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等 第16期

时间:2022-10-08 03:33:44

剩女

栾小惠

在“剩女”之前,只听过“圣女”。一种神圣的颇有宗教渊源的称呼,与现在岁月侵染、人数激增的“剩女”,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剩女,也被称为“3S女人”。即Single(单身)、Seventies(大多数生于上世纪70年代)、Stuck(被卡住了)――单身。这些人-般具有高学历和高收入,条件优越。

一般来说,剩女指的是现代都市女性。她们绝大部分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长相也无可挑剔。因她们择偶要求比较高,导致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而变成“剩女”的大龄女青年。

在新近流行的电影《杜拉拉升职记》中,女主角杜拉拉就是一位典型的“剩女”――33岁,未婚,某世界500强美国DB公司中国分公司高级白领,年薪6位数,在追求事业高峰的过程中蹉跎了爱情。

其实在台湾省,像杜拉拉这种“剩女”还有更形象的称呼,叫做“败犬”,指的是30多岁还没有结婚的大龄女青年。她们虽然事业丰收,不缺money,但是,过于独立刚强的特性让异性避而远之,爱情道路的不遂让她们犹如“败犬”一般。当然,与之相对的便叫“胜犬”,指事业方面可能略微逊色,但是在适婚年龄就嫁为人妇的类女性。

说剩女是时代的记号一点也不夸张。在中国的“旧社会”,十五六岁就结婚成家的可以说是司空见惯,而中国素来尊奉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信条”以及多子多福、儿孙满堂的文化传统,让早婚早育更成为社会通例。在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下,中国成为第人口大国不足为奇,自然不会有“剩女”存在的空间。

其实,今天80后的父母辈们也是很难被剩下的。在那个年代,男人只要“老实”,女人只要“贤惠”就一定能结婚。反正大家都一样的穷,没什么好挑的。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开中国大门,计划生育、市场经济和人口大流动便为剩女的“蓬勃发展”孕育了温床。剩男剩女铺天盖地,单亲、丁克家庭蔓延开来。

据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北京“剩女”已突破了50万,而这仅仅是保守数据。《海峡时报》一篇文章则称北京剩女数量已达80万。

随着剩男剩女队伍的不断壮大,人们开始将“剩客”分门划类:27-28岁成为“剩斗士”,因为这些人还有勇气继续为寻找伴侣而奋斗;29-30岁为“必剩客”,此时属于他们的机会已经不多,又因为事业而无暇寻觅;“斗战剩佛”是对31-35岁单身的戏称;超过35岁的更被尊为“齐天大剩”。

国外也有不少剩女。日本的东京、大阪、神户等大都市,女性的自立意识、事业意识比起过去大大增强,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孕育出大都市里的一群剩女。日本人将这些“剩女”称为“被男人扔掉的女人”,有浓重的贬义味道。

剩女们“不差钱”,拥有稳定的收入、体面的工作、舒适幽雅的生活环境,但在爱情上却迟迟停留不下来。比她们聪明的没她们漂亮,比她们漂亮的没她们聪明――可偏偏被剩下的就是她们。于是婚恋网站、“我们约会吧”相亲节目诸如此类风起云涌,此起彼伏。但现实是,大龄未婚依然是个沉重的话题,并不是婚恋网站就能解决的。

望文生义

杨晓璐

中文里不乏让人望文生义的词语,英文也不例外。对英文水平一般的中国人来说,受汉语文化影响,对很多英文的理解,往往不假思索,闹出笑话。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英国人说,“I am going to spend a penny.”(字面意思是:我要去花一便士),你会认为他真的想去花一便士吗?如果这样想,笑话可就闹大70其实,“spend a penny”指的是“上厕所”。旧时,英国公厕的自动门需要投一便士硬币后才会开启。于是,“spend a penny”就变成了上厕所的一种委婉语。再比如,“senior citizen”这个词组,常被误译为“高级公民”。这也是望文生义的结果――公民还有高级和低级之分?实际上,“senior citizen”指的是老年人,尤其指已退休的老年人。old一词在美国一般是难以令人接受的,所以人们爱用senior citizens来指old people。

还有很多英文中望文生义的例子。比如:go Dutch是“各人自己付钱”,也就是“AA制”,而不是“去荷兰”:bank holiday是“公共假期”,不是“银行节”;busybody是“爱管闲事的人”,不是“大忙人”;black tea是“红茶”,不是“黑茶”;drawing room是“客厅”,不是“画室”;green bean是“四季豆”,不是“绿豆”;What a shame!是“多可惜!真遗憾!”,不是“多可耻!”;horse sense是“常识”,不是“马的感觉”;Frlendly camera是“傻瓜照相机”,不是 “友好照相机”;lover是“情人”,不是“爱人”;而“情人节”是“Valentine’s Day”,而不是Lovers’Day;I wish you break a leg是“祝你好运”,不是“我祝你摔断一条腿”;take French leave是“不辞而别”,而不是“法国式告别”。

上一篇:蛋壳雕 第16期 下一篇:乐活城市 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