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中年级文艺性说明文的教学策略

时间:2022-10-08 02:38:06

例谈中年级文艺性说明文的教学策略

近几年,阅读教学中的文体意识逐渐增强,“用说明文的方式教说明文”的观念已成为共识。但在教学实践中仍会出现种种困惑,如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相当数量的文艺性说明文,如果作为一般平实性说明文来教学,会造成理性有余而审美不足,失去文章的趣味性和丰富性;如果作为一般性散文来教学,又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失去了文章的知识力和思维力。那么,对于这种兼具实用与审美特质的“跨界”的文章样式,如何更加精准地定位体裁,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从而“得其要领”,读出文章“真味”呢?本文尝试以《雾凇》(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一课为例,探究中年级文艺性说明文的教学策略。

一、 提取信息,形成解释,实现“说明文”的知识价值

《雾凇》向读者介绍了雾凇形成过程和形态的相关知识,是一篇说明性文章,因此首先要让学生获得雾凇的相关知识,主要方法是提取文本中的最为关键、最具说明力的知识信息,形成理解并作出解释。教学中,可针对这一学习目标,设计一个问题链作为教学的支架开展学习:

问题1:这是一篇说明性文章,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雾凇的?

问题2: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介绍了雾凇的形成过程。如果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雾凇的形成,你认为应该是哪一句呢?

问题3:学习说明文,提取关键信息是非常重要的方法,那么你认为关于雾凇的形成,这句话中包含哪些关键信息呢?

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可以很快概括出课文的一、三两个自然段描写了雾凇美丽的形态,第二自然段介绍了雾凇形成的过程,并从中提取“雾凇,俗称树挂,是寒冷季节里,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这一关键句,接着进一步提取“严寒季节”“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三个关键信息。随后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阐释自己对这三个关键词语的理解,形成了对雾凇这一自然现象的解释。

对于中年级学生而言,提取信息、形成解释的能力是阅读难点,需要教师细致设计,步步引导。通过逻辑清晰、层层深入的问题链,帮助学生经历一次“由面到点”的阅读过程,先后提炼出最为关键的段落、句子和词语,快速了解雾凇形成现象的科学知识,并习得了迅速提取关键信息、概括说明要点、获取科学知识的阅读方法。

二、 涵泳词句,深度品悟,达成“文艺性”的审美体验

王荣生教授认为:“实用文阅读是为了获取文章的意思,阅读是理解,就像我们读报纸、读信、读百科知识、读学术著作那样。”“文学阅读着眼于作品的艺术性,阅读是鉴赏,重点放在言语的品味和感悟。”[1]那么,作为兼具实用与审美特性的《雾凇》一课,阅读时既需要获取信息,理解内容,更应该走进文章的字里行间,品味细致优美的语言,体会雾凇的形成过程及奇特壮观的美景。

对词句的深入品味是中年级学生阅读时的难点。在品读具体描写雾凇形成的重点句段时,笔者设计这样的问题来驱动学习:默读第二自然段的第2~8句话,想一想:哪些词语具体体现了“严寒季节”?哪些词语具体体现了“雾气多”?哪些词语具体体现了雾凇的“凝结过程”?把关键的词语圈画出来,并简单写下自己的感受。这里,笔者采用了“由点到群”的阅读方法,即选取与说明要点相关的词句,着力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涵泳品析。

一是聚焦描写“雾气多”的一连串词语,如“弥漫”“笼罩”“涌向两岸”“淹没”“模糊”等。通过查字典和联系生活实际,学生了解到“弥漫”形容一些烟尘、雨雾、香气等,到处布满,事物仍处在依稀可见的状态。“笼罩”比喻雾气像笼子罩在上面。“淹没”则形容雾气掩盖和遮蔽了所有事物。这几个词语意思相近,在表达程度上又存在细微的差别,细致精准地体现了松花江上及两岸雾气越来越浓、越来越多的变化过程。在学生自主圈画的基础上,用“同样都是在写雾气多,这些词语在雾气多的程度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这一问题激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从散点圈画到词群品析,更加具体、深入地感受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二是聚焦雾凇“凝结过程”,从两个层面对“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这段话进行涵泳品析。

第一,文中用“镀上白银”比喻雾凇凝结的过程。“镀”的本意是指用电解或其他化学方法使一种金属附着到别的金属或物体表面上,金属镀上了金会金灿灿,镀上了银会银闪闪。在《雾凇》一文中,作者借用“镀”的物理功能,将其运用到自然现象的描写之中,让“镀”在新的语境中产生了新的意义,把雾凇凝结的过程形象具体地表达出来,再加上“白银”的意象,生动传神地体现了雾凇富有金属的光泽,银光闪烁,晶莹透亮的奇特美景。

第二,雾凇的形成过程非常缓慢,大约需要十个小时。课文先用“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等程度副词来修饰雾凇凝结的状态,再用“最初”“逐渐”“最后”等关联词串联“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等不同阶段,富有层次、细致入微地描摹出雾凇由少到多、漫长轻柔的凝结过程。当把以上词语联系起来成为一组词群进行品味的时候,雾凇富有诗情画意的凝结过程就形成了动态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到生动真切、历历在目的自然奇观。

这一环节中,由关键词句的点状提取到群聚涵泳,可以帮助学生品味课文细腻、精准的词句,富有美感和层次感的描述,获得文艺性说明文所独有的融科学与艺术为一体的审美体验。

三、 比较融合,迁移会文,尝试“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的知行转化

学生对母语的认识基础是感性而零散的,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认知表层,进入高阶思维型的阅读,教学中,笔者将前面提取的关键词句群划分成类,“由群到类”,运用比较阅读的策略,引领学生进入深刻感悟阶段。

笔者先将两类词语通过多媒体呈现出来:

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首先,这两组词语所表示的意思基本相同,可是在语言表达上却有区别。通过提示,明确左边方框里的词语被称为科学语言,右边方框里的词句被称为文学语言。其次,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两种语言放在《雾凇》这样一篇文章中去用呢?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生1:雾凇是自然现象,用科学语言,显得专业又简洁,雾凇又特别的美,用文学语言,比较生动优美。

生2:用科学语言让雾凇的形成有了科学依据,这样就能让人更加相信了,然后再用文学语言,把雾凇写得美美的,吸引游客去观赏。

生3:这篇文章在概括写的时候用了科学语言,在具体写的时候用了文学语言,既让我们增长科学知识,又让我们感受到雾凇的奇特美丽。

在关键词语类型化的基础上,“科学语言”和“文学语言”这两个术语的引入让学生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为学生的比较阅读与深入思考提供了支架。从学生的发言中可以看出,有了必要的概念作为媒介,学生进入积极深入的思考交流状态,并清楚地说出了不同类型语言的表达效果。在此基础上迁移练笔,提供包含“科学语言”和“文学语言”的词句,帮助学生强化认知,内化所学,从而尝试着将语文本体性知识的“知”转化为实践知识的“行”。

参考文献

[1] 王荣生.撑起另一方天――小学语文的实用文阅读[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5(2).

上一篇:“座位空间”中教育要素的挖掘与利用 下一篇: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