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问题学生”的点滴体会

时间:2022-10-07 10:09:00

转化“问题学生”的点滴体会

摘 要:尊重、理解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只有充分理解“问题学生”,才能看到他们身上发光的东西,用纯真的感情转变他们。用“心”对待每位学生,针对暴露出来的思维障碍给予启发、点拨。 课堂上对于简单的问题,有意识地交给“问题学生”完成,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鼓励他们继续进步。

关键词:教育和关爱 尊重与爱护 细致而耐心 寓教于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c)-0206-01

“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思想或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班主任应给予他们更多的教育和关爱。对“问题学生”的转化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转化“问题学生”的工作,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做好“问题学生”转化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1 理解和尊重“问题学生”,激发上进心

积极进取是每个学生的本质特点,“问题学生”同样具有较强的进取心,他们同其他学生一样,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尊重与爱护。但由于他们很难达到家长和老师的期望要求,因而经常受到指责和批评。这样他们的学习情绪就低,学习成绩就更差。有的“问题学生”甚至被当做“旁听生”、“编外学生”,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于是采取了“破罐子破摔”的态度,对老师有疑惧心理,甚至产生对立情绪,这就严重影响了“问题学生”的转化。因此,转化好“问题学生”的前提是要了解和尊重他们。

为了保护和激发“问题学生”的上进心,要常用放大镜来发现他们身上的发光点。我们知道消极因素往往在“问题学生”身上暴露的较明显,缺点常常掩盖了他们的发光点。因此,,平时多观察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表扬,使他们感到老师没嫌弃他们,从而消除对立情绪,愉快地接受老师的帮助,逐渐进步。

尊重“问题学生”,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多年的教育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尊重、理解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只有充分理解“问题学生”,才能看到他们身上发光的东西,用纯真的感情转变他们。只有充分理解“问题学生”,才能和他们交知心朋友,引导他们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2 关心和信任“问题学生”,调动学习积极性

班主任对“问题学生”的问题应做细致而耐心的引导,不能凭一时的冲动和图个人痛快对他们出现的问题不问青红皂白,自以为是的进行简单的批评和粗暴的压制。相反,对于“问题学生”,老师对他们的关心要更多一些,信任更多一些。课堂上往往忽视了他们的积极性,课上多提问他们,回答正确的,及时表扬;回答不正确的,也不批评,而是针对暴露出来的思维障碍给予启发、点拨。给学生布置作业不搞“一刀切”。课堂上对于简单的问题,有意识地交给“问题学生”完成,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有了“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成功者的意识”,并付诸行动,对于“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极大的作用。调动“问题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转化,要摸清情况,对症下药。

我班学生王少康,自暴自弃,缺乏适应性,逆反心理强,表现为不善于听取批评意见,逞能心强,智商可以,成绩较差,具有学不好就不学的态度。对于这类学生,我用爱来激发他的学习,促进了他的转化。

张雨亮调皮,缺乏自制力,具有随便心理,其表现为不善于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和情绪,不爱学习,注意力分散,成绩差,对这类学生,我采用了寓教于趣的方法,强化了他的无意注意,转化效果较明显。

3 偏爱和指导“问题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想真正的对“问题学生”进行有效的帮助,促使他们转化,在转变对他们的态度时,在情感上必须变憎为爱,否则,改变对“问题学生”的态度就是一句空话。对待“问题学生”要偏爱,从情感上给他们真诚的爱,时时刻刻关心他们、了解他们、帮助他们。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在备课或上课时,对“问题学生”要多些偏爱和优先,设法寻求和创造使每个“问题学生”可能得到成功的条件,尽量给他们学和练的机会,做到优先提问,优先批改作业等,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得。其次,我还利用课余时间给“问题学生”开小灶。对疑难问题给予耐心讲解,进行补缺补差,作业尽量做到面批,这样既能及时反馈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又能避免抄袭别人作业,让“问题学生”自己发现错题,自己纠正,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增强他们的信心。最后,在排座位的时候,我还注意以优带差,榜样引路,让学习好的学生和“问题学生”同座位,有时也让“问题学生”和已进步的“问题学生”同座位,使他们一帮一,从而使“问题学生”体会到集体的温暖。

教育转化“问题学生”,是一件极其细致、复杂的工作,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他们的进步过程中,常会“故态复萌”。这就需要我们以满腔热情和极大的耐心去做教育工作,冷静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鼓励他们继续进步。我相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问题学生”就一定能走出心理误区,健康成长的。

参考文献

[1] 刘维杰,陶希霞.浅谈转化问题学生的点滴做法[J].教师,2010(29):16.

[2] 徐华.在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1):147.

[3] 马子秀.怎样有效转化问题学生[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1):75.

上一篇:“定向运动”改善中学生体质状况的实效性研究 下一篇:专业化视野下高中物理教师专业素养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