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受伤了

时间:2022-10-07 09:38:22

编者按人的一生,难免受伤。小到撞出一个乌青块,不加处理即可自愈;大到脑浆涂地,分秒间危及生命。所以,在事发现场,必须学会准确辨别创伤的轻重缓急,果断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自救和他救,以最大限度地延缓伤情的发展。从本期起,“急救120”专栏将连续推出创伤的现场急救方法。让你在身临其境的描述中,学会成为一名成功的急救者。

一旦发现有人受伤,首先,你必须镇定下来,不能惊慌失措。最先要做的是判断现场是否安全,能否实施急救。如果存在危及生命的情况,如火灾、浓烟、毒气、建筑物即将倒塌等,应立即将伤员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地方。转移时,注意将伤员头、颈、躯干尽可能保持在同一水平面。如果现场没有危险,则尽量不要搬动伤员,先拨打120急救电话。接下来,就是在急救车到来之前,充分利用现场条件和掌握的急救知识,采取一系列急救措施,以维持伤员的生命,为正规治疗赢得时间,并防止伤口进一步损伤,减轻或预防伤员感染。

急救者可以按照以下三个步骤来判断伤情的轻重缓急:

1.了解发生了什么事

如果伤员清醒,可以直接询问,但不要使其感到惊慌,也可向其他目击者了解情况。同时也应考虑伤员可能患有的疾病,如糖尿病、癫痫、哮喘或心绞痛等,并查看四周有无血迹、药瓶等,以使情况更加明确。

2.了解伤员的症状

症状指伤员的感觉和体会,包括疼痛、麻木、失去知觉、眩晕、恶心、颤抖、抽搐等。如果伤员清醒,可直接询问;如伤员已昏迷,急救者应自行作出判断。

3.对伤情作出初步判断

急救者迅速通过看、听、闻、摸,从头、躯体到四肢,迅速检查伤员气道是否通畅,脉搏是否虚弱,眼、鼻、耳有无外伤,有否严重出血和体液丢失,面部是否潮红、苍白或青紫,颈、胸、腹与肢体有否外伤,躯体是否存在肿胀或畸形等。如果有疑问,应当先假设发生最坏的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处理。依受伤部位及性质不同,处理方法大相径庭。但对于意识丧失者,急救者最关键的是维持伤员的生命体征――呼吸和心跳。对没有呼吸和心跳的伤员,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即著名的“急救ABC”原则:A.保持呼吸道通畅;B.进行人工呼吸;C.建立人工循环。

危急情况现场处理

1.头部外伤后,如耳内或鼻腔内流出血或清水样液体,不要试图堵住,否则可能引发颅内感染。

2.头部创伤时,很可能同时存在颈部创伤,不要随意搬动伤员。即使搬动,也须保持其头颈部处于同一水平线。因为稍有不慎,即可导致伤员肢体瘫痪。

3.胸腔创伤时,若伤员呼吸困难,表明很可能已出现气胸。此时,应让伤员取坐位或半卧位,尽量呼气,呼完后尽可能屏气(此时胸腔内残存的气体最少),急救者应抓住机会,尽快用厚布或干净毛巾将伤员的胸部伤口封闭并压紧,不让空气进入胸腔(正常情况下胸腔呈负压状态)。

4.腹部创伤时,当肠子或其他内脏由伤口突出腹部时,切勿将其推回去。可用干净的碗或盆扣在伤口上,要包容突出在外的肠子等内脏,然后用绷带或布带绕住腹部固定。

5.当伤员头、胸、腹受到撞击,未见外出血时,不可排除有内出血的可能。如伤员情绪烦躁、头痛、头昏,胸痛、呼吸急促、腹胀腹痛、腹部进行性隆起、面色苍白、脉搏微弱,表明伤员很可能有内出血,应立即带伤员上医院急救。

6.伤员若有呕吐或口腔内出血,急救者应让伤员侧卧或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气道。

特别提醒

在检查过程中,让伤员保持放松状态,尽可能向伤员解释伤情,并予以安慰鼓励。有时,顽强的意志和十足的信心对挽救生命有着奇迹般的效果。

为全面了解伤情,不论是否骨折,都应果断剪开伤员的衣物或鞋子。因为解衣扣或脱鞋可能导致伤员疼痛加剧或骨折端移位。

急救者尽量不用手直接接触伤口。一则为了避免伤员伤口感染,二则为了避免急救者染上伤员患有的传染性疾病,如肝炎、艾滋病等。在现场,急救者可用无菌或相对干净的毛巾、软布等保护伤员的伤口。

估计救护人员很快赶到时,不应给伤员吃东西。估计救护队难以很快到达,伤员口渴严重,若腹部没有受伤,则可少量喂水。

注意给伤员保暖。如果伤员失血过多,将导致循环血量减少,体温降低,处于休克状态。此时伤员特别怕冷,急救者应将保暖作为急救措施之一。

对于身体任何部位的刺伤,如果锐器仍留在体内,不要急于将锐器拔出。应尽量保证锐器与身体的位置相对固定,然后由医生做进一步处理。

上一篇:解说“伴侣” 下一篇:精神病患者也能得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