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的“心理战术”

时间:2022-10-07 09:16:37

语文老师的“心理战术”

一、利用学生的“崇拜偶像”心理,提升教师课堂驾驭能力

中学生或多或少有一个“偶像”心结,对于自己认为出色的歌手、体育明星等有一种崇拜、模仿、追随的心理。教师可以提议将学生崇拜的对象的事迹与自己共同分享,在心理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学生们的“偶像”不仅存在于屏幕媒体中,也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认知特点,他们对比自己强、出色,让自己佩服的人都有一种有意无意的向往、学习的心理。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什么特色。因而,作为语文老师,也应该学会成为学生的“偶像”,在学识、气质、能力、教学方法等方面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在一种虔诚的敬佩并乐于学习、模仿的心理状态下,达到更理想的学习效果,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成为一种富有个性、情感化的学习,而不仅仅是一种“为达成目标”式的学习。

二、顺应学生的“自主性”心理,变“叛逆”为“动力”

令老师和家长们最头疼的就是学生的叛逆。事实上,如果从积极的方面来看,他们的这种年龄段显现出来的青春期现象也是一种好现象,这主要表现在他们不盲从,有自信且自尊,不安于现状,初生牛犊不怕虎,热衷于展示自己的力量和能力。这些其实都是学生自主性心理的一种体现。因而,语文老师应将“叛逆”一词从语文课堂删除,信任学生,将课堂大胆交给学生,他们会想方设法表现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比如,作文批改时,敢于让他们给自己评分,给自己找优点、缺点,敢于让作文不太好的学生评改优秀生的作文;自由讨论中,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有板有眼、有理有据地对传统教材说“不”。如此,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就不是被压制的,被牵着的,而是遵循其心理特点,在有限的课堂中最大地体现自己存在于课堂中的价值,使每个个体获得真正的学习的乐趣。

三、把握学生的“社会性”心理,将课堂拓得更宽

“任何一个时代的学生都应是走在时代前沿的。”我们要怀着这样一种理念去看待我们的学生,而不应该只把他们看做不谙世事的“小屁孩”。中学生的思想虽不是很成熟,但他们受到来自社会环境的方方面面的影响,对现实生活的很多现象感兴趣。他们的思维触角往往非常敏锐,远远超出了学校范围甚至现实范围,由关注自身,扩大到关注他人,关注社会。语文老师应把握这一心理,将语文课堂尽量大范围地与我们的社会、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学习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时,笔者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设置了两个“学习任务”:一是调查我们生活中如歧视黑人等社会歧视现象,思考我们该如何对待和解决这些问题;二是联系已学的文章以及所知的演讲、口才知识,综合一下演讲的要点,并自选演讲话题在班上试讲,最后全班作演讲技巧总结。这两项“学习任务”学生很感兴趣,他们很投入地进行调查、分析、尝试、总结,并且通过这一过程,很多学生对社会现实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培养了社会参与意识与主人翁意识。

中学时期,学生处于一个思维异常活跃、渴望得到理解与认同的人生阶段,作为语文教师,不仅仅要懂得教育学,更要深谙心理学,尤其要学会琢磨学生的心理动态,适时、适宜地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途径,让每个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成为一个真正生动着的、活跃着的、自主着的学习者。

(作者单位:衡东县一中)

上一篇:“下课”吧,亲爱的老师 下一篇:班主任要五官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