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兰德―永恒而坚定的道德准则的捍卫者

时间:2022-10-08 02:49:43

沃兰德―永恒而坚定的道德准则的捍卫者

摘 要:长篇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是苏联著名作家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的巅峰之作,同时也是俄苏文学评论界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大师和玛格丽特》中沃兰德这一恶魔形象的渊源、独特性、沃兰德的象征意义三方面,试图探究隐藏在这部旷世奇作中布尔加科夫留给后人的箴言。

关键词:沃兰德 《大师和玛格丽特》 箴言

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Миxaил . Бyлгаков, 1891-1940)对于他生活的时代来说他是一颗倏忽即逝的流星,对于历史来说他却是一个真正的艺术骑士和不朽的文学大师。长篇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是布尔加科夫创作的顶峰,创作上被迫沉默,生活中一无所有,生命最后的12年他全情投入,完成了这部石破天惊之作。小说具有复杂的叙事结构和思维体系,时间跨度穿越古今。沃兰德作为小说的主角将一个个看似纷繁杂乱的故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的形象是小说整个复杂结构体系的动力和结点。小说在作者构思之时便得名《恶魔小说》,后小说的曾用名有《魔法师》、《沃兰德的巡演》、《撒旦》、《黑神》、《黑暗之王》等。通过书名的演变,我们不难看出,魔王沃兰德是这部小说中真正的主人公。

一、沃兰德形象的渊源

沃兰德的宗教原型来自宗教《圣经・旧约・约伯记》中的撒旦。撒旦扮演了试炼者的角色,唤醒了人的主体意识。撒旦作为神子,充当耶和华的巡按使,往返穿梭于人间。在设立了完美义人约伯后,撒旦对上帝提问“约伯敬畏上帝岂是无故的呢?……他手所做的都蒙你赐福……你且伸手毁掉他一切所有的;他必当面弃掉你。”上帝同意让撒旦考验约伯,但却不可以伤害约伯。于是撒旦便开始了一系列的考验……在基督教中,撒旦曾经是上帝座前的六翼天使之一,负责在人间放置诱惑,后来他堕落成为魔鬼,被看作与光明力量相对的邪恶、黑暗之源。虽然撒旦曾诱惑亚当和夏娃吃下禁果、诱惑约伯,也作为恶魔之王诱惑人类犯罪,但这一切都可以视为上帝默许下,对于人类信仰的考验。

沃兰德的形象出处与歌德的《浮士德》有直接的关系,“沃兰德”其名出自《浮士德》中《瓦普吉斯之夜》一场,靡菲斯特自称“福兰特公子”,音乐原型来自古诺的歌剧《浮士德》,在这部“魔鬼的福音书”扉页上引用了《浮士德》中的经典台词:“那么你究竟是谁?我就是那种力的一部分,总想作恶却总是成就善。”

二、魔王沃兰德形象的独特性――恶善交融

传统文学中撒旦本质上就是恶,在《大师和玛格丽特》中,魔王沃兰德及其随从一到莫斯科,便给这个城市带来了惊恐与混乱:莫文协主席在主宰当代人思想的行业大肆宣传灭善扬恶的无神论,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其手下的写歪诗的诗人伊万进入了疯人院;杂耍场的演出中莫斯科居民为了抢卢布而大打出手,妇女因贪图免费时装不得不承受在大街上赤身的后果;瓦列特剧院的管理者斯乔帕因借职务之便酗酒和,瞬间被抛到雅尔塔;剧院的总务协理瓦列奴哈因工作态度不佳为人不老实,被变成吸血鬼,不见踪影……一系列的社会混乱让莫斯科居民惊骇恐惧,无所适从。

