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新闻的语言运用

时间:2022-10-08 02:56:04

社会新闻的语言运用

社会新闻在媒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信息容量大,内涵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语言的运用最灵活,最丰富多彩,有时也最容易出现不规范的现象。社会新闻不同于政治性、政策性、科技性的新闻,因为后者以说教或解释为主,其语言的政令性和规范程度相对来说较高。而社会新闻往往出自各种作者之手,特别是一些记者素质偏低,其语言使用上的差距很大,有些不地道、庸俗、格调柢下的语言表述,在社会上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要提高对不良语言现象的防范能力,认真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雅与俗的关系

"雅"即"典雅"是一种蕴藉华美、文雅脱俗的语言风格。典雅的语言往往取决于编采人员较高的语言修养,其用语许多是口语中不用或少用的,散发出浓重的书卷气息。如:"我喜欢在落日的傍晚仰望巴西利亚的蓝天。这时,西沉的太阳像逐渐失去威力的火球,越来越红,渐渐地垂落到天际线里。此时,天穹变得越来越蓝,蓝得深沉,似乎在渐渐离你远去,又似乎在向你靠近。隐隐出现的星星在天幕里闪着点点火亮,犹像蓝宝石折射出来的光芒。深蓝的天空,落日的余晖,地平线上的五彩云霞和叠嶂起伏的楼房剪影构成了一幅妙不可言的画卷。"(《人民日报》2002.6.7)这些语言显得持重而不轻浮,沉稳而不摇荡,有较好的审美效果。

"俗"即"通俗",通俗是一种浅显俚俗的语言风格。新闻作品语言通俗,由来以久。通俗的新闻语言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但通俗并不意味着贫乏肤浅,它有时是将深刻的思想内容用平易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其特点是多用常用词语、群众口语和常见句式,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如:"殷玉珍说,这么多年来它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爱护、善待土地,土地就会出毛病,报复人;人对土地好,保持建设它,土地就会回报人。土地是最公道的。"(《人民日报》2002.5.8)朴实的群众语言,通俗简明的表达方式,不但不给人土气的感觉,却可以读出某种哲理。

在社会新闻中,还有些口语化的表述,像民谣、顺口溜等虽然具有民间色彩,但它能给新闻带来一种自然的、浑然天成的生活气息。从认知学的角度讲,原生状态的语言需要进一步的开垦应用。当然,这里谈到的通俗要与庸俗文化和千方百计通过刺激性的语言吸引受众的语言现象区别开来。

二、民族共同语与地方语的关系

汉民族共同语即现代汉语普通话,它是一切正规出版物和传播机构所应使用的标准语言,它的特点是整洁、规范。媒体语言在社会上起着良好的示范作用,所以推行汉民族共同语是编采人员的职责。在这方面,政治性、会议性新闻做得很好,而社会新闻在语言使用上有时显得有些混乱。有些报纸用方言土语做标题,以至外地的读者弄不懂其真实的意义。如:"外语培训有'阿诈里'"(《文汇报》2002.5.13)、"从"'饥也拣食'到勤力食"(《羊城晚报》2002.5.13)中的"阿诈里"和"食"属地方用语,在新闻中运用倒是贴近了现实生活,但给外地读者理解上造成了困难。

我们强调共同语的作用,也并非完全排斥方言土语,有些地方社会新闻带有乡土文化韵味和市井俚俗色彩,还会产生特殊的表达效果。鲁迅先生曾说:"方言土语里,很有些意味深长的话,我们那儿叫'炼话',用起来是很有意思的,恰如文言的用典,听者也觉得趣味津津。"社会新闻取材的视角是现实生活,时而运用一些地方语也是难免的,但要以大多数人能明白为准,必要时可加以注释,如:"酒家说:我这么大的酒家,怎么会用假钞换你'湿湿碎'(微小)的几百尺……"(《羊城晚报》2002.2.4),以免误解其义。

三、再现事实与人文关怀的关系

新闻以再现事实为根本,社会新闻则真实地再现社会上的新人、新事、新面貌,作者应本着理性、冷静和负责的态度去采写新闻。但有些报纸在遇到刺激性的社会新闻时,往往按捺不住内心的"激情",或采取感彩浓烈的字句,或不惜大量笔墨进行煽情性的炒作。有些作者甚至还努力搜寻充斥着利欲声色、低俗腐朽的词语,不但在受众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而且还污染了我们的社会环境,不利于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同时,这类新闻也让人感觉到媒体只知道追求商业卖点,而缺少了对普通大众的人文关怀。

如有些报纸经常在人物报道中用"美女作家某某"等做标题,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这类语句也许能迎合一些低层次的读者的阅读需求,但如果类似语言接触多了,也会让人产生反感,特别是女性读者,它们会认为媒体污辱了女性群体。

再如:"运城富源煤矿'水落尸出'"(〈文汇报〉2002.5.13)、"'群防群治'扫光街头'走鬼'" (《羊城晚报》2002.4.18)。第一则标题中的"水落尸出"是成语"水落石出"的仿词,但在此给人一种语言上的不和谐之感。因为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本是一件令人心酸的事,这里采取广告语的方式,乱改成语,用"水落尸出"表明真相大白,略带调侃的味道。第二则标题中的"走鬼",指的是在马路边摆摊的一些小商小贩,这是一个普通百姓构成的群体,甚至有的是远离家乡的打工者,有关方面应合理安置,而媒体用"扫光走鬼"这样的歧视性语言,似乎过于刻薄,更不用说人文关怀。我们希望新闻报道特别是社会新闻报道能理智一些、客观一些、宽容一些,用冷静的笔触和妥帖的语言反映寻常百姓的生活,给普通人一些人文关怀和情感上的支持。

四、创新与规范的关系

媒体上的社会新闻可以说是语言创新和繁衍的温床。有很多语言的翻新使用和社会上新事物、新现象的命名往往都在这儿首先呈现出来。现在有些人称媒体中带有创意性的语言为"后现代话语",如港台地区及广东一带媒体善用"很香港"、"很漂泊"、"很享受"等,虽然有些逆传统,但丰富了汉语词汇的表现力。不过,媒体的职责是传递正确信息、推广规范用语,所以对于社会新闻中出现的一些新的语言现象还存在一个规范的问题。媒体应及时追踪引导,以便加以规范。同时,媒体也应建立起合理的语言批评机制,搞好服务式的媒体语言批评,以使媒体语言文字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媒体希望提高竞争力,提高档次,而作为媒体文化载体的语言,则起着相当大的作用。语言运用的好坏可以说是决定媒体品位的关键。

上一篇:谈非事件性新闻的根据 下一篇:构成和影响新闻价值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