,合理规划道路、房屋建筑、排灌系统及防护林带的面积分配及排列。

2.3苗圃土壤改良为满足苗木生长需要,在苗木栽植前,应对苗圃进行合理的土壤改良。1)采用土壤改良剂进行土壤改良。为使土壤的生物活性提高,可给土壤施有益微生物。2)通过物理措施进行土壤改良。如:采用深翻松土、深翻种植和有机肥施用的办法来使土壤变成团粒结构体,从而协调土壤里水分、空气和养分的积累和消耗,为植物根系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3苗木栽培

3.1苗木移栽在苗木移栽前,一定要保持确保苗木根系的湿润,充分保证根系对水分的吸收。从容器中提出苗木后,将苗木的跟球基质进行适当疏松,并适当修剪根系。在移栽种植时,为确保苗木的生长质量,应综合考虑苗木的生长速度、生长习性及生长时间对苗木的株行距进行适当控制和调节,并掌握和运用不同树种的种子成熟期及苗木开始和停止生长期等不同的特点规律,对苗木播种、扦插、换床、定植的最佳时间进行合理确定。苗木移植后,对土壤的水分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如出现水分缺乏时及时补充浇水。并检查根系是否盖严,有效避免苗木根系因透风被抽干。

3.2苗圃灌溉1)轮灌区的划分。按照一定的规律对轮灌区进行编组,尽可能的在同一轮灌区内将需水量相同的苗木进行划分,从而降低系统工程的造价,同时可有效解决水源不足的问题。2)灌溉系统的选择。 苗圃灌溉一般采用半固定式喷灌系统。喷头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保证苗木喷灌均匀度,应等间距、等密度的布置喷头位置。考虑风向对苗木喷灌水量分布的影响。分析喷洒水滴的大小、降落速度对苗木的打击动能,设计中要以不损害苗木和土壤团粒结构为原则。

3.3苗圃施肥适地适树适时进行合理的施肥是培育壮苗的关键措施。为促进苗木生长,在苗木生长前半年,可施有机肥料和微生物化肥,促进激素、抗生素的产生,刺激苗木生长。同时,有机肥有利于土壤形成团粒结构,加速苗木的生长发育。半年之后施肥,以基肥为主。一年后,施用化肥,对土壤中苗木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进行补充,满足苗木养分需求。

3.4病虫害防治新移植的树苗抵抗力较弱,极易遭受病虫害的侵蚀。在病虫害的防治上,我们要做到早发现,早预防。1)根据苗木种类及其特性,合理施药,杀死病菌,保护苗木。同时,在施药前要准确分析作业面积,从而合理确定施用药量。2)发现病株时,为防治交叉感染,应进行立刻清除,带出苗圃地烧毁,对病虫害做到合理防治和控制。

4. 刺槐的栽培管理

刺槐木材坚硬,耐水湿,可作矿柱、枕木、车辆、农业用材;叶含粗蛋白,是许多家畜的好饲料;花是优良的蜜源植物,深受消费者欢迎;嫩叶花可食,现已成为城市居民的绿色蔬菜;种子榨油可做肥皂原料。

4.1种子育苗

刺槐种皮厚而坚硬,透水性差,有很多硬粒种子,需浸种催芽处理。先用60 ℃热水浸泡24 h后,捞出已膨胀的种子进行催芽,未膨胀的种子再用热水浸泡24 h,可连续浸种2~3次,直至90%以上种子吸水膨胀。将吸水膨胀的种子均匀混沙催芽(沙∶种子=3∶1),在背风向阳的地方堆放或草袋内催芽,外盖湿草帘或塑料薄膜,以利保温保湿,每日翻动,适当喷水1次,经5d左右有1/3种子露出白芽尖时即可取出播种。

刺槐种子育苗一般为春播。春播时间以4月上旬(清明前后)为佳,最迟不能晚于4月底。以畦床条播为好,畦床条播开沟深度2~3cm,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入后覆土1cm,若土壤墒情差还应适量灌水或洒水。播种量150~225 kg/hm2。

4.2无性繁殖育苗

刺槐的无性繁殖,可采用插根、插条、根蘖和嫁接等方式。①插根可选用粗0.5~2.0 cm的根,截成10~15 cm的小段,插入苗床,覆土覆膜,以利增温保墒催芽。②插条宜选用一年生枝条中下部,截成20 cm的小段冬沙藏后春插,可用萘乙酸溶液浸条10 min,然后覆膜扦插(株距3~5 cm)。③嫁接可采用劈接、靠接2种方法,所用砧木应为刚萌动苗,接穗最好为冬藏条。

间苗一般在苗高3~4 cm时雨后或灌溉后进行,间去病弱小苗。定苗一般在苗高15 cm时进行,去弱留强,去小留大。第1次除草结合间苗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结合定苗进行。追肥结合中耕进行,宜沟施或撒施,肥量以沟施600kg/hm2、撒施750 kg/hm2为宜。

4.3栽植抚育技术

4.3.1刺槐栽植

刺槐的最佳栽植时间应在萌芽前、树液已流动时进行,此时栽植成活率较高。可以选择在4月下旬至5月初。造林密度应依林种、立地条件灵活掌握。立地条件好的宜造用材林,栽植2400~3000株/hm2;条件差的宜造水保林,栽植3300~4950株/hm2;立地极差地形造薪炭林,栽植4 950株/hm2以上。用水浸苗3~5d,使苗木充分吸足水分后栽植,成活率可以达90%以上。

4.3.2抚育管理

栽植后进行幼林抚育,包括松土锄草、扩穴培土、踩穴、抹芽修枝、间苗等。一般栽后3年抚育6次,第1年3次,第2年2次,第3年1次,与不抚育的幼林相比,树高生长量和保存率提高50%左右,胸径生长量增大近80%。抹芽是培养优良干形的重要措施,特别是截干造林的幼林更为重要。

4.3.3整形修剪

刺槐在自然生长条件下,由于分枝力强、生长旺盛,往往形成广卵形树冠。如幼树不加修剪,不仅树形不美,而且影响生长速度。经过正确修剪的刺槐,年平均高生长量可以达到180 cm,而不加修剪的不足80cm。因此,夏季修剪,刺槐生长旺盛,剪口下往往会同时长出多条健壮的枝条,可于5月上、中旬,当新枝长到20cm时,选择一个新枝作为主干延长枝不剪,其余的则摘心或剪梢,辅助主干延长枝生长。

4.3.4病虫害防治

刺槐病虫害有刺槐种子小蜂、刺槐蚜、黑斑病、褐斑病、白粉病等。发生轻微,可采用混交造林、平茬更新等营林措施综合防治。

参考文献

[1]陈广太、王文全、袁玉欣: 河北花岗岩丘陵地的立地特性与刺槐生长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3年01期.

[2]费延瑞:刺槐是我省值得重视的优良树种[J]吉林林业科技:1985年04期.

[3]姜金仲 郝晨 李云 张国君 贺佳玉四倍体刺槐花器原基分化及其成熟表型变异[J]:林业科学2008年06期.

[4]秦娟 黄土区白榆、刺槐混交林生长动态与生态功能研[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年4月1日.

上一篇:公路工程中抗滑挡土墙加固施工技术的探讨 下一篇:高层智能建筑及其变配电系统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