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育儿书会让自己越来越焦虑吗?

时间:2022-10-07 10:51:45

看育儿书会让自己越来越焦虑吗?

“茉茉家”是心理咨询师宫学萍老师的一个微信群,成员主要为孩儿妈,并且大部分兼具心理咨询师或者儿童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小组学习氛围超浓,聊天时提到哪本书,大家会马上详细打听书名和作者。

有一天,心理咨询师阿诺忽然说:“我其实有的时候不是很建议大家看那么多育儿的书。”

专家为什么不建议大家看育儿书?阿诺老师解释:

“因为有太多的标准限制我们的行为,或者说他们在限制我们如何去爱孩子。我更希望我们可以学着去遵照自己最原始的,或者说是最原版的那种母性去对待孩子。我觉得那才是很好的一个状态,书上说得都太标准了,太正确了,都是正确的废话,正确到限制了我们该如何爱自己的孩子,搞得我们凭空增添了一些焦虑,似乎我们就要以某种标准做,才能称得上是好妈妈,但是却忘记了我们爱孩子最原始的情感。在我看来,这个比任何育儿经都要重要。所以我不主张看太多的育儿书。”

我作为“最家长”的编辑马上跳出来点赞,因为韩同学刚生小孩那会儿看育儿书看到走火入魔,因为专家的观点不一致而头大,不知道该听谁的。后来才发现是自己太迷恋标准答案了。

“茉茉宫”老师对于育儿书籍的问题看法略有不同。

她说――首先,任何时候我们觉得不舒服,都可以暂停手头正在做的事情,大学的时候,我一下子把所有有关成功学的书籍都扔了,因为我发现自己受不了了。育儿书也是,看到自己不喜欢的,可以马上暂停。

但是,我真的是觉得有很多育儿书特别特别好,比如我今天下午看的《从尿布到约会》,特别好的性教育的书籍,我没办法说不推荐。

我想,如果我们因为看了育儿书籍,就把自己搞得特别紧张焦虑,可能问题不是书籍,而是我们的“超我”太强大了,我们太想做到百分百正确了。

很多时候,书中给出的答案和我们天然习惯了的做法很不一样,我们就会像看见邻居家那个门门功课都第一的倒霉孩子一样烦躁。我们可能会被激发出很多从小到大在那样被比较、被评价、被贬低时刻的糟糕感受,感受到被攻击,被苛责地要求,就像是一种条件反射,只不过以前可能是别人这样对待我们,长大以后我们就莫名奇妙地继续这样对待自己。

另外,书中的东西很多时候只是一个方向,它不会体恤我们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易,所以,如果我们可以自己体谅自己,有时间有精力的时候多学习一些关于孩子的知识,也不是太大的一件坏事。

阿诺老师认为宫老师补充得很及时。

大学老师柯盈盈说:“以前不知道敏感期的时候,孩子吃手,扔东西,都会去阻止,但是知道了‘敏感期’的说法后,就懂了。”所以她特别喜欢看育儿书。

七月则说:“阅读是我的一部分,看育儿书还是看别的书,都是可以的。我始终觉得书只是一扇窗,一扇门,但是人远远比窗户和门重要。《妈妈的心灵课》里面温尼科特也是强调用妈妈的感觉来养孩子,他一直强调,不要听太多别人的意见,那个对妈妈的感觉是一种干扰。”

七月的话让“茉茉宫”有了新的思考。她对阿诺说:“我突然灵光一现明白你的意思啦,你是说,当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如果还在脑子里使劲翻书找答案,那就真的还不如不看书了,是吧?”

阿诺:“是的,总是希望找到一个和孩子在一起的标准,总是希望有人能够来给自己一个评价告诉自己做得对或者错,总希望去‘达标’,我觉得这种妈妈最好不去看书,或者少看。”

茉茉宫:“嗯嗯,是这样。”

阿诺:“说到底,做好妈妈要学习对自己的情绪状态有觉察,这个比书上说得难呀。我们一起慢慢修炼吧。”

茉茉宫:“这是慢活。”

上一篇:老大讨厌老二时,我们怎么做 下一篇:论云南省罗平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