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rberry“金童”克里斯托弗.贝利:新式英伦风潮的奠基者

时间:2022-10-07 10:22:05

有着英国“时尚界奥斯卡”之称的英国时尚大奖(BriUsh Fashion Awards)在2009年12月中旬揭晓了获奖名单,滚石乐队主唱Mick Jagger的女儿Georgie May Jagger获得了“年度模特”大奖,Kate Moss获得了“国际时尚大使”奖。在这份名单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年度设计师”奖,Burberry的创意总监克里斯托弗贝利毫无意外地摘取了这份荣誉。这已是克里斯托弗贝利第二次获得该奖项(第一次是在2005年),评委会给予的理由是:他将一个英国传统品牌打造成世界知名的奢侈品牌。

贝利在时尚界素有“金童”的雅号,他为Burberry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将“新性感”的概念传遍了全世界,而这一切的荣耀,绝不是偶然。

Donna Karan和Tom Ford选中的大男孩

“朋友们都认为我离开GUCCI是个疯狂的念头,但我确实需要另外的挑战。”

克里斯托弗・贝利出生在英国的约克郡,父亲是木匠,母亲则是玛莎百货(Mark&Spencer)的陈列设计师。一家人过着普通而幸福的生活,浮华世界的一切离他们很远。贝利年幼时,有一次在伦敦举行的庆典上遥远地瞥见了英国女王的身影,兴冲冲地打电话给父母,父母却只是冷冷地说:“好吧,女王陛下请你吃饭了吗?”父母的处世哲学深深地影响了贝利,他很小时就明白了这样的道理:真实的世界永远比名流们的世界更有趣。浮华的东西只是表面,并不值得花大力气追捧。

贝利18岁那年,赢得了一个学生设计大奖,获得了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的两年学习经验。正巧,美国大名鼎鼎的设计师Donna Karan造访伦敦皇家艺术学院,收集学生们的设计作品。不出意料,贝利的作品赢得了Donna Karan的青睐,20岁的贝利登上了飞往时尚之都纽约的飞机。在Donna Karan的调教下,贝利进步神速,不久之后被Tom Ford亲自挖进位于意大利的GUCCI设计团队。

第一次见Tom Ford,和贝利早前的预想不太一样,眼前的Tom风流倜傥,衬衫纽扣敞开着,腰间一个硕大的GUCCI皮带扣惹人注目。贝利回忆说:“和他相比,我只是个骨瘦如柴的英国男孩。”Tom告诉贝利不要紧张,并拿自己开玩笑“我入行时比你还害羞。”贝利这才放松下来,并暗自给自己打气:“米兰,我来了。”在Gucci的设计团队,贝利不但在设计上学到了新的理念,还了解了一个成熟奢侈品牌的整套设计、营销、运作流程,这对他后来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在GUCCI整整5年半的工作中,贝利见证了GUCCI的再度崛起,然而盛名之下,他还是感到是时候需要一个新的身份了。他将自己的职业困惑开诚布公地告诉了Tom Ford。这算是职场大忌,亏得Tom Ford并不介意,立刻将他推荐给正在招兵买马的Burberry公司。两个月后,贝利顺利坐上了Burberry创意总监的宝座。

从“老绅士”到“英伦新贵”

看到贝利的设计作品就好像在图书馆或者美术馆欣赏了一次大胆的现代艺术作品。贝利就是这样用他独特的设计让Burberry这个拥有那么多年历史的旧式英国品牌重新充满了生机。

英国文化,不像法国,意大利、俄罗斯那样已经完全脱离了皇家气质。在英国,虽然早已取缔帝制,却依然保留了皇室的尊严与气质。由Thomas Burberry于1856年成立的Burberry。获得过英女王与威尔士亲王颁发的两张“皇家委任状”,是英国皇家服装供应商,尤其是经典风衣至今风靡全世界。但辉煌的岁月过后,因款式老旧,一度陷入低谷。1997年,纽约出生的31岁意大利成衣商后代Roberto Menichetti出任Burberry的设计总监,并于1998年创立Burberry Prorsum天桥系列,登上米兰时装周。仅用了3年,Burberry就创出不错的佳绩,营业额从3亿升至6亿美元。

