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预警研究中非财务指标选择综述与评价

时间:2022-10-07 09:39:41

财务预警研究中非财务指标选择综述与评价

在财务预警中及时发现警兆对有效提高预警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警兆的发现往往依赖于对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的监测。随着国内外学者对财务预警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非财务指标在财务预警中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财务预警指标的选择如能全面地考虑财务与非财务两个角度,将使整个预警系统更加科学有效。非财务指标是指不能从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分析取得、无法用财务数据计算,而只能由企业某些外在特征即非财务信息体现出来的指标。如何构建科学的财务预警非财务指标体系已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旨在对财务预警研究中的非财务指标选择进行综述,对国内外学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进行比较,探讨财务预警研究中非财务指标选择的规律和趋势。

一、国外财务预蕾研究中的非财务指标选择综述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开始意识到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过分关注、单纯以财务指标来预警财务危机难以让人信服,事实上,非财务因素在财务预警中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在引入非财务指标方面,以往文献主要从基于宏观经济和经济周期方面的考虑、立足于行业差异分析、针对管理水平度量三个方面予以思考。Rose(1982)检验了28个经济周期指标从而论证了宏观经济状况影响着企业失败进程。Mensah(1983)用参照价格水平进行调整后的数据评估破产预测模型后发现这对于提高预测率作用不大。Lawrence(1983)和Whittred Zimmer(1984)检验了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延迟披露引起的预测偏差。Goudie(1987)尝试将英国经济活力(Dynamic)模型与其开发的破产预测模型进行整合,但因缺乏统计准确性而影响不大。Platt(1990)用行业比率标准化的方法控制行业之间的差异,得出一个稳定的破产模型,证明行业增长对企业失败影响显著,随后又进一步比较了行业比率调整与否对破产模型稳定性与完整性的影响。Sunti’Tirapal(1999)运用PMI、CPE、INT和MS2四个宏观经济变量作为因变量对企业股票的月回报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以得出的回归系数作为该企业对宏观经济的敏感性度量。John Baldwin等(2000)应用行业特征、宏观经济和地区变量对加拿大的小企业失败构建了预测模型,其中行业影响方面的指标有:企业规模,进入行业第一年的平均规模、行业集中度、行业员工流转率、进入行业第一年平均企业规模,行业平均企业规模,该模型论证了所处地区对小企业成败影响巨大而行业因素则作用甚微。

二、国内财务预警研究中的非财务指标选择综述

中国台湾学者叶银华、李存修(2002)在《整合公司治理,会计资讯与总体经济敏感度之财务危机模型》一文中将公司治理、会计资讯、总体经济敏感度三方面的变量纳入一个Logistic回归模型并对台湾上市公司进行分析,结合多方面信息对企业失败预测作了有益尝试。还有学者试图通过公司高层学历、企业主年龄、企业主婚姻状况、原料供需配合情形、生产设备现况、产品是否取得验证、公司与重要客户销售情形、营业情形等变量来分辨管理水平的影响。

内地的财务预警研究总体起步较晚。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国外的预警研究与应用成果逐渐引入国内,基于非财务指标的财务预警思想也同时传人国内。90年代我国制定了统一的会计准则后,国内财务预警研究在参考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逐渐兴起,在引入非财务预警指标方面也结合中国独特的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环境开始了系统研究。杨兵、柯佑鹏(2005)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构建了财务危机预警模型,采用了9个非财务指标,如表1所示。谭一可、张玲(2005)构建的Logit财务困境预警模型从宏观经济敏感度和公司治理两个角度引入非财务指标,如表2所示。邓晓岚、王宗军等(2006)在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实证研究中,运用Logistic回归分别检验股权结构、公司治理、市场信息等方面的10个非财务变量(如表3所示)对财务困境的解释力,并应用jack knife method检验模型的分类预测能力。结果显示,年度累积超额收益率与审计师意见的预警效果较好,其他非财务变量均不显著,纳入了非财务因素的模型预测力更强。王克敏、姬美光(2006)在亏损公司财务预警研究中,突破以往财务预警研究基于财务指标或治理指标的单一层面分析,在财务因素分析基础上,引入公司治理、投资者保护等因素,进而比较分析基于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及综合指标的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其非财务指标如表4所示。陆瑾、张学谦(2006)从财务健康度的角度建立财务预警体系,所采用的健康度指标采用了财务报表以外反映的健康度的2个非财务指标,分别是违规担保及委托理财现象和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现象。王海鸥、李建民(2006)所设计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中,在企业发展能力中选取了5个非财务指标,包括:企业创新能力、主导产品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受生命周期影响程度、所处行业竞争力、获得开发新产品及配套投资所需资金情况。万希宁、王艳(2007)应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财务风险因素进行定量化评价,对定性的非财务指标采用模糊统计的方法,从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基于非财务指标的财务危机模糊预警模型。其非财务指标如表5所示。

三、国内外财务预警研究中的非财务指标选择评价

通过对国内外财务预警研究中非财务指标选择的探讨,不难发现非财务指标是对单纯依靠财务指标进行财务预警的重要和有效补充,既有研究也证明了非财务指标在财务预警准确性上更有优势。已有的研究文献财务预警研究中的非财务指标选择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非财务指标涉及的类型比较少,主要从宏观经济方面、行业差异方面、企业内部治理、股权结构、股票价格和收益、财务报告的表外信息等方面选择。这是因为与财务指标不同,非财务指标数据的收集难度较大、成本较高,特别是定性指标要靠实验研究(如问卷调查)方法取得。因此,现阶段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的非财务指标主要来源于财务报告中除财务报表以外的披露信息,如表外的其他信息、市场交易信息、公司其他公告、中介机构相关公告等。二是国外研究对于非财务指标的选择偏重宏观经济层面和中观行业层面,国内研究则偏重企业微观层面。这主要是因为国外的市场经济历史悠久且已经发展完善,宏观经济的统计数据容易获得,且企业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我国的市场经济历史较短且尚处于发展完善过程中,影响了统计数据的有效性。三是已有研究中的股票价格和收益、资产规模等方面的非财务指标,数据依然来源于财务指标,其实是一种“准财务指标”。其他类型的则可视为标准的非财务指标。四是非财务指标选择的理论依据普遍不足。现有研究中非财务指标的选择往往取决于研究者的直观判断以及资料的可获性。由于缺乏理论指导,研究者在选择指标时,会受到自身价值判断的影响。财务预警中,警情的出现和危机的发生往往在事前存在着一定的征兆,这就是财务预警的警兆,而警兆的识别需要基于一定的财务理论,迄今为止尚无一个公认的理论能全面说明财务预警的警兆因素。

随着财务预警研究的逐步深入,我国财务预警研究也应在借鉴国外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更多地采用宏观经济和中观行业的非财务指标,作为企业微观层面指标的重要补充。同时,在理论方面注重指标选择的理论依据研究;在实证研究中引入非财务指标,以使财务预警结果更加准确、科学、可信。

参考文献:

[1]张鸣、张艳:《企业财务预警研究前沿》,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2]邓晓岚、王宗军等:《非财务视角下的财务困境预警》,《管理科学》2006年第3期。

[3]王克敏、姬美光:《基于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的亏损公司财务预警研究》,《财经研究》2006年第7期。

[4]万希宁、王艳:《基于非财务指标的企业财务危机模糊预警模型研究》,《管理学报》2007年第3期。

[5]杨华:《财务危机预警模型中的非财务指标应用研究》,《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第5期。

[作者系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上一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会计构建浅探 下一篇:原始凭证电子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