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宫剖宫产术后未孕子宫积脓一例

时间:2022-10-08 03:21:14

病例:患者22岁,住院号:054078,因“停经40+1周,下腹隐痛2小时”于2007年10月9日入院,末次月经2007年1月1日,预产期2007年10月8日,孕期经过正常,从未做过产检,入院前2小时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下腹隐痛,伴少量阴道血性分泌物,无阴道流水,拟“孕1产0,孕40+1周,臀位,先兆临产”收入院。入院时体检:T36.6℃,P102次/分,R20次/分,BP117/83mmHg,心肺(一)。产科检查:宫高30cm,腹围93cm,胎位LSA,胎心140次/分,宫缩不规则,宫口未开,胎膜未破。血色素104g/L,WBC10×109/L,B超提示臀位,单活胎,羊水指数53mm。入院当日因臀位初产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见为双子宫左侧子宫妊娠,下段形成欠佳,羊水I度混浊,量约200ml。顺利取出一活女婴,重2750克,评10分。探查右侧未孕子宫稍大,表面光滑,质地均匀,与左侧子宫完全分开,双侧附件外观未见异常,术中出血200ml,关腹后再次检查为单阴道单宫颈,术后给予磷霉素预防感染。术后第5天患者出现发热,最高体温达40℃,并诉排尿困难,双乳无硬结,腹部手术切口无红肿及渗出,子宫收缩良好,无压痛。术后第6日晨开始排出恶露有恶臭味,妇检发现左侧妊娠子宫大如孕12周,被推向左上方,无压痛,右侧盆腔可触及囊性包块约孕11周大小,边界清,有压痛,未触及未孕子宫。再次窥器检查发现宫颈右上方穹隆处有一小孔,压迫盆腔包块见脓性恶臭分泌物自小孔流出,扩张小孔引出大量脓性液约200ml,脓液排除后可探及宫底深10cm,用甲硝唑冲洗宫腔并放置引流条引流,给予头孢曲松、克林霉素及甲硝唑三联抗感染治疗。引流当晚体温降至正常,脓液培养结果为无乳链球菌,同时生长革兰氏阴性梭形杆菌(厌氧菌),血培养(一)。术后第10天复查右侧子宫明显缩小,恶露少,无臭味,痊愈出院。

讨论:子宫积脓临床不常见,常由于急性或慢性宫颈内膜炎导致宫颈阻塞,宫腔内炎性分泌物不能外流或引流不畅而形成,多见于雌激素低下子宫内膜菲薄的老年妇女,如探宫腔引出脓液,则可诊断。本例患者为双子宫畸形,单阴道单宫颈,未孕侧子宫未见明显宫颈开口,剖宫产术后该侧宫腔内蜕膜及恶露无法排除,积聚宫内并继发感染。本病例告诫我们,对于临产前选择性剖宫产的病人,术中应给予扩张宫颈,术后加强观察,以保证恶露排出通畅,避免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的发生。

上一篇: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走科学发展之路的思考 下一篇:老年精神科晚班发药差错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