贝利是Roberto Menichetti的继任者,当他2001年入主时,不少英国媒体惊呼,Burberry终于回到了土生土长的英国设计师手里。不过,贝利的约克郡口音,以及在外8年的工作经历,都让人怀疑他是否能拿捏到伦敦当今的精髓。“我想要重新拾回Burberry的英式传统,想要找到非常英国的视觉语汇。它可能是嬉皮士风格、少数民族风格,和在历任音乐运动中年轻人的穿衣风格。”贝利这样描述他的设计预想。贝利所设计的服装中所传递出来的,传承自Mick Jagger等上世纪60年代摇滚明星的“伦敦风格”可能与今天的伦敦大相径庭。而《纽约时报》的Cathy Horyn则认为:“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能大胆创新,不然就和以前的Burberry没有任何区别。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贝利从一个‘局外人’的视角来观察伦敦风格,确实很聪明。他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观望‘英格兰’和‘英国性’。”

贝利出任创意总监之后。提炼品牌传统手工缝制的风衣神髓,在传统卡其色格子中注入亮丽的色泽,用轻盈的笔法舞出外套的多变姿态,并延伸到手袋等配饰,真正令Burberry踏上了一条摩天大道。这个英国老绅士摇身一变,成为现代英伦新贵。

贝利为Burberry Prorsum设计的首个男装系列一出炉,便在当年的米兰时装周上大受赞誉。这一年,Burberry公司的业绩如火箭冲天般提升了30%。贝利在2006年被评为《福布斯》“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之一。

“新性感”才是最IN风潮

贝利一再强调:“我是不重要的,Burberry才真正大过天。”与他所创造的辉煌成绩相比,他实在是太过低调。

2008年年底,他在纽约接受了“时装界之星”的荣誉,并为洛杉矶的Burberry旗舰店重新开张举办了明星庆典派对;2009年,他邀请《哈利・波特》中赫敏的扮演者艾玛担任代言人,当艾玛穿着Burberry经典风衣的海报出现在大街小巷时,人们都惊呼:Burberry真的年轻了!

虽然贝利赋予Burberry新鲜的血液和潮流感,但尊重历史,才是贝利的最大特色。“对我而言,历史与传承,是Burberry最耀眼的一面,品牌也变得与众不同。我们以此为创作根源,如风衣、格子,在尊重历史的同时,又散发着摩登的气场。”

现在,由贝利掌舵的Burberry新颖时髦,但绝不难懂。贝利说:“时尚曾经过于性感、过于奢华、过于冰冷,是时候将它淡化。”他给出了一个全新的设计理念,这种理念被称为“新性感”,后来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和沿用。贝利认为“新性感”其实是一种中和剂,它把性感拉回到了暴露与拘谨的中间状态,从而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愉悦时尚态度。

贝利在配色方面也有着惊人的天赋。他在

服装设计的过程中巧妙地融合了艺术元素,让整个设计既简单又不失内涵。比如去年在米兰的时装周上展出的Burberry男装不仅透露出典型的英式风尚,还增加了一些回归的味道,让人一下子感受到了他对Burberry品牌精髓的细心揣摩。贝利自己也说:“那应该是一种贵族味道,或者还带着一点军装的感觉。”

不过,对于贝利本人来说,手边的华服和名利场的是是非非仍然离他很遥远。每天傍晚,那些在Burberry总部门口大呼小叫的购物者。从来不会发现有一个帅小伙独自从大楼里走出来。她们认为像贝利这样的人,必定在前拥后簇下离开办公室,一头钻进窗子被抹成漆黑的加长轿车,向位于伦敦西区的诺丁山豪宅,绝尘而去。

然而,贝利只是日日孤独地走向人群。当他沿着大街越走越深,看到满眼的橡树时,他位于海德公园的家便到了。

玛丽莎・梅耶尔:Google的美女副总裁结婚了

丁 洛

抓住2009年的小尾巴,被誉为Google美女副总裁(搜索产品和用户体验部门)的玛丽莎・梅耶尔(Manssa Mayer)成功地把自己嫁出去了!12月11日到13日,为期3天的盛大婚礼在旧金山四季酒店举行。作为Google历史上第一位女性研发人员,梅耶尔在婚礼设计上也不放过展现自己天分的机会:参加婚宴的每一位嘉宾都要带上她制作的ID卡赴宴,让这场婚礼增加了不少科技范儿。

