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皮核桃密植丰产园栽培管理技术

时间:2022-10-07 11:24:52

薄皮核桃密植丰产园栽培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3-0112-01

近几年,循化县为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先后在县域北部几个乡镇发展核桃种植,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摸索出一些丰产增收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1 选择合适的园址

核桃密植丰产栽培对土、肥、水要求要比一般生产水平标准高。所以,要尽量选择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肥沃,具备排灌条件,背风向阳,交通方便和便于实施各种作业的地方建园。

2 细致整地

根据所选园地的地形和土壤特点进行整地。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坡地上建园,应先修好水平梯田,然后在梯田面上按一定株行距挖栽植坑或栽植沟。另一种是平地建园,应先将土壤深翻熟化,整平,然后再挖栽植坑或栽植沟。栽植坑的大小为长、宽各 1m,深0.8m;栽植沟宽 1m,深0.8m。栽植坑或沟回填土时要混拌农家肥,每株用量50kg左右。

3 选用健壮嫁接苗

为保持良种的一致性,最好采用优良品种嫁接苗木。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种有绿岭1号、辽字号系列、香玲、鲁光、清香、丰辉、中林系列等。也可先定植发育健壮的砧木苗,第二年嫁接自己需要的优良品种。二者相比前者建园成本低,收效快。但无论哪种方法,都要保证苗木的健壮和整齐一致性,不可使苗木大小、强弱参差不齐。

4 合理密植

单位面积栽植株数的多少,直接决定着核桃园的整体产量。有研究表明,幼龄核桃园在一定年限内,产量随密度的加大而提高,如株行距2m×3m(每亩112株)和株行距3m×3m(每亩75株)与株行距4m×6m(每亩28株)相比,前二者5年生产量分别是后者的4.8倍和2.8倍。当然,并非密度越大越好,即使早期密度合适,但随着树龄的增长,树冠不断扩大,后期必然因枝条搭接或互相遮阴,不利于开花结果。

为了争取达到早期丰产和后期高产的目的,生产上可以采取计划密植栽培法,即开始采用中、高密度(50 ~ 100株/亩),当树体即将互相遮阴时再间伐成低密度(30株/亩)。具体的栽培密度应依园地的立地条件、品种特性以及当地管理水平而定。一般初始密度在每亩40~80株,株行距为3m×5m、2.5m×3m。在这种密度下,利用短枝型品种,辅之以每年适当修剪来推迟郁闭期,核桃园正常生长可以维持10~15年,每年产量在 150~250 kg以上。此后便可依据郁闭程度,适度间伐。

5 施肥与灌水

增施肥料是密植丰产园高产、稳产的保证。施肥的依据是土壤养分状况、每亩株数、树体生长势以及结实量的多少等。一般每年每亩应施入农家肥2~3t,追施复合肥30~40 kg。农家肥应在晚秋或早春施入。追肥次数2~3次,一般在开花前、果实硬核前和果实采收后进行。除及时施肥外,对一些坐果率高、年年挂果较多的品种应及时疏除一些雌花或幼果,以减少养分的消耗,保证生长与结果的平衡和连年丰产。

保证有足够的水分供应是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必不可少的条件。尤其在果实迅速生长期,如果缺水会直接影响坚果的发育,导致坚果变小和核仁干瘪。因此,要保证在核桃整个生长期内的水分供应。具体的灌水时间和次数,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而定。

6 整形修剪

密植丰产园由于栽植密度较大,培养良好的树形,控制枝条的迅速扩展显得更为重要。通常定干高度为50cm左右,以主干分层形的树冠结构为宜,一般不宜整成开心形。总的修剪原则是充分利用生长空间和光照条件,树形应有的早期丰产,有的持续丰产。具体修剪方法如下:

6.1 控制二次枝

一般疏除或摘心,也可在春季或夏季对其实行短截,以促发分枝,并培养成结果枝组。短截强度以中、轻度为宜。

6.2 利用徒长枝

通过摘心或短截的方法促使徒长枝的中下部果枝生长健壮,以达到充分利用粗壮徒长枝培养健壮结果枝组的目的。

6.3 对旺盛营养枝的处理

以不修剪或轻剪为宜,在发芽前进行拉枝,拉至水平角度。

6.4 疏除过密枝和处理好背下枝

疏枝时应去弱留强,从基部剪除,切不可留桩;背下枝及早疏除,如长势中等并已形成混合芽,则可保留结果。

7 病虫害防治

核桃病虫害防治方法有多种,实际应用时应遵循预防为主、少用药、不同防治方法结合运用以及减少环境污染等原则。

7.1 生物防治法

生物防治法是利用对树体无害的生物及其产品防治害虫的方法。通俗地讲就是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鸟治虫。核桃上利用较广泛的主要有昆虫、螨类和蜂类。核桃虫害较为常见的捕食性天敌有瓢虫、草蛉、食虫蝽象、捕食性螨等;较常见的寄生性天敌有寄生蜂、寄生蝇等。目前,核桃害虫的生物防治工作主要有3个方面,即利用自然界的天敌消灭害虫、释放人工饲养天敌消灭害虫及使用菌制剂防治害虫,而以第1种途径为主。在实际工作中,如能将自然天敌和人工释放天敌相结合,定可加快防治速度,并取得更为显著的效果。

7.2 农业防治法

农业防治法是采用园地选择与规划设计及栽培管理等农业措施,兼顾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其中包括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使树体生长健壮,增加机体的抗病虫能力,消灭病虫害源,如烧毁病虫枝及易滋生病虫的杂草等。农业防治不增加额外投资,效果又好,且不易造成环境污染,是我国广大核桃生产区防治病虫的重要措施之一。

7.3 人工防治法

利用人工捕捉或使用器械阻止、诱集、振落等手段消灭害虫的方法叫人工防治法。人工防治应根据害虫的危害习性和发生数量确定合适的方法。如云斑天牛主要危害虫态是幼虫,而幼虫全期都在树干中,所以,可在幼虫为害初期从树皮中挖出幼虫,成虫出现后可人工捕捉。又如在防治草履蚧时,可在早春若虫未上树以前于树干涂抹粘虫胶或毒药环,阻止若虫上树,既经济、省工,又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7.4 药剂防治法

利用药剂直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称为药剂防治法。此法多在病虫危害严重时使用,是果园病虫害防治的最主要方法。药剂防治的优点:①见效快。害虫遇药后,短的几秒钟,长的几小时或一两天就死亡。②用途广。农药常能毒杀多种害虫或治疗多种病害。但是,药剂防治成本高、易杀伤天敌,且会出现药害,有时害虫也可产生抗药性,用药不当易造成环境污染和核桃留有残毒等。

以上介绍了密植丰产园的主要管理技术,总的来看,核桃密植丰产园与稀植园相比,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技术措施。为保证果园的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应尽可能实行集约化管理,园内的一切工作,从建园到整形修剪、肥水管理、深翻改土、中耕除草、保花保果、病虫防治及采收加工等各个环节,都应制定出具体的执行计划,有专人负责并定期检查落实情况,这样才能保证密植丰产园有较长的盛果期和持续高的效益。

上一篇:关于配电网节能降损措施分析 下一篇: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中隐形故障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