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的叠山手法极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07 06:15:44

假山的叠山手法极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摘要】中国造园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假山,也随着园林的发展而发展,与其具有相同的发展脉络。在园林中假山的使用空间也呈现多样化,无论材料、设计手段、施工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表现了其较强的造型能力,以其独特的形态和自然的气息为人们生活环境增添了无限的情趣和遐想,本文主要介绍了园林中假山基本概念,探讨假山在园林中体现,最后对假山的叠山手法展开了细致分析。

【关键词】假山;叠山手法;园林;应用

引言

中国造园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特定的历史条件和自然环境以及古代美学的深刻思想,决定了中国自然山水园的形成和发展,也决定了假山成为中国古典园林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假山塑造园之地形骨架,构成园中之景,划分园之空间等,园林之所以能够体现“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特点,主要得之于叠山这一高级艺术的创作,所以中国古典园林几乎达到了无园不山,无园不石的地步。

1.假山基本概念及在园林中的作用

1.1假山基本概念

假山按材料可分为土山、石山和土石相间的山(土多称土山戴石,石多称石山戴土);按施工方式可分为筑山(版筑土山)、掇山(用山石掇合成山)、凿山(开凿自然岩石成山)和塑山(传统是用石灰浆塑成的,现代是用水泥、砖、钢丝网等塑成的假山。按在园林中的位置和用途可分为园山、厅山、楼山、阁山、书房山、池山、室内山、壁山和兽山。假山的组合形态分为山体和水体。山体包括峰、峦、顶、岭、谷、壑、岗、壁、岩、岫、洞、坞、麓、台、磴道和栈道;水体包括泉、瀑、潭、溪、涧、池、矶和汀石等。山水宜结合一体,才相得益彰。

1.2假山在园林工程中的功能

园林假山是以大自然山水为创作的艺术源泉和依据,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表现出山石的个体美。中华民族对山石有着特殊的喜好,假山虽是一种静物,但能在动态中呈现出活力,让人们在环境中感受到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具有积极的人文作用。假山在园林艺术造景中有分隔、穿插、连接、导向及扩张空间的作用。

2.假山应用于园林过程中体现的三个方面

在应用于园林的过程中,假山产生了一些有别于传统的变化,集中体现在造型、风格、尺度三个方面。

2.1假山的造型

假山艺术是一种造型艺术,它靠形象的魅力去感染观者,在应用的过程中假山造型不断丰富、不断创新。出现了许多传统园林中没有过的造型。同时,现代科技工艺也应用于园林造景。如与喷雾技术结合来表现如深山大壑般沐浴雾中的山水。现代制冷技术使人造冰洞成为现实,为假山增添了无限情趣,也再现了自然的冰洞景观的魅力。

2.2 假山的尺度

传统园林服务于帝王及社会上流贵族和富豪阶层,其服务对象和使用方式决定了园林空间的规模、尺度和特点。私家园林的规模一般较小,再加上建筑的分割和围合,假山所处的空间更加有限,即使是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代表假山艺术成就的叠石山(包括土石结合,以石塑形的土石山)也仍然处于相对狭小的空间,欣赏假山的视距较短。因而传统假山规模模尺度较小。现代城市公园运动拉开了园林发展的序幕。面向市民的城市公园通常用地规模较大,空间尺度大。虽然规模、尺度小假山在园林中应用也非常广泛,但是适应园林开敞空间的特点,大尺度夸张造型的山石景观也出现在园林之中。

2.3假山的风格

假山的造型、尺度的变化也带来了假山风格的变化。简洁的造型、概括的轮廓、细致自然的纹理以及适宜的尺度与园林的风格更加协调。特别是园林中的置石,其简洁如抽象雕塑般的造型更能与现代风格的园林空间融为一体。在现代风格的探索中还出现了一种抽象山水。