玛丽莎・梅耶尔的这场婚礼十分引人注目。时尚杂志《Vogue》的报道披露,前来观礼的嘉宾们在婚礼第一天就品尝到了由世界著名大厨让乔治亲手烹制的美食,而在接下来的两天,又有纽约著名糕点师罗恩奉上的甜点。披着印度裔设计师纳伊姆设计的婚纱,幸福的梅耶尔嫁给了早在一年前就向她求婚的房地产投资经理扎克・布格(zack bogue)。

佳人最后还是嫁了才子

梅耶尔拒绝过Google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的追求,但这并不代表她不爱才,因为她的现任老公扎克除了拥有高大潇洒的外形之外,也是哈佛大学的高才生。

当梅耶尔和扎克牵着彼此的手接受嘉宾们的祝福时,摄影师埃文斯一次又一次地用镜头记录了这幸福时光。这位著名婚庆摄影师曾经见证了布拉德皮特和前妻安妮斯顿的婚礼,尽管两人已经分道扬镳,但他见证的另一对一汤姆克鲁斯和凯蒂现在幸福依旧。

没有人不为这对新人送上祝福。求婚后经过一年的耐心等待,扎克终于抱得美人归。大概这一年来他的心脏都要承受超大的负荷,因为他娶的是“硅谷第一美女”梅耶尔,这个曾经和Google联合创始人佩奇约会过的女子,被誉为Google的“创意女王”,因为Google的上市以及良好业绩,她早已跻身“硅谷亿万富豪俱乐部”。

尽管梅耶尔和Google创始人拉里・佩奇交往的事情一直属于捕风捉影的性质,但2007年12月佩奇和妻子露西在加勒比海岛完婚时,梅耶尔的确不在受邀的嘉宾之列,这被人视为“避嫌之举”。所以,梅耶尔结婚的时候,理所当然也没有邀请这位传说中的前男友。不少人认为,和梅耶尔这位鼎鼎大名的前约会对象相比,扎克显得并不那么突出,但能俘获被誉为“Google女神”的梅耶尔之心,扎克的背景也不逊色。

出身名门的扎克从哈佛大学环境科学和公共关系学系毕业,并在乔治敦大学获得法律学位,他是Montara私募合伙基金的创始人之一,此前担任律师,如今正从事着房地产投资工作。最早爆出两人相恋的是硅谷有名的vallywag网站,他们发现这对情侣盛装出席一个慈善晚宴,两人表现亲密,显然正在热恋之中。至于他们是怎么走到一起的,vallywag穷尽八卦之力也没能再爆出料来,只是在去年12月时披露,扎克从纽约飞到巴黎向正在参加欧洲互联网大会的女友求婚,然后后者欣然应允。

当时硅谷就沸腾了,《商业2.0》杂志记者欧文・托马斯在得到消息后说:“她是硅谷所有男性梦想中的女人,她订婚的消息让IT界很多人失望。”

Google第20号员工

梅耶尔离开斯坦福大学后第一份工作也是目前唯一一份工作就是Google,她是Google历史上首位女性研发人员。

梅耶尔能有今日这般的关注度,和她在Google所取得的成就息息相关。作为Google历史上首位女性研发人员,梅耶尔是Google的元老级人物,在公司的编号是20。

1999年,年仅24岁的梅耶尔即将获得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作为该校著名的毕业生,她已经手握了包括卡内基梅隆大学、麦肯锡咨询公司和甲骨文公司等12家公司的录用OFFER且正为从中挑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而苦恼不已。直到4月中旬的一天,一封主题为“来Google工作”的招聘邮件让她的生活彻底改变。

当时,梅耶尔坐在电脑旁,一边吃着意大利通心粉,一边查看电子邮件,她打算习惯性地按Delete键删掉这封谷歌的邮件,谁知俯身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空格键,错误地将邮件打开了。这次意外的经历,让她最终决定去拜访原先并没有好感的斯坦福大学校友佩奇和盖布林。

