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不良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时间:2022-10-08 03:00:38

克服不良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摘 要】英语阅读教学越来越重要,本文就如何克服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进行了探讨并就提高阅读速度和把握文章关键信息的方法进行了摸索。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 习惯 阅读能力

一、英语阅读教学的要求与目标

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随之而来的对英语阅读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1.《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中对阅读的“二级目标与要求”:(1)能以每分钟70~80个词的速度,读懂生词率不超过3%的不同题材的阅读材料;(2)除教材内容以外,课外阅读量应分别达到20万词左右。

2.《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指出: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和要义;

(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3)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

(4)作出判断和推理;

(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加大了对文章阅读的检测力度,进一步从速度、语篇、能力等方面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了对考生理解、概括、推理、判断能力的考查。鉴于此,笔者认为,高中英语阅读课程中,探求高效的阅读教学方法,着重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加快学生的阅读速度,在阅读的质和量上下功夫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克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正确的习惯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首先应该树立、培养良好的默读习惯,克服、减少现有的各种不良阅读习惯,以提升阅读速度和效率。常见的不良阅读习惯包括逐字阅读、出声阅读、唇读、喉读、心读、指字阅读、摆头、回读等。

1.逐字阅读是指阅读过程中一词一词的阅读,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每词每句的细节上,往往只能读懂材料的字面意义,容易忽略对材料的总体把握。

2.出声阅读指阅读过程中不由自主地小声读出每个单词。

3.唇读指阅读过程中虽然不发出声音,但是嘴唇在嚅动。

4.喉读指阅读过程中虽然不出声音,喉头在移动。

5.心读指阅读过程中虽然不出声,嘴唇和声带也都未动,但是心中一直在默诵每个单词。

6.指字阅读指在阅读过程中视线随着指头或者笔头的移动而移动。

7.摆头指阅读过程中不自觉地将头随着视线左右来回地晃动。

8.回读指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重复阅读已经阅读过的部分。

9.遇到生词就查字典,忽略习惯用法。

10.汉化理解,欠缺归纳理解能力。

11.精读不精,泛读太泛。

12.不做笔记,忽视总结阅读经验。

13.缺乏应试技巧。学生如果能在阅读前,看一下习题,带着问题去读文章,阅读起来就会更流畅,针对性会更强,做习题的效果会更好。

三、利用语境线索,帮助学生提高猜词能力

教师应帮助和引导学生增强语境意识,训练学生发现和利用语境线索(context clues)来推断和猜测生词词义的能力。下面对几种最常见的语境线索作一简单介绍:

1.解释性线索。当文章中出现生词时,通常可以找出如“to be defined as, to be called”等可以对生词作出解释的语境线索。

2.同义词线索。通常情况下,英语忌讳实词重复。避免重复的方法之一便是利用同义词或近义词加以替换。同义词替换的修辞方法为推测词义提供了明显的语境线索。常见的引出同义词的标志性词语有or, like, likewise, similarly等。

3.反义词线索。有时文章作者会用一对反义词(组)揭示事物的不同点,形成鲜明的对比,以增强表达的效果。常见的反义词语境线索有:yet, but, unlike, however, not…but…, instead of等。

4.例证性线索。作者通常用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such as, like等举例,帮助读者理解生词词义。

5.修饰语线索。修饰语的功能是对名词进行限定、描绘或做出某种程度的解释,从而使名词的意义明晰、具体和形象。同位语和定语(从句)是常见的形式。

6.标点符号线索。起解释作用的逗号、冒号、括号、破折号也可以成为语境线索。

7.逻辑关系线索。因果、递进、顺承、并列等等逻辑关系也有助于猜测词义。

另外,丰富的构词法知识和生活常识也常常可以帮助学习者猜测生词词义。

四、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

所谓预测,就是提出“下面将会干什么”的问题,并对问题做出回答,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印证和修正,从而减少不确定因素。

第一,利用插图。

第二,利用标题。

第三,利用主题句。主题句涵盖着段落的议题和中心思想。根据主题句往往可以预测整段的内容,将各段的主题句进行归纳便可得到整篇的梗概。

第四,利用关键词。关键词是与文章主题思想紧密相关的词语,能激活图式。阅读前,教师有意识地仔细选出关键词语(不一定是生词),注意少而精,发动学生讨论,并因势利导,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把他们的思路引到文章的脉络上

第五,边读边预测。作为教师就应该帮助学生掌握这种阅读技能,改善阅读方法。阅读训练中,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also,in addition,more-over,furthermore这些表示内容增加的词和短语,指出它们后面介绍的内容与前文基本相似,阅读时不必认真读完整个句子,只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词,了解其大意就行了。而but,however, 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contrary这些词和短语则表示意思的转折,它们像信号一样,暗示读者下面谈及的内容发生了变化。阅读时对这些词语后面的句子所介绍的内容要特别留心,千万不可漏掉任何重要内容。否则,将会影响阅读理解。

五、广泛阅读,提高阅读速度

1.限时阅读。英语阅读速度因人而异,学生可根据本人的英语水平、读物的长度和难度、题材等规定出阅读时间。计时阅读的目的是从时间上约束自己,迫使自己定时定量地达到阅读目标,以利快速阅读习惯的养成。

2.扩大知识面。一个人的阅读速度不但取决于他的语言水平,还取决于他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专业知识。比如,养成经常阅读中文报纸,收听广播,收看电视节目的习惯,那么阅读英文报纸就方便多了。俗话说“隔行如隔山”,阅读专业英语必须熟悉专业知识。另外,还要了解有关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背景知识。

3.整体阅读。即注重文章大意,不究细节。很多情况下对文章的宏观理解远远重于对某些细节的精确掌握,它有利于我们调动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去领悟作者的意图,掌握中心思想和组织结构。阅读中切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只言片语上长时间滞留。要学会用英语思维,即直接用英语接收信息,避免出现将英文翻译成汉语再去理解这一中间环节。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朝夕即成的。要提高快速阅读的能力主要靠阅读本身来完成。因此,学习者要有学好英语的坚定意志和攻关精神,持之以恒,还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应给予学法指导。做好这些,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便会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出版社,2001.

[2]外语教育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

[3]黄振远.论合作学习的定位,实施与意义.教学研究,2004,(1).

[4]王晓蔷.重视高中学生英语阅读习惯的培养.考试(教研版),2007,(4).

上一篇: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下一篇:掌握有效途径 提高书面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