3. 几种假山叠山手法在园林中在应用

假山山体是整个假山全景的主要观赏部位,当基础工程结束和拉底的定位、垫平安稳后,就开始假山山体的分层堆叠了。一般将假山分成基础层、中层和顶层。中层即底石以上,顶层以下的部分,触目最多,是假山造型的主要部分,它所占的体量最大,结构复杂多变,并起着承上接下、自然过渡的作用,所以其一石一式都会对假山的整体造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经过长期实践累积下来的施工方法有:安、连、接、斗、挎、拼、悬、剑、卡、垂。目前这些基本叠石技法在假山施工过程中经常使用。

安:即安置山石的意思。安石有单安、双安、三安之分,双安即在两块不相连的山石上安置一块山石,以在竖向的立面上形成洞岫;三安即在三块山石上安置一块山石,使之连成一体。所以安石主要通过山石的架空,来突出“巧”和“形”,以达到假山立面(观赏面)上的空灵虚隙,这就是《园冶・掇山》中所说的“玲珑安巧”。

连:即山石与山石之间水平方向的相互搭接。连石要根据山石的自然轮廓、纹理、凹凸、棱角等自然相连,并注意连石之间的大小不同、高低错落、横竖结合,连缝或紧密、或疏隙,以形成岩石自然风化后的节理。同时应注意石与石之间的折搭转连。

接:即山石与山石之间的竖向搭接。

“接”要善于利用山石之间的断面或茬口,在对接中形成自然状的层状节理,这就是设计中所说的横向(水平)层状结构及竖向层状结构的石块叠置。层状节理既要有统一,又要富有变化,看上去好象自然风化的岩石一样,具有天然之趣。若在上下拼接时,山石的茬口不在一个平面上,这就需要用镶石的方法,进行拼补,使上下山石的茬口相互咬合,宛如一石。

斗:叠石成拱状、腾空而立为“斗”,它是模仿自然岩石经流水的冲蚀而形成洞穴的一种造型式样。叠置时,在两侧造型不同的竖石上,用一块上凸下凹的山石压顶,并使两头衔接咬合而无隙,来作为假山上部的收顶,以形成对顶架空状的造型,就像两羊用头角对顶相斗一样。这是古代叠山匠师们的一种形象说法。

挎:是指位于主要观赏面的山石,因其侧面平淡或形态不佳时,便在其侧面茬口用另一山石进行拼接悬挂,作为补救,以增强叠石的立体观,称之为“挎”。挎石可利用山石的茬口咬合,再在上面用叠压等方法来固定,如果山石的侧面茬口比较平滑,则可用水泥等进行粘接。

拼:将若干块小山石化零为整,组成一块具有一定形状大石面的做法。有些假山在山峰叠砌好后,突然发现峰体太瘦,缺乏气势,就可用合适的小山石拼合到峰体上,使山峰雄厚壮丽起来。

悬:即在环形洞圈的情况下,为制造一种险峻,在圈顶按插一块上大下小的山石使其下端悬垂吊挂的做法。设置悬石一定要牢固嵌入洞顶上,若恐悬之不坚,可在视线看不到的地方用铁件加一巩固。

剑:用长条形山石直立砌筑的尖峰,如同一把剑朝向天的自然境界称为“剑”。剑石的布置要形态多变、大小有别、疏密相间、高低错落。一般采用石笋石。

卡:在两块分离山石之间,卡塞一块较小山石的做法。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使假山形成各种不同的奇险孔洞,以增添山体之造型。

垂:在一较大立石顶面的侧边悬挂一块山石的做法。多用于立峰上部、悬崖顶部、假山洞口等部位,以增加险峻状态。

4.结语

结合经验得出假山的叠筑要点是接石压茬纹理要顺,石体重心稳而不偏,注重整体效果,中层叠石在结构上要求平稳连贯,交错压叠,凹凸有致,并适当留空,以做到虚实变化,符合假山的整体结构和收顶造型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田建林.园林假山与水体景观小品施工细节[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 何忠满.探讨园林工程假山施工技术.[J]北京:民营科技,2011

上一篇:关于建筑工程防腐技术之我见 下一篇:DCS系统中温度测量回路常见故障分析