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山灵秀水 树海碧蓝天

时间:2022-10-08 03:15:11

仙山灵秀水 树海碧蓝天

摘要:森林公园是以森林环境为依托,具有优美的景色,经科学保护和适度建设,为人们提供旅游、观光、休闲和科学教育活动的特定场所。本文就以广西龙峡山自治区级森林公园为例,对森林公园的设计布局、分项规划、旅游发展和公园的管理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森林公园;规划;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1、森林公园的概况

森林公园是以大面积人工林或天然林为主体而建设的公园,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森林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以开展森林旅游、度假休闲,并按法定程序经申报后获批准;经过修整可供短期自由休假、或是经过逐渐改造使它形成一定的景观系统。龙峡山森林公园是位于崇左市城北区和城南新区的交接地带,南接市龙峡山小区北区,东接友谊大道,北沿沿山路到崇左市汽车总站,西沿宁明公路至铁路交汇处。公园东西最长处3.1公里,南北最宽处长约2.1公里,幅员约6.51平方公里。其中有林地面积约141.5公顷,无立木林地299.59公顷,裸岩地约8.9公顷,农用地约50.8公顷,其它用地约34.59公顷,规划区森林覆盖率约62.5%。公园所在城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春暖多旱,夏热多涝,秋凉而干,冬短微寒,年降雨量约1150~1450毫米,年相对湿度82%。因此草类植被以龙须草、野香茅等为主;灌木类以番石榴、剑叶龙血树、扁担竿等为主;乔木类以台湾相思、木棉、小叶榕、重阳木、扁桃、苹婆等为主。

龙峡山森林公园地理位置优越,森林旅游资源丰富。公园四周均有城市道路通达,临近水口湖保护区和崇左石景林风景区,从而形成资源共享和游览观赏的连续性。森林拥有天然起源的喀斯特石山阔叶林、木棉林、石山灌木林、番石榴林等,且林木茂密,树种丰富,花木繁多。园内森林季相特征明显,春天木棉花开,山花烂漫,鸟语花香,生机盎然;夏季台湾相思树绿树成荫,秋日木棉彩叶飘飘;冬季龙峡山仍有绿树红花;四季森林景观各异,美不胜收。

2、景观资源质量评价和开发条件评价

广西龙峡山自治区级森林公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从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和旅游开发利用等三个方面确定评价结构和评价方法,对龙峡山森林公园进行综合评价。总得分数30.5分,(其中风景资源质量得分12.0分,区域环境质量得分6.5分,旅游开发利用得分9.0分,资源综合得分1.5分,特色附加得分1.5分)符合省级森林公园的标准要求。

龙峡山森林公园区域内绿化覆盖率高,植物资源丰富,多山地。西部地形高差变化大,形成多处奇峰怪石,山谷盆地。西南部区域地形较平缓。北侧、西侧山坡上为人工栽植的相思林,中部山谷清幽、舒适的区域环境,与园外的城市空间形成巨大的反差,为市民的日常休闲活动提供了最便捷、最舒适的去处。山林、石山、特色植被、区域制高点等主要风景资源组成的城市中心区森林公园,对现存自然资源,从审美、生态、游憩和疗养等几个景观功能方面进行改造,以求达到良好的综合效益。通过对森林公园景观要素的分析,景观可控要素是规划设计的主体,因此合理的规划设计和长远的建设考虑显得非常重要,应从全局着手,从大的宏观区域着手进行环境改善。从风景保护分类来说,应对园内生物种群及其环境进行防护,区域内的生物物种和山体为一级保护对象,加强对园内生物种群及山体环境的防护,促进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和保持。从景观生态学角度来分析,对现状用地进行全面的生态恢复,绿化造林,从而有利于物种的传播繁殖及生物多样性,丰富园区内的景观类型。从景观生态保护角度来分析,将市民的主要活动区域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积极恢复公园周边受人工破坏的区域,完善对区域内物种、山体的保护措施,从而在整体上恢复保护区域内的自然景观资源。

