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四师农业结构调出丰收景

时间:2022-10-08 03:47:56

农四师农业结构调出丰收景

2007年,农四师虽然遭受了近年来最严重的低温和冰雹等自然灾害,但农业生产仍取得了大丰收,农业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了12.1%。

农四师是兵团的农业大师,几十年来,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主角,但效益却不尽如人意,亩产值一直徘徊在几百元,亩利润更是少得可怜。农四师农业局副局长陈历湘说,农业要增效、职工要增收,这“双增”任务逼着我们搞农业结构调整。新世纪以来,农四师把结构调整摆在了农业发展的首要位置。

棉花产业是农四师农业结构调整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产量都在逐年大幅递增,并成为了六十二团、六十三团、六十四团、六十七团等团场的支柱产业。通过不断提高棉花种植水平,伊犁垦区从不适宜种植棉花的风险棉区到现在的特早熟棉区,农四师干部职工用事实改变了伊犁不能植棉的说法,尤其是植棉大团六十三团已初步形成了从种植、加工到棉种的引进、示范、繁育、推广的棉花产业化发展格局。

目前,农四师制种玉米和水稻已实现了品牌经营。2007年,制种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在制种玉米种植上,农四师不仅实现了规模化经营,探索出了“矮、密、早、膜”的高产栽培技术,制种玉米单产连连刷新全国纪录,而且从播种到收获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农四师现已成为兵团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

近年来,农四师不光在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作物上下工夫、做文章,同时不断探索香料、马铃薯等作物栽培经验,并将其做大做强。目前,马铃薯已成为昭苏垦区职工争相种植的高产值、高效益作物。薰衣草种植面积占到了全国种植总面积的90%以上,被誉为“中国薰衣草之乡”。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目前农四师已基本形成了种植业、养殖业、园艺业三足鼎立的局面。到2007年底,农四师牲畜存栏量已达122.79万头(只),居兵团首位。在发展畜牧业上,农四师通过实施畜牧业四大体系(良繁体系、饲草料体系、防疫体系、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使牲畜存栏和畜产品产量大幅提升,品种改良工作稳步推进,畜产品安全体系逐步完善,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

2007年,农四师新增特色林果业基地面积1.2万亩,果品总产量7.2万吨,突破兵团第二丰产攻关指标;建设标准园面积4.3万亩,完成兵团攻关指标的104.8%。在发展林果业上,近两年农四师下大力气狠抓标准园建设,不断延伸产业链条,经济效益日益凸显,使“1亩园10亩田”成为现实。目前,六十一团的树上干杏、六十二团的葡萄,亩纯收入已达到数千元,六十一团、六十六团、七十八团的苹果及其他果品也同样成为了职工致富的“金果”。

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林果业,农四师将退耕还林树种改良作为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大事来抓,以促进林果业快速发展。农四师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了6年,退耕还林面积达13.2万亩。为保证退耕还林“退得下、还得上、能致富、不反弹”,农四师积极开展了退耕还林工程的后续产业开发工作,结合本地资源状况,加大了退耕还林树种改良工作力度,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扩大园艺基地规模。

“十五”以来,尤其是近两年,农四师以“9811”工程为主线,即:做大酒业、延伸粮油业、壮大糖业、开发种业、推进棉业、做精香料业、发展畜牧业、做强果蔬业、培育马铃薯和新兴产业等9大主导产业;培植发展具有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个;创建10个知名品牌;建设粮油、甜菜、制种玉米、棉花、番茄、香料、肉类、牛奶、果品、马铃薯10大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依托资源和区域优势,兴建优势产业加工基地,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团场工业,仅2007年全师就通过招商引资、合资等方式融资2.92亿元,新建了18个农产品加工企业。到目前,农四师已形成以一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为核心,以两家兵团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为骨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群龙共舞”的局面。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崛起,形成了一个个相对集中的产业群,发挥了强有力的辐射带动作用,直接向当地的第一产业延伸,带基地连农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不仅推动了农四师农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还带动了农产品基地的快速发展。

随着这一批批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的投产,不仅推动了农四师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链的延伸,也使其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农业进入创品牌时代。目前,农四师初步形成了以“伊力特”白酒,“伊珠”葡萄酒,“伊香”、“伊河双六”大米,“格登”马铃薯,“伊帕尔汗”香料等为主的多个知名度较高的品牌。

(作者单位:伊犁垦区报社)

上一篇:走出国门去淘金 下一篇:和风吹暖大漠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