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绿色教育理念下的生态课堂

时间:2022-10-08 12:52:27

构建绿色教育理念下的生态课堂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因“绿”而绚丽繁荣。绿色教育借助自然之“绿”,引喻教育中克服道德缺失、违反教育心理科学规律的功利性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追求“科学素养树魂、人文素养立根”,以学生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本的独特教育理念。

课堂是教育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始终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它是教育理念最直接、最生动的反映,是绿色教育追求的最终落脚点。课堂是一个生态系统,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各种简单的、复杂的、单向的、双向多向的、直接的、间接的、多方面、多层次的交往,并在这些交往中动态前行。如何让这个课堂生态系统呈现自然蓬勃之绿、焕发自然生命活力,便成了绿色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追求。深入实践绿色教育理念,致力于生态课堂的构建,成为我们深化教学改革的不二选择。

一、树立三种观念,实现生态课堂的和谐共生

教师的不同教学价值观将导致不同的教学行为。生态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树立三种观念。

一是树立生态的环境观。学生的成长靠的是持续不断的从外部环境摄取有价的能量,来为自身的生命价值进行建构。生态课堂中树立生态的环境观指的是营造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生态系统。这个环境系统包括生态硬环境。如明亮的教室采光、合适的教室温度、温馨的室内颜色、安静的教学环境、变化的座位编排方式、教学过程所需要的教学设施设备。这些良好的生态硬环境不仅可以使师生心情愉悦、精力充沛,而且还能使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灵感闪现。这个环境系统还包括生态软环境。如新颖形象的教学信息呈现,宽松活跃的课堂心理氛围,宽容共纳的课堂互动,积极的情感投入,多元灵动的课堂评价。这些良好的课堂软环境,为学生个性化成长与发展提供了紧张而全面的智力活动空间,为师生群体和谐共生搭建生命舞台。实现环境生态的课堂是智慧激烈碰撞的思维场、激情澎湃的情感场、和谐互动的交往场。

二是树立全面的教学观。首先是指一切人的全面发展。生态课堂中不以牺牲某些个体的发展作为其他个体发展的条件,而是课堂教学中追求一切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学生和教师。特别是要关注天赋优异学生及帮助学困生的发展。其次是指个体人的全面发展。生态课堂不仅是知识传递的殿堂,也是学生能力、情感提升与培养的殿堂,更是人格形成与发展的殿堂。要在生态课堂中努力实现“在人文的阳光中探究科学,在科学的探究中享受人文关怀”。在这样的课堂中,要求教师不再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与学生一起分享、理解、建构知识,并在共同经历的过程中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提升。

三是树立个性的发展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教育面对的学生是千差万别、各具个性的。这种生命个体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综合特征是可贵的。正因为如此众多的不同才构成了色彩斑斓的世界。学生学习是有个性和独立性的。生态课堂不应有按教师意愿的盆景工艺式的缠扎,不应有训练强化式的鞭打,而应以个性化的学生为本,还学生个性的张扬,促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尊重差异,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给予学生多元化的评价,让优秀的学生适度超前发展,同时也要允许某些学生的落后。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智力、非智力因素的不同,把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鼓励学生找回自我,赋予学习选择权、赋予学习自,帮助学生发现自我认知方式,按照自我认知方式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有效开发,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有效的发展。

二、关注两种状态,实现生态课堂的互动生成

生态课堂注重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心理规律以及学科的自身特点有序推进教学过程,更注重学生主动的探求和生动活泼的个性化发展,也更注重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所以,在生态课堂的实践中,我们关注两种生态,以实现生态课堂的互动生成。

一是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人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课堂要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人具有学习的天性,课堂要从学生的好学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想学、会学,为学生的后续学习乃至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要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学,核心是培养并逐渐形成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这从生态课堂教学不再开始于学生倾听教师一厢情愿的备课下的讲课,而是开始于学生独立的课前预习,开始于课堂上学习时间的归还,开始于充分思维自的给予,开始于注重体验、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大量运用。让学生自己“生产”知识,只有浸润着学生自己血脉的知识才是具有生命力的。

要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学,还应唤醒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适当运用“皮革马利翁”效应,以充满信心

的高期待唤醒学习动机;展现科学的奥妙,在对知识意义与价值的理解中激发学生求知欲;因人而异设立适当标准,在及时达标评价鼓励中激发学习动机;利用学生好胜、被爱等心理需求,组织竞赛体验成功中激发学习动机,在强烈的学习动机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学,还要让学生感受到经历课堂后的“效益”。如果学生从作业、测评中得不到及时的判断结果及激励的成就感,那么失败的感觉将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性。要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效益”,课堂教学中必须目标指向明确,目标达成过程清晰,作业及测评目标必须与教学目标一致并追求及时性。

二是关注教师的生动激励教。要实现教师的生动激励教,首先要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从已习惯的知识的权威者、课堂的掌控者、学习成果的评判者转变为科学方法的指导者、学生精神的引领者、全面发展的促进者。这样的转变才能让教师以宽容接纳的心态走入课堂,才能在良好心态下组织教学、引领学生的探索与成长,才能让教师从更高的教学层次理解课堂、引领课堂,才能从学生发展的更远目标预设教学、生成课堂。

要实现教师的生动激励教,还要变以课本知识学习为本的教案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案。构建由动态的主体、多元的文本、灵活的方法等众多不确定因素构成的与知识相遇的情景,从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情绪、情感、经验等展开学习的交往对话。

三、明确一个目标,实现生态课堂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是人的世界,课堂是人的舞台。课堂教学要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所以生态课堂只有一个目标:尊重生命的需要、完善生命的发展,提升生命的意义。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生在课堂上度过无数个40分钟。几年、十几年,生命便在这一个又一个的40分钟中流逝。在这样的理念观照下,生命是课堂的核心,课堂教学就是点化和润泽生命,为生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创造条件。这时的课堂再也不只是知识本身,而是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在这段时间中,学生当前的生命状态需要关注。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我们不能只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不能把学生培养成做题与考试的机器。而应追求因势利导,激发内在发展力,激发与培养学生与生俱来的自主发展性与生命潜能,获得持续发展动力,在生命生长中实现人生的意义。在生态课堂中,关注每个学生的课堂现时生命状态,让每个孩子在学习动机的唤醒中学习,让每个孩子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中学习、让每个孩子在有效指导下学习,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得以张扬,让每个孩子焕发独特的个体光彩。有了现时生命状态的美好与张扬,才可能实现生命未来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与成长。?

上一篇:从生活经验到数学概念 下一篇: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