3、功能分区规划和景点规划

龙峡山森林公园涵盖了森林公园中的游览、游乐、休闲、生态观光、生态保护、生态经营、野营、接待服务、行政管理等功能。并结合龙峡山森林公园作为城市森林公园的实际情况,以民族文化乡土文化作为展示窗口,融入了人文、纪念、市民活动等城市综合公园的功能,全园根据功能构成要素的提炼,规划分为7个功能区,分别为:主入口绿化休闲运动服务综合区;花山中心游览区;崇左山生态保护区;龙峡山绿色生态游览区;野外自然活动拓展区(含汽车营地);苗木生产经营区;公园综合管理区(含生活区)。

龙峡山森林公园规划的7大功能区,共包含12个景点和植物专类园:“绿色休闲”广场、“左江历史风情”纪念园、“南国红棉”木棉园、“民族歌舞台”表演中心、“绿海相思”生态林景及森林氧吧、“花山烂漫”山景(含“摩崖奇峰”和“攀岩觅趣”)、“鸟语花香”花卉观赏区(含“心阑盆景”园)、休闲体育活动区、“竹海奇观”专类景观林、“露营野趣”活动区、植树园、“春华秋实”生态观光果园。此外,还有1个综合管理区(办公和生活)和1个苗木生产苗圃。

龙峡山森林公园标志性景点包括主题文化景点和观景标志性景点。主题文化景点包括“象郡”大型主题雕塑、“左江神壶”雕塑、“铜鼓方阵”壮文化景点、“春华秋实”之“丰收”情景雕塑。观景标志性景点崇左峰“观日阁”和龙峡山“赏月台”。

4、旅游规划

龙峡山森林公园的开发方向是在发展休闲、观光、度假旅游的同时,大力发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适度发展科普考察、探险等专项旅游。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应定位于景区内特有的奇峰、相思林海、木棉林、龙血树群落等原有景点,强调自然的原生态的地质、地貌,加大保护力度,同时融入壮族文化、民俗文化等人文景观的内容,从而形成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旅游文化格局。

龙峡山森林公园的游览交通方式为局部车游与步游观景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经济杠杆的调节,进行不同级别的分流,大部分的车辆停靠在公园南入口综合服务区,避免对公园环境的过度影响。由于受地形地貌限制及森林公园生态保护区的保护要求,森林公园内部不能形成车行环路,车行道路基本可通过南入口休闲运动综合服务区、崇左山绿色生态观光区,总长度为4.2公里。其他各主要景区景点主要以游览步道连接,总长度约8.2公里。

5、规划管理

龙峡山森林公园实行统一管理,合理开发,避免多块分割、多头管理,建立统一管理,依法行政的职能体制。坚持资源国有、严格保护、合理利用的前提,经政府统一规划,把开发经营权剥离出来,通过政府与投资者签订保护开发、经营建设、管理协议,授权投资者依法有偿取得一定期限内的开发建设权、经营权及收益权。政府不得直接参与旅游经营活动,只负责统一规划、招商引资、市场维护和形象塑造等宏观方面的问题,具体的经营活动由企业来完成。

在龙峡山级森林公园规划管理中,建立完善的龙峡山森林公园旅游电子商务网络和旅游安全保障体系。整合信息资源,提供旅游信息库、旅游企业信息库等内容,并根据公园的资源变化及时更新;认真贯彻《旅游安全管理办法》,确保旅游安全管理到位,同时抓好旅游保险体系建设,联合有关部门,设立旅游责任保险。成立危机处理小组,由管委会主要领导兼任,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组织救援,最大限度减低损害程度。

总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旅游业的发展和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森林旅游开发日益受到重视,森林公园也应运而生,而且发展十分迅速,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森林公园的建设不仅开发了旅游资源,增加了经济收入。还对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做出巨大贡献。广西龙峡山自治区级森林公园的合理规划,必将赢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上一篇:电力营销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下一篇: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