就这样,梅耶尔加入了尚处于创业期的Google,她亲自参与编程,而且还负责领导用户界面和网页服务器的开发设计。除了出色的编程能力之外,梅耶尔还对Google的外观设计超级敏感。正是在她的坚持下,Google的搜索主页设计成白色背景,并配以粗体的Google全称。所以我们如今能够看到干净的搜索页面,艘是受惠于梅耶尔。

梅耶尔说,这种设计理念来源于她童年时住过的房子,而她本人名下的位于旧金山市的四季酒店第38层价值500万美元的高级公寓,装修风格也和这个很类似。她说:“到过我公寓的人总是问我,‘到底是你的公寓像Google呢,还是Google看起来更像你的公寓?’”这也验证了IT界的传闻,梅耶尔是一个“机器人”,她把这份工作当成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连自己的居室也被Google化了。

梅耶尔具有超强的集中精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聆听技术团队的项目展示时,她神情专注,不接电话也不收电子邮件。这项能力使她赢得了冷静、精确的名声。也带来了飞扬跋扈、冷酷的恶名。据说,这种作风是她在高中辩论队时就留下的,不甘服输的她曾经花整个下午时间跟同学辩论一个棒球场的边有多长。在威斯康星州小城沃索长大的她,从小就是一个赢家,不仅学业优秀,而且多才多艺。

仅凭借天分获得成功是不够的,梅耶尔还十分刻苦,大学时,时常因熬夜学习来不及换衣服而受到朋友批评。母亲玛格丽特评价女儿精力充沛,目标明确,“讲求精确,但绝不机械!”梅耶尔的这种作风和Google的企业文化很契合,所以十几年来梅耶尔都没有换过工作。

时尚且高调的“奇客”

梅耶尔自认是一名“奇客”,时尚而张扬的作风,让她成为IT业内最受人关注的一张面孔。

梅耶尔长着一副俏丽迷人的面孔,头脑却比男人更为冷静,行事也比男人更加硬朗,甚至冷酷,梅耶尔自认是一名“奇客”(Geek是新的精英亚文化群,是一群爱好新事物,以电脑网络技术为中心的一群人),作风却和那些只顾埋头编程的传统“奇客”完全不同。她时尚而高调,成为IT界最受关注的公众人物之一,“当人们谈到计算机科学时,想到的往往是西装革履,戴着厚厚的眼镜,整晚写程序的男性。我也在晚上写程序,我是标准的计算机领域人士,但我又经常打破常规”。

梅耶尔在生活中是一位追求时尚的女性,她曾经花6万美元在慈善拍卖会上得到了和奥斯卡・德拉伦塔共进午餐的机会,只因为后者是她喜欢的设计师。而追随时尚的做派也渗透到了她的工作中,比如领导团队开发了Google70种数字“皮肤”,其设计者中就包括奥斯卡・德拉伦塔。

她的高调则在于,她毫不忌讳自己对名牌的喜爱,早在十几岁时,她就曾为了攒钱买下最新款的Gucci而去帮人家看小孩。人们可以轻易地列出她的喜好单,比如她喜欢优雅的紫色(甚至把卧室的墙也涂成了紫罗兰的颜色),喜欢喝Mountain Dew饮料,喜欢吃芝士、意粉,龙虾,喜欢烘焙蛋糕,12是她的幸运数字,她有一只名叫Rover的电子宠物狗……

这些可不是狗仔们挖出来的,都是梅耶尔自己公开的。在接受访问时,她还会大谈自己喜欢的干洗店和修鞋店,以及在哪个商店能买到最好的菠萝。“我并不是那种想出风头的女子。我不是这样看待自己的,但是别人喜欢给我这样的定位。”

实在不能对梅耶尔苛求什么,作为Google的搜索产品和用户体验部门的副总裁,她管理着150名项目经理,而这些项目经理直接管理着近2000名开发者。在男性数量占绝对优势的硅谷,她已经创造了一个奇迹。现在,她要和扎克一起携手,续写自己生活的奇迹了。

上一篇:兰蔻市场部经理:罗彦彬绽放如玫瑰 下一篇:秦红:基金达人的投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