但是布尔加科夫的沃兰德与以往的魔鬼形象又大相径庭,沃兰德在莫斯科所做的一切,虽然给这座城市蒙上了一层惶恐的阴影,但在沃兰德一行结束对莫斯科的访问后,受过沃兰德的提醒惩罚仍然健在的人们,有很大一部分已经改邪规正,不敢再犯,俨然变成了这个社会中的模范:曾经的诗人伊万放弃了歪诗创作,在历史和哲学研究所当教授;瓦列特剧院管理者斯乔帕不再喝葡萄酒了,只喝用醋栗的幼芽浸过的伏特加,而且变得少言寡语,尽量避免跟女人打交道;瓦列奴哈变成一个很受群众欢迎的人,他的态度谦虚、有求必应……魔王沃兰德的形象不再只是恶的象征,混乱的制造者,同时也散发出圣洁的光辉。正如梁坤在《末日与救赎-20世纪俄罗斯主题的宗教文化阐释》中所叙述的“一般而言,关于传统文学中的魔鬼很少脱离《圣经》原型。他们与《圣经》中堕落的天使相似,延续着上帝创造的形态,故而其创造力有限,缺少由真正的最高本质铸就的强悍的精神特征。但现代主义者们将其彻底颠覆,他们称《圣经》中的上帝是世界之恶的化身,《圣经》中的魔鬼为神的真理的化身。他们将生活与恶混为一谈,实际上是逐字逐句地重复诺斯替教的信条。因此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恶魔’拥有一系列完整的特征,虽然它沿用魔鬼之名,但无法等同于基督教传统框架中的魔鬼形象。造物主与卢西弗已经悄然易位。”

三、沃兰德的象征意义

从布尔加科夫个人生平和创作历程出发,不难看出这是一部以作家本人的经历为原型的小说。他认为“作家不论遇到多大困难都应该坚贞不屈……如果使文学去适应把个人生活安排得更为舒适、更富有的需要,这样的文学便是一种令人厌恶的勾当了。”他一直坚守着内心深处的原则,不肯降服于外界的强压。人格受辱、名声扫地、生活贫困、朋友远离的痛苦虽然让人绝望却远远没有摧毁他,布尔加科夫仿佛已不生活在痛苦的世间,他将全部精力倾注于《大师和玛格丽特》,他的爱、他的恨、他的无奈与期冀、他的恐惧与勇气在这部小说中翻滚沸腾,呼呼地冒着滚烫的蒸汽,激荡着无数读者的心。

饱经风霜的他,深知世间善柔恶暴,凡恶所到之处善受欺压的情况居多,所以他无法把这重任交给耶舒阿,这个至善的化身。当耶舒阿被绑在十字架上赤身受烈日暴晒刑罚,他忠实的信徒利未・马太数次祈求上帝立刻赐耶舒阿死亡无果时,“声嘶力竭地大喊大叫,说他完全看透了,上帝并不公正,他再也不信上帝了……‘我以前看错了!’……‘你是个恶神!要不就是圣殿里缭绕的香烟完全遮住了你的两眼?莫非是你的耳朵只能听见牧师们洪亮的赞美歌,此外什么也听不见?你不是万能之神!你是黑暗之神!我诅咒你,诅咒你这强盗之神,强盗的庇护者,强盗的灵魂!’”这就是布尔加科夫的心声,面对日常生活中自己一无所有的现状和所受的的百般;面对这个权力社会和不古的世风,他想力挽狂澜,却回天乏术。无疑,沃兰德就是布尔加科夫心中永恒而坚定的道德准则的捍卫者。只有魔王撒旦,这个法力无边,无所不能,以恶制恶的角色,可以与把他压得透不过起来的黑暗现实抗衡,给予这险恶卑鄙的现实以毁灭性的打击。但是毁灭并不是目的,重建才具有现实意义,“那我就只好希望新楼建得比旧楼更好喽!”“会是这样的,主公”沃兰德和随从对离开莫斯科前最后毁灭的格里鲍耶陀夫姑母小楼的重建的交谈无疑寄托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焕发勃勃生机的殷切期待。

结语:

沃兰德在小说中审判柏辽兹的人头时说过“一个人信仰什么,他就会得到什么。”这句话无疑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人们的路途布满荆棘,然而他们拥有永恒的道德价值,这便是将来成功的保证。也许这就是布尔加科夫想留下的,传于后世的箴言。

参考文献:

[1]布尔加科夫.大师和玛格丽特.人民文学出版社.钱诚译.2004.6

[2]梁坤.末世与救赎――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主题的宗教文化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5

[3]杨慧.《大师和玛格丽特》中人物形象的宗教文化色彩.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3)

[4]余华. 布尔加科夫与《大师和玛格丽特》.读书.1996.11

上一篇:白朴杂剧《梧桐雨》中的“梧桐”意象 下一篇:林语堂研究